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对西双版纳现有混农林系统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混农林研究委员会(ICRAF)P.K.R.Nair的分类方法,将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现存混农林系统的模式极为丰富,并以经济植物为主体的模式占较大优势,这些模式,有的已经发挥出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的仍处于实验阶段,有的则对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造成不良的影响,提出了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积极创立和引进以粮食作物的主体的混农林系统模式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中符合生态学思想的技术以指导当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创立和引进一些现代的混农林系统模式,乃是热区轮歇农业或同类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西双版纳基诺族和哈尼族传统的混农林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现代混农林业技术,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得出对热区轮歇农业生物改良的几种较为优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的分类标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的分类标引方法吴泽宜(中国农科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北京100081)分类标引是根据主题分析的结果,对信息赋予分类标识的过程。分类标引用的检索语言称分类语言。分类语言包括等级体系分类语言(体系分类法)和分析综合分类语言(组配分类法)两种...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方稻种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的丁颖和程侃声栽培稻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按俞履祈的变种分类方法对云南搜集保存的5285份地方稻种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表明:(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变异中心。(2)云南地方稻分属58个变种,为中国栽培稻变种的总和,但品种数约占中国栽培稻的8.6%;其变种特点是以普通籼、红籼,红粳、普通粳、普通糯粳和红光壳粳为优势变种,粳稻变异大于籼稻,深色型、糯稻、光壳稻和有芒变种占有较高比较。(3)云南地方稻种分为籼粳2个亚种、6大生态群,其中热带粳群、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的品种数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3.6%,18.1%,32.1%,分别为13,11和18个变种;早中籼群、冬籼群和晚籼群的品种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1.8%,0.5%,43.9%,分别为11,4和24个变种。(4)云南地方稻籼亚种26个变种和粳亚种32个变种。籼水稻和晚稻是籼亚种的基本型,籼陆稻和早中稻则是生态变异型。粳亚种中的水陆稻、粘糯稻、早中和晚稻之间均没有基本型与变异型之分,且与籼亚种中的有明显区别。这进一步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籼和粳为两个独立起源中心。(5)初步提出云南栽培稻分类体系为按“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的5级新型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地掌握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按不同的分类等级对我国常见果树进行电脑分级管理,制成课件形式,其中被子植物部分按现今较流行的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首先对各亚纲、目及科进行了一个总的叙述,针对所选取的常见的科、属、种,列举了各种果树的简要文字说明和图片,使其图文并茂,构成一个可视化平台。在该平台中不仅可以浏览网页,还也可以查询某种果树。在论文的电子版制作中,基于B/S系统,主要采用Microsoft Frontpage、Dremweaver ,还结合 Ultraedit手写源代码制作网页,采用 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与ASP(Active Server Pages)制作查询系统。其中用到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网页进行美化处理,易于掌握,可一定程度上满足园艺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对果树知识教与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半个世纪云南全省森林植被的调查和相关科技文献资料的参阅、类比、查证,联系云南森林实情,运用我国森林分类的原则和系统对云南森林类型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云南自然森林群落类型的分类系统。结果表明:云南自然森林系统分为4个森林林纲组、16个森林林纲、328个森林林系和若干森林林型(类型)。同时分析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成林原因,提出了分布规律,进而阐明云南森林类型及地理分布的多样、复杂、独特和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7.
1998年8月2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了该年度育成的的水稻等一批作物新品种。水稻雪点(登记号水稻农林354,系统名北海278,育成单位北海道农业试验场)。耐冷性极强,大粒,适合酿酒。雪珠(登记号水稻农林356,系统名奥羽344,育成单位东北农业试验场)。低直链淀粉,风味良,用作冷冻米饭,耐老化性稳定。萨莎尼塞BL6号(登记号水稻农林同质327-6号,系统名东北IL6号,育成单位宫城县古川农业试验场)。是萨莎尼塞的稻瘟病抗性同质基因系统,混合栽培可抑制和稻瘟病发生。铁果(登记号水稻农林357,系…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耕作方式下,云南热区旱耕地易出现水土流失,肥力下降,耕地荒漠化现象。本文对防止这种现象出现的新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云南热区阔叶人工林可持续培育的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了热区阔叶人工林两个目标层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以及培育效果的可持续性指标体系,计算了云南热区主要县市“生态阈值”.分别对两类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企业(行业)实施GT-CAPP为目标,详细论述了一个集机加工,钣金,铆装,冲压和焊接等于一体的压力容器零件分类编码系统(YRBM)的研究过程。并论述了该系统在CAPP工艺决策中的作用。文章丰富了GT的研究与开发,也为企业实施GT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该文在回顾总结国内外有关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黄土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农林复合系统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以及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类原则,以及适宜于该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述林农复合经营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建立的设计原理;总结了现有主要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三维空间配置、潜在生产力、资源利用率、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对人工林复合经营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构建和推广优化的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经营特点、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农林复合经营技术是实现库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33-15035,15038
在综合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农林(养)复合模式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概念演进及特点的深入思考,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这一表述较原有诸如"农林复合系统"、"农林复合经营"等概念更能准确表述其理论内涵,对农林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以商洛低山丘陵区核桃(Juglans regia L.)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 黄芩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根系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单作条件下核桃根系在垂直方向上呈负指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10~50cm土层,而复合系统中核桃根系主要集中在20~70 cm土层。在水平方向上,复合系统中核桃根系分布主要集中在0~150 cm。间作作物黄芩根系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于0~50 cm土层,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于距核桃树干100~150 cm,其对核桃根系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Historically, the nomadic traditions of pastoralists have been alternately attacked and romanticized. In fact, pastoral groups represent a range of production systems with wide variations in pastoral and cultivation activities. Given this range and the ecological and sociopolitical constraints facing pastoralists today, agroforestry interventions appear not only feasible, but perhaps imperative for some pastoral groups. However, their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with keen awareness and respect for the uniqu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position traditionally nomadic pastoral people hold. A review of the sociopolitical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literature on existing sylvopastoral and agrosylvopastoral technologies points to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issues such as gender, land and tree tenure, equity,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se provide the basis for discussing the feasibility of agroforestry interventions in terms of their aims, potentials, and risks for pastoral groups.  相似文献   

18.
由于农林院校中有关教学评价、教学方式、学科定位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培养方式缺失、课程与教学制约、师资队伍缺位及管理模式滞后。为此,需从实践锻炼、课程调整、导师队伍、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化来提高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Farmer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problems and needs as perceived by local people and to develop strategies to achieve fodder security in south Indian villages.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as they relate to agroforestry were explored. The farmer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have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agroforestr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ing suitable fodder security policy options. Potential benefits and risks as a result of implementing agroforestry projects we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混农林业作为集约型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之一,运用于石漠化地区有利于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修复.2019年7月,对贵州省毕节市撒拉溪镇龙场村的玫瑰+大豆、玫瑰+苹果+大豆和玫瑰+玉米3种混农林模式样地中的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以玫瑰单作为对照,共捕获土壤螨类1524头,隶属3目41科64属,以盖头甲螨属(Tectocephe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