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小麦抗倒性,进行喷施"劲丰"调节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劲丰"具有抗倒增产作用,以叶龄余数0.5叶期或扬花期施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生育后期氮肥施用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为稻米镉消减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株两优819(早稻)和常规稻湘晚籼12号(晚稻)为试验材料,设粒肥用量占总氮20%的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处理,分别为始穗期施粒肥(F1)、齐穗期施粒肥(F2)、灌浆期施粒肥(F3)及不施粒肥处理(CK)。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粒肥可显著提高晚稻籽粒生物量,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粒肥显著提高了早稻籽粒生物量。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降低籽粒富集系数、镉在植株内转运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育期施粒肥水稻成熟期各部位镉含量不同,施粒肥提高了早稻根系和茎叶的镉含量,但显著降低了籽粒镉含量,其值表现为CKF1F3F2;晚稻的根系镉含量在始穗期施粒肥处理显著提高,茎叶镉含量均显著大于CK,灌浆期施粒肥处理的籽粒镉含量有小幅度降低;与CK相比,早晚稻籽粒镉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44.87%,22.31%。可知,不同生育期施粒肥对早晚稻籽粒的镉含量影响有差异,齐穗期施粒肥可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的镉含量,灌浆期施粒肥能降低晚稻籽粒的镉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氮肥施用方式对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水稻产量和倒伏的影响,选用2个主栽水稻品种,设置3个施氮量和4个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水平较高(161 kg/hm2)时,后期施氮比例适当增加(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6.5∶3.5),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原因主要是穗粒肥施用比例增加能增加穗粒数,从而提高了群体颖花数和群体库容量。施氮量增加使株高变高、弯曲力矩增大,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增大;而后期穗粒肥施用比例增加能使水稻茎秆抗折力增大,倒伏指数减小。减少施氮量或增加后期穗粒肥比例,能使水稻倒2节间及其叶鞘长度减小、节间横切面积增大、节间干物质重增加、茎壁变厚,改善茎秆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改进湘南地区早稻氮肥施用方法,明确氮肥施用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氮肥施用模式,开展了以施氮水平为主区因素、氮肥运筹方式为副区因素的裂区试验,研究了其对湘南早稻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大施氮量和穗粒肥比例能提高水稻茎蘖数和成熟期水稻叶片SPAD值;施氮150-210kg/hm2范围内,早稻产量变化不大,但中氮(180 kg/hm2)水平下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增产。(2)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稻米整精米率和稻米粗蛋白含量,降低垩白率;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提高稻米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稻米碱消值。(3)随施氮量增大,水稻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大,但氮素偏生产力(NPFP)、氮肥农学效率(ANUE)和氮素回收效率(NRE)显著降低;提高穗粒肥比例可显著提高水稻氮素积累量和中氮水平下NRE、NPFP和ANUE。总体来看,180 kg/hm2施氮量下,提高穗粒肥比例有利于提高湘南早稻产量、米质和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3H-葡萄糖标记示踪,盆栽条件下研究干旱对水稻灌浆期间贮存同化物再分配的影响。分蘖末期用3H-葡萄糖标记水稻最上部完全展开叶,在扬花期时标记3H主要积累在鞘和倒二叶中。从扬花期到成熟期水稻穗部的放射性活度增加主要来源于鞘和剑叶,常规水稻高于旱作水稻。扬花期旱作水稻非结构性标记物较多,但灌浆期间向籽粒转运和再分配过程中的转化效率远低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稻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SPAD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为材料,通过不同基、蘖肥施氮量以塑造施粒肥当时植株营养状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粒肥施用量处理,探明了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粒肥施用效果与稻齐穗期植株营养水平关系密切,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决定粒肥高效施用量。建立了根据齐穗期剑叶SPAD值(x)预测粒肥的高效施氮量(y,kg hm-2)的回归方程,y =-30.7980x + 1340.9,R2 = 0.9114,并指出当齐穗期剑叶的SPAD值高于43.5时,植株营养充足,不需施粒肥,此为临界的苗情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在把握好花期和搭建好高产苗架的基础上,扬花期的气候条件是决定其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根据T优898多年制种扬花期的气象条件及产量水平并结合宜黄县多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该组合低产原因,指出了如何合理地选择好扬花期,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南充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鲜铁军  翟园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1):179-183
为探索南充各地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影响及时空分布特征,笔者利用南充所辖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和水稻生育期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南充各地的水稻抽穗扬花期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近34年水稻抽穗扬花期仪陇的高温热害最轻,市辖三区的高温热害最重,其次为营山、蓬安,再次为西充、南部,最后为阆中;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以轻度为主,其次是中度,最后是重度;近34年南充各地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有明显加重的趋势,尤其要加强对市辖三区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赵鹤 《中国种业》2017,(12):44-46
以多蘖性品种牡丹江28号和寡蘖性品种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前氮后移对不同分蘖性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可有效增加植株单位面积颖花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建议多蘖性品种牡丹江28号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为7∶3,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寡蘖性品种龙稻5号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为8∶2,生产中在促进分蘖的同时,减少小蘖穗的发生,注重穗粒数和千粒重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杂交粳稻繁制种田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安徽省庐江县种子公司刘平  稻曲病是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以菌核在土壤和厚垣孢子在病粒上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子囊孢子。这两种孢子均借气流传播,侵害水稻花器和幼颖,抽穗扬花期遇多雨、高温及过量施用氮肥则会使病害加重。稻...  相似文献   

