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京郊玉米创高产主要限制因子,制订出以增密为核心的"一增二改三提高"技术方案,集成建立了适宜北京地区玉米高产创建栽培新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强化推广应用。2008~2011年累计建立高产示范区46 447hm2,其中春玉米面积18 287 hm2,平均单产12 993 kg/hm2;夏玉米面积28 160 hm2,平均单产8 929.5 kg/hm2,分别高出春、夏玉米高产创建计划指标8.3%和14.5%,取得示范区单产跨越性提升,带动全市玉米单产与总产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我省淮北地区是夏大豆主要产区,但目前单产较低,限制着大豆生产的发展。1983~1985年在淮北夏大豆产区的灌云县,我们进行了万亩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相应的一套栽培模式。1985年示范推广面积达20万亩,平均亩产115公斤;其中,试验区1.14万亩单产达157.9公斤,创本区夏大豆大面积单产最高水平。本文就三年研究结果,对夏大豆亩产150公斤的生育形态指标及栽培模式进行总结。这一技术适于苏、皖、鲁、豫黄淮夏大豆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被省农委确定为国家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试点县以来,伊通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以主攻玉米单产为目标,以农业新技术集成应用为手段,认真组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从玉米品种选定到春播生产以及田间管理整个生产环节,全程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冶等10项粮食生产综合配套新技术,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据实测数据显示,示范区及带动的周边乡镇粮食单产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示范区3个村玉米平均单产达到845.65公斤,比国家确定的单产800公斤提高5.7%,比过去这个地区单产提高了42%。由此,伊通县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我省玉米生产形势大好。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发展,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其主要特点: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玉米杂交良种大普及,老玉米产区单产继续提高,新玉米产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增长很快。一九七四年全省玉米面积两千多万亩,平均单产三百斤左右,比一九六五年前增长了百分  相似文献   

5.
<正> 大白菜是济宁市主要秋菜之一,常年种植10万亩以上。由于大白菜病害较重,产量低而不稳。1989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大白菜优良新品种的高产开发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三年累计开发81000亩,平均亩产10970公斤,比开发前的1988年亩增7070公斤,比开发区外的平均亩增4708公斤。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因地制宜良种良法发展我区玉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我区玉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潜力大 据2001年统计,我区玉米年播种面积约9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不到200公斤/亩,产量水平较低.我区玉米生产低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单交种播种面积低,虽然杂交种占60%左右,但单交种面积低,近年来,玉米单交种发展速度很快,但2000年占总面积不到25%,2002年单交种面积也只占47%左右,与全国玉米单交种播种面积比率相比,仍然很低;二是土壤肥力低,山坡地多,气候干旱;三是耕作管理粗放,施肥水平低,目前我区的玉米主产区仍是以山区坡地为主,农田基本建设落后,投入少,耕作管理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是四川丘陵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使其单产波动很大。阆中市从1987年开始,借鉴高寒山区玉米地膜栽培的经验,试验、示范超强微膜覆盖保墒抗旱增产技术并获得成功。1995年覆膜栽培25080亩,平均产量为358.2公斤/亩,比露地玉米每亩增加118.6公斤,增产49.5%;1996年全市覆膜栽培14.6万亩.平均产量为286.4公斤/亩,比露地玉米增产55.2  相似文献   

9.
<正>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是冀北冷凉地区创吨粮田的重要模式。它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提高光能利用率。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两种粮食作物的间作形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日臻完善,向规范化发展,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冀北春玉米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承德示范区推广10.7万亩,平均混合亩产量为920公斤,控制区混合亩产1000公斤以上。 一、产量指标和群体结构设计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的产量指标,定为混合亩产800~1000公斤,其中小麦亩产量250~300公斤,玉米亩产量700~800公斤。产量结构:春小麦亩穗数32~35万穗(含有效蘖穗10~15%),平均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35~37克。玉米亩株数  相似文献   

10.
美国玉米育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杂交种在美国玉米生产中的作用从美国1875—1985年玉米单产的变化情况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875—1935年的前60年,玉米单产停留在83.3—125.3公斤,但从1940—1985年的45年玉米单产由130公斤上升到458.7公斤,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应用了杂交种。1930年以前主要应用的是天然授粉品种(农家种)。1945年以后美国玉米带几乎100%应用了杂交种。说明前60年所采取的选择方法,玉米单产提高不显著。美国玉米杂交种利用始于1908—1910年,从1918—1960年一直利用的是双交种,1960年以后单交种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生  相似文献   

