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富民的杏园     
美岱沟,是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内最大的一条沟。从沟口往东走,跨过沟壑,我们来到了沙图沟村。村后,有一片杏园。这片杏园由百多户人家集体经营,人们按老习惯称他们为“一二队”。一二队村民近年来的吃穿用,几乎全是靠这“会摇钱的杏树”换来的,“靠黄绵杏致富”,成了沙图沟村一二队村民挂在嘴边上的话。我们找到这片杏园中最大的一户董福龙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12日下午我沿一条平展的弹石路前往华坪县荣将镇膏泽村三马箐村民小组采访。初秋骄阳似火,三马箐满目葱郁。只见一幢幢小别墅式的民房掩映干一片片深绿色的芒果树林里,给人一种绿浓、果香、村美、民富的印象。刚从芒果林锄草回来的村民小组长赵本祥介缌“我们村54户209人,共种芒果1800余亩,已挂果1000亩。  相似文献   

3.
“南山有虎”。这在明、清及民国初年仅存的几部《周至县志》中都有记载。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以“虎”命名的地名、村名、河名、峪名。 虎峪沟、虎峪村位于马召镇西南的秦岭北坡山脚。虎峪沟是沟谷名,虎峪村是沿此沟口的群众居住地,属马召镇的一个村民委员会管理。虎头山、虎峰村位于九峰乡东南的秦岭北坡山脚。虎头山有虎峰、永丰两个村。虎  相似文献   

4.
<正>高敏安是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增排村庵头自然村村民。一年多前,该村20户村民和光泽县止马林场联合造林600亩,村民以林地入股,林场以资金、技术入股,双方四六分成。目前,他们联合造的马尾松已长到快一人高了。高敏安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在海拔1400多米的河北省康保县处长地乡大青沟村,冬天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村民已开始为栽树忙碌。  相似文献   

6.
<正>皖记沟村是盐池县花马池镇一个常住人口仅有600人的小村庄,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3月22日一大早,李艳宁就开始了日常的护林巡防工作,李艳宁是皖记沟村2014年聘请的3名社区共管护林员之一,所管护的草原和林地面积有6100亩。"2002年之前,皖记沟村的沙化面积达到村里土地面积的60%,过去,老百姓可是让风沙害苦了。"看着这片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李艳宁感慨万千。村党支部书记白云江深有同感,据他回忆,过去,  相似文献   

7.
1994年5月25日,地处秦岭北麓浅山区的眉县小法仪乡二郎沟村热闹非凡,大清早村民们就来到村委会等待着参与“四荒”地使用权拍卖投标。8时左右,县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主管领导来到拍卖现场。村子各巷口贴满了有关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和开发利用“四荒”地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标语。这气氛和场面不亚于基层换届选举大会,村民们期待着购买“四荒”地使用权的夙愿即将实现。 拍卖仪式由二郎沟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8.
昔日是兔子不拉屎的荒沟,如今成了扶苜人的绿色银行。迎来了小康,这就是扶苜人绿染荒沟致富的辉煌。 扶苜村,位于陕西省白水县东南的凤凰沟畔,三面环沟一道梁,沟多地少,“三荒”宜林面积就占全村土地面积的40%。70年代,这里是全县有名的“学大寨”先进典型,但村民们仍过着“养鸡为油盐,养猪为过年”的贫困生活。到了80年代,看着附近村都慢慢富了起来,群众心里发急。1985年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沟多地少的村情,决定在开发治理荒沟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三峡岸边的绿沟□宋醒汉位于长江三峡北岸的巴东县平阳坝镇黑沙沟,主沟长1800米,流域面积470公顷,其中农田100公顷。涉及3个村、15个村民小组,共有656户、2424人。·过去的黑沙沟,由于森林过度樵采,到处光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连年发...  相似文献   