11.
以贵单8号玉米为材料,研究施用粒肥对其后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玉米科学施肥,实现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玉米抽雄吐丝期增施粒肥,可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降低群体的透光率,增加后期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使其有更多的物质转移到生殖器官,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2.
姜兴余 《作物杂志》2000,16(5):18-19
水稻生育后期应适当加大肥料投入。这一点,学术界早已提出。但多年来水稻生产中穗肥用量一直上不去,主要因为水稻后期贪青迟熟给农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本试验通过粒肥不同用量研究证明,杂交大穗型水稻品种适宜的粒肥用量较大,尿素用量在150kg/hm2 和262.5kg/hm2 以下,不会产生倒伏和贪青迟熟现象。因此水稻穗肥施用要因地制宜,对以杂交大穗型品种为主的地区应提倡适当增加粒肥用量。1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两优培九,粒肥为宁产尿素。试验设8个处理,3次重复。尿素用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抽穗扬花期淹涝胁迫对杂交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淹涝胁迫环境下,抽穗扬花期杂交稻形态特征及产量结构的变化,以杂交晚稻‘湘丰优103’为供试材料,在抽穗扬花期设计不同淹水深度及淹水时间的淹涝胁迫试验,通过测定淹水前后水稻绿叶数、气生根、倒伏状况、产量构成等因素的变化,分析杂交稻对淹涝胁迫环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相同淹水深度,淹水时间与绿叶数变化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产生气生根的茎的比率与淹水深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淹水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抽穗扬花期发生的倒伏为茎倒伏,同一淹水深度,水稻植株的断茎百分率和淹涝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产量结构方面,抽穗扬花期对淹涝胁迫环境非常敏感,全淹5天以上,几乎绝收,全淹3天,结实率仅有28粒,比对照少74粒,产量非常低。通过研究淹涝胁迫环境下抽穗扬花期的杂交稻形态特征及产量结构的变化,明确了不同淹涝环境下抽穗扬花期杂交稻形态变化和产量因子的变化,了解了杂交稻对淹涝胁迫环境的适应机制和敏感性,为进行洪涝灾害致灾能力、强度的鉴定提供形态学和产量结构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依据宜春地区1961~2006年7~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对水稻品种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鉴定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水稻抽穗扬花期影响结实率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气温为水稻耐热性鉴定条件,在宜春地区(27°44′)实施自然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总体资源略显不足,为此,提出了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鉴定中利用自然温度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返青期、扬花期、灌浆期喷施不同叶面肥,结果表明:处理4(返青期﹢扬花期﹢灌浆期,碧护2 g/667 m^2)产量最高,经方差分析,叶面施肥处理的产量较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处理4较处理1(人人丰收:返青期50 g/667 m^2﹢扬花期100 g/667 m^2﹢灌浆期150 g/667 m^2)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玉米新品种安单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追施氮肥总量与施用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1)氮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2)施肥方式的影响达极显著差异,且以主攻喇叭口期(苗期1/4、喇叭口期1/2、乳熟期1/4)对安单3号的增产效果显著;(3)施用穗粒肥有利于玉米后期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培矮 6 4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连续几年的制种实践证明 ,与珍汕97A、协青早 A、龙特浦 A等三系组合相比 ,培矮 6 4S系列组合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抽穗扬花期高温干燥天气影响产量的现象 ,俗称“高温影响产量”。因此 ,生产上如何在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干燥的天气以及提高植株本身的抗高温、干燥天气的能力 ,就成了培矮 6 4S系列组合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1 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实践证明 ,单纯从高产制种角度看 ,最佳抽穗扬花天气为阴而不雨的低温天气 ,但考虑到其育性转换敏感期日均温度不能低于 2 4℃ ,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阐述了龙特浦A的育性特点与扬花期的气候条件,授粉质量等构成了该不育系的自交结实机制,认为在搞好亲本提纯,严格隔离,及时除杂去劣等原有保纯措施的前提下,优化母本扬花期的花粉覆盖率,增加花粉密度,提高授粉量是调控龙特浦A自交结实的关键技术所在。  相似文献   

19.
栽插密度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水稻品种类型和土不分胁迫程度而有较大差异;土壤水分充足,汕优63的产量为低密度高于高密度保花肥或粒肥的产量高于促花肥,盐粳2号栽插密度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促花肥的产量显著高于保花肥或粒肥,在水分胁迫下,两供试材料均以高密度的产量高于低密度仅花肥的产量高于保花肥或粒  相似文献   

20.
长期土壤干旱对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长卷  王春虎  王姗 《种子》2012,31(2):39-41,47
为揭示豫麦54扬花期对长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条件下豫麦54扬花期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扬花期叶水势、叶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显著降低;叶饱和亏、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SOD和POD活性及根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干旱胁迫下,豫麦54通过降低叶片相对含水率、根系活力,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根系脯氨酸含量,增强SOD和POD活性等生理上的变化以提高抗旱性,从而使其适应长期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