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子重门喜     
燕子是一种小飞鸟,它的形象俊俏秀美,舞姿轻盈灵巧;它与人友善,惹人喜爱,很早以来就是人们心中的吉祥鸟,人们也赋于它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涵。   “春天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这是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的句子。燕子千里迢迢地从我国南方飞回北方它们的繁殖地,是为了生儿育女,繁殖后代。它们迁来不久,就开始了紧张忙碌的繁殖活动。先是筑巢。它们喜欢把巢筑在人家的屋檐下或横梁上,雌雄密切配合,齐心合力地筑巢。它们轮流从田野地啄取潮湿的泥土、稻草或草根,做为建筑材料,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就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每当清凉的秋风一起,便到了莲藕飘香的时节。我家老屋后的水塘里长着一池白花藕.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时候,我便开始盼着它们快些长大.但却并不是急着欣赏好看的荷花,而是馋那睡在泥底的莲藕。秋风起时,莲藕便已经粗过孩子的手臂.那肥嘟嘟的可爱样子.让我来不及等妈妈做成美味便要先咬上几口解解馋。脆嫩多汁、清爽香甜的藕肉嚼在嘴里咯吱作响.要是再蘸上些白糖.滋味儿就更妙了!  相似文献   

3.
怀念绿色     
怀念绿色王不天我从小就喜欢听那首歌儿:“春季到平绿满窗……”我也有过“绿满窗”的回子,我怀念绿色,怀念从我窗前失去的那片绿色。我家窗前有两棵树,一棵是石榴树,一棵是梧桐树。石榴树资格老,20几年前我家刚搬来的时候就有她,叶色墨绿,花色火红,给我破旧的...  相似文献   

4.
鸟声清脆     
正在故乡的那些时光里,鸟鸣清脆。每年天儿最热的时候,我常常回故乡小住。像避暑的人儿一样,鸟儿总是躲在绿荫里的大树枝桠上。清晨,早早地,勤快的鸟儿已在枝头啁啾。它们不会把大好时光都浪费在舒适的小窝里。这一点,足以让爱睡懒觉的人汗颜。每天清晨叫得最欢的,往往是乡间最寻常的鸟儿。寻声望去,吹一声口哨,仿佛与天天见面的老街坊打一个招呼,问个好。麻雀是最常见的,它们叽叽喳喳,在树枝、电线上吵吵闹闹地叫着,像是清晨偶遇的街坊,唠不完的鸡毛蒜皮,说不尽的家长里短。喳喳叫的是灰喜鹊。有人说,看见灰喜鹊就会有好事发生。所以,只需要闭上眼静静聆听灰喜鹊的鸣叫,就有说不上来的好心情。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鸟儿,鸣叫声清越悠扬,仿佛一位声乐大师,带来一首首洗涤心灵尘埃的美妙乐曲,似禅房里的禅修梵音,似寺院里的晨钟暮鼓,似高山流水的洋洋洒洒,似渔舟唱晚的悠扬悦耳。祖宅堂屋的屋檐下,住着一窝燕子,像极了人丁兴旺的家族,每个人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燕子家族其乐融融的景象感染了住在祖宅里的男男女女,那一幅安居乐业的画面  相似文献   

5.
小燕翩翩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时候,看着屋檐上飞来飞去的燕子,我常唱起妈妈教我的这首歌。 爱燕子似乎是我的天性。记得我家屋檐上的那两对燕子,刚驻我家时为了争夺地盘,相互啄抓,甚至连羽毛都抓下来了,急得我抓耳挠腮,我多想爬上房为它们劝劝架啊!哎,有了。我一溜烟跑出门外,气喘嘘嘘地扛来了梯子,又找来了小木板和钉子,央求爸爸为燕子做  相似文献   

6.
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在《孤独的树》中,对树的孤独与冷寂有着传神的描述,他写到:田野中两株形影相吊、彼此远离的树,它们“会心地摇动着树枝,相互默默地打着手势,当一只小鸟像一种心念从这棵飞到那棵树的时候,它们就高兴得战栗了起来。”正是树的孤独与冷寂,孕育了它宁静的神秘感。台湾作家呼啸的散文《榕树》,就有这种感触:“我屋前有棵大榕树。从小就爱它。那株大榕树,它像一个长者,默默地启示着我们。问它现在多大年纪,它总是摇摇头,笑笑脸,默默地不答。继而,它又默默地说:“孩子,这是我的秘密,你们不要问我这些吧…  相似文献   

7.
故乡的梨花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国华北地区的节令,而去冬今春由于遭遇了几十年来曾未有过的低温天气,在我的家乡霞口一代却是“清明过后梨花”。正值清明谷雨之交,梨园里盛开了铺天盖地的梨花,真是横无际涯,如同纷纷扬扬的雪花,填满了田野梨园,整个大地浸透着温婉恬静的芬芳。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那时的房子很简陋,连顶棚都没有。但正是这种近自然的环境,造就了人与鸟类的和谐,除了屋檐下常年住着麻雀外,每到春夏之交,总有南来的燕子到我家中的房梁上筑巢孵卵,有时并排垒好几个窝。记得那时母亲总叮嘱淘气的我:  相似文献   

9.
海燕、飞鼠及其他神农架千里林海的腹地里,有一座海拔2400多米山峰的绝壁上有一个大洞,里面居住着数不清的燕子,因此得名燕子洞。洞内的主人名叫短嘴金丝燕,毛若金丝,和一般小燕不同的是,它们的嘴很短。本来,短嘴金丝燕属于海燕的一种,为什么会在神农架的一个山洞里长住不去呢?科学家解释说,神农架原来是一片汪洋,后来虽然上升为山脉,仍保持着近似海洋的气候环境,因而金丝燕得以延续下来,世代繁衍。“神农主人”金丝猴在神农架,我听得最多也最负盛名的,应该是金丝猴了。和大熊猫一样,金丝猴也是我国独有的动物。从风景娘回…  相似文献   

10.
春天物语     
正燕子泥四季的泥土并不一样,那是父亲告诉我的。阳春三月,燕子回归时节的泥土是最有活力的,燕子筑巢、农家建房、做田埂都在此时,因此,春泥也被称作燕子泥。农家的娃子都是在泥土里滚大的。我孩提时的生活充满了欢乐,而带给我欢乐的也便是那些随手可取的泥巴。立春以后,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在塘前