10.
正春节临近,冬日的暖阳普照着河湟大地,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的广大群众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前气氛中,村头巷尾时不时走过置办年货的村民。"马上要过年了,我抽空一点一点慢慢准备啊!"老严也提着从集市上买的猪肉和蔬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个老严名叫严国仓,今年60岁,青海省申中乡前沟村六社农户。十年前,他家除了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之外,还在农闲时外出务工挣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国宝的生命──陕西省太白县人民抢救大熊猫纪实居田牛尾河大熊猫奄奄一息1993年10月12日下午3时左右,陕西太白县牛尾河村村民秦周元赶着水牛去塔家沟犁地,忽然发现离地不远的灌木林边卧着一只奄奄一息的大熊猫,他撇下牛,赶紧跑回村里,找到他的哥哥、村...  相似文献   

12.
耀州区焦坪村土地面积7000余亩,其中沟坡地占到4000余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235户907人,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800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该村在花椒产业中,结合村情,理清发展思路,聘请有关部门协助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铺设了环村油路、建设移民新村、实施旧村改造、建设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五莲县七宝山镇邓家沟村王有礼老汉承包集体荒山,大搞植树栽果,在全县传为佳话,并受到了县、乡有关领导的赞扬。 邓家沟村东有一座面积8hm~2多的荒山,山上光秃秃的,1994年春,村两委曾发动全村劳动力在山头上栽植侧柏2000多株,使整个山头基本得到了绿化。但由于没有采取管护措施,村民任意上山放牧,除了被吃死的外,剩下的也都成了树桩子,山依旧是原来的荒山。63岁的村民王有礼看在  相似文献   

14.
6月22日21时许,马山县古零镇杨圩村场六屯一姓杨的村民在自家门前的水沟里发现一条全身皆白的蛇,便捉回家笼养。此蛇净重0.85公斤,全身长1.28米,蛇头会变颜色,一会儿变红色,一会儿变白色,这样的白蛇在当地实属罕见。“白娘子”变色@梁泽荣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问题仍没有完全解决,一些村成为垃圾治理"三不管"的死角。少数村民焚烧垃圾,污染空气。农村垃圾收集难、运输难、处置难依然困扰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农村环卫整治成效。记者在怀远县双桥镇赵集村看到,一条干枯的河沟内,堆积了很多生活垃圾,塑料袋、饮料瓶、废旧礼品盒等,满沟的垃圾无人清理。"这在村  相似文献   

16.
赵阳 《绿色中国(A版)》2009,(Z2):194-195
<正>清晨7时,北京市延庆县珍珠泉乡的桃条沟村村民刘桂香和老伴孙国清戴上红袖标,双双出门上班。上班的地点不远,就是村口的山场。从2004年开始,夫妇俩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生态林管护员,每月工资600多元。和刘桂香  相似文献   

17.
黄兰仙 《云南林业》2004,25(4):13-14
提起武定县的核桃种植,种得最多的村要数环州乡的淘谷、发窝乡的中村和白路乡的三合。但要说到依靠科学种植致富的带头人,就不得不提到白路乡的代忠华和他那片硕果累累的核桃林。代忠华,现年43岁,初中文化,一个精明的庄稼汉子,家住白路乡营盘村委会中沟村民小组。1989年,武定县  相似文献   

18.
兴仁县马白箐是一个居住着十六户村民,共71人的村民小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从一九八○年起,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进行林业三定。到目前为止,已造林1100多亩,村民分得的自留山已基本造完,每户平均68亩,每人平均15亩。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栽竹子32亩,平均每户2亩。泡桐、揪树1650棵,平均每户103棵。栽上的竹子和树长势良好,郁郁葱葱一片绿色,被群众称赞为:白天看不到村,晚上看不见灯。田顺富一家在自留山植杉树72亩,房前屋  相似文献   

19.
“山不长树、地不长草”,“天降二指雨、沟起一丈洪、四季风沙起、亩产一簸箕”。这是内蒙古巴林左旗团结村自然环境的写照,望着满目荒山秃岭,村民刘振发产生一种想法:我是共产党员,我要治理一片荒山,做致富带头人。他的想法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村里签订  相似文献   

20.
郑海村,座落在察右后旗白音查干镇东南部的阿贵庙山脚下。每到金秋时节,村民们望着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沟滩里竞相生长的牧草、山下吃草的羊群、沟滩下游500亩齐刷刷金黄的麦穗,就想起创造这一切的村民高应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