11.
<正> 我所在夏玉米单产500公斤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1981~1985年,采用紧凑型品种掖单二号、烟单14、郑单八号等杂交种,培植高产块和辅助试验,探讨夏玉米单产600~650公斤以上的群体生理指标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五年来,示范面积438亩,单产都在600公斤以上,最高单产653公斤,基本摸清了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群体生理指标及其配  相似文献   

12.
聚焦数字     
<正>单产904公斤近日,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鄂玉20"在推广种植中,产量创下该品种的新纪录,每亩最高单产达到904.4公斤。2013年,五峰县围绕"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产增效"的目标,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示范、研究和推广工作。通过最佳播种密度实验、测产验收,玉米当家品种"鄂玉20"最佳种植密度可达3600株~3800株,地膜覆盖和膜套钵平均单产达904.4公斤。  相似文献   

13.
正南和县是农业大县,耕地总资源44万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土体结构良好,适合多种作物生长。一、南和县粮食生产现状我县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近五年种植面积为: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5万亩,平均单产达到483公斤;玉米播种面积为32.5万亩,平均单产501公斤。机械化作业和良种覆盖率均达98%以上。2016年我县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4万亩,与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生产发展很快,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并涌现出10万、20万亩大面积平均亩产超500公斤,小面积亩产突破650~700公斤的高产典型。为使我省玉米单产有一个新的突破,于1990—1991年对豫玉二号亩产750公斤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0—1991年在漯河农科所试验场和临颖县皇帝庙乡冉庄进行。试验地平坦、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在玉米种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制种单产低、成本高、收益小、质量差的现象。因此,进一步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赞皇县种子公司,实行“夏播玉米制种增产配套技术”,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都得到明显的提高。1988年6600亩玉米制种田平均亩产164.9公斤,1989年5400亩平均亩产2361公斤,比最高的1985年亩增产14.9%。其中冀单17号3560亩,亩产222.8公斤,掖单四号1680亩,亩产254.2公斤。在全省种子质量鉴定中三次被评为质量第一名。  相似文献   

16.
正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608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耕地面积107万亩。安阳县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为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方便,西部为山区丘陵旱地,常年玉米种植面积85万亩以上,平均单产在500公斤左右。东部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玉米最高产量达720公斤,西部山丘旱地面积约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常年平均产量在  相似文献   

17.
<正> 黑龙港流域粮棉产量历史上一直是低而不稳,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粮棉连年收成好。据1990年统计,衡水地区粮食播种面积800万亩,平均单产207公斤,棉花播种面积280万亩,皮棉平均单产38公斤。平均单产与高产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旱、涝、碱灾害严重,大部份盐碱地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生产潜力尚未得到应有的发挥。长期以来,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在治理改造旱、碱地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抗旱保墒、防碱保苗的经验,给综合开发盐碱地开辟了广阔道路。这些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辅以机械化技术,是盐碱地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一、主要增产措施人们在长期与盐碱地斗争中,积累了许多治理盐碱的宝贵经验,其中包括工程措施、水利措施、生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基本情况安徽省淮北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薯、大豆、玉米、高粱等。1981年全区粮食总产63.5亿公斤,其中夏粮2000万亩,总产30亿公斤,单产146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长1.2倍,比1978年增长42.0%。全区还有三分之二的耕地,亩产仅200公斤,处于中低产水平。淮北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早涝灾害频繁;二是低产土壤面积大;三是作物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四是科学种田水平比较低。因此,开发研究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技术,特别是秋粮均衡增产技术,发挥这个地区的生产优势,挖掘生产潜力,必将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9.
2015年六十七团农业公司五区六连玉米制种面积为8025亩,最高单产680公斤,平均单产450公斤,在采用高密度、使用玉米健壮素,起到控制株高、降低穗位、防止倒伏的作用,达到增产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区主要秋季作物之一。近三年来,为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我们根据本地玉米生产情况,总结推广了夏玉米“换、套、密、齐、改、晚”六字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三年累计推广面积40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86公斤,比三年前增产了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