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本文运用档次分隔法对鄂尔多斯市地方性公益林多年建设的结构、比例、密度等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鄂 尔多斯市的灌木林覆盖率为10.53%,是地方性公益林建设的主要方式,乔木林和疏林地的比例较小,林地结构比较单 一。公益林建设地区发展总体不均衡,市域东南部旗区发展整体上优于西部各旗。本论文的研究,为鄂尔多斯的水土 保持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战略提供基础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大力发展多年生木豆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西部生态农业的宏伟战略,即要求我国西部地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白银地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认真实施以退耕还林(草)和荒山造林为重点的综合生态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荒地造林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新的宏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新课题,涉及到技术问题、政策问题、群众利益问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等等.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及林业生态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尤其在白银这样一个自然和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困难更大,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更艰巨,效果更不易显现.从2000年全市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造林情况来分析,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将在试点示范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国家林业局在杨凌召开的“中国农业高新科技论坛”上透露,“十五”期间,我国计划退耕还林还草231万hm2,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现长江上游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黄河上中游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据介绍,由于长江黄河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已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工程作为我国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在长江上游地区和黄河上中游地区13个省(区、市)的772个县(森林局)将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加快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种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2000年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已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程,在长江上游的13个省(市、区) 中,选择了174个县先行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示范工作,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下坡耕地的试点示范,目前已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措施及办法,为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2000年我国已安排退耕还林还草34.3万hm2,并按照“退一还二、还三”的要求,安排宜林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种草43.2万hm2.加上湖南、河北、黑龙江和吉林4省,退耕还林和人工造林面积分别又增加了3.3万hm2和3.5万hm2. (本刊辑)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发生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都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不能以发展经济为代价去破坏草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提升,以及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都让我国很多地区重新被绿植覆盖,进而起到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但是在退耕还林还草的过程中,会受到政策、农民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本文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概述,并分析如何可持续性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希望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够造福更多的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发展和繁荣西部地区经济的基础和重点。本文分析了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加快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布局和规划;现有林的管护和经营;退耕还林,还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和经费的投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纳入到国策,每年会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回升,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树木的根系固定作用,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造林方法,对提高林  相似文献   

8.
<正>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纳入到国策,每年会营造大面积的人工林,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回升,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利用树木的根系固定作用,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营林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造林方法,对提高林  相似文献   

9.
云南退耕还林还草栽桑好处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坤  徐明 《云南农业科技》2001,(5):26-26,30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云南省在一定区域内栽桑树,既能达到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又符合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草业与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录 《甘肃农业》2006,(7):182-183
退耕还林还革,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对西部地区的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增加地表植被,增强水土保持的能力。西部要发展,畜牧业必开发。革业又是畜牧业发展的“支点”。故此,本文对西部地区草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发展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建设是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将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大大缓解退耕还林地区能源短缺的矛盾,达到保护森林、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建设成果。笔者对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是国家的大政方略,惠泽千秋。那么湖北省又是长江两坝所在地,担负着退耕首任,还林后农村大量富余劳力,到底干啥去呢?建议九个劳务输出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很脆弱,因此在大开发中要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草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退耕还林还牧时要防止水土流失。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时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注重节约有限的资源,合理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并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优势,提出了喀斯特地貌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并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优势,提出了喀斯特地貌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还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地努力。因此,必需精心组织、周密筹划、因地制宜,将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名优特绿新农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三农”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中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张哲 《甘肃农业》2003,(7):19-20
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切入点.为了及时抓住这一机遇,促进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本文拟对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中的难点与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也是我省各级政府近年及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人工植被复合经营在解决农林争地、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满足人们对各种农林产品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对黄土地区坡耕地人工植被7种复合经营模式的系统结构配置、调控技术、系统功能及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是黄土地区坡耕地治理,农林牧综合协调发展、达到持久农业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坡耕地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模式的多元化生产是黄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林草覆盖率、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及振兴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境正遭受极严重的破坏,退耕还林还草能够有效的抑制土地荒漠化、减少风沙量、涵养水源.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走退耕还林还草道路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已成为一个共识通过探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历程.总结其得失,并为我国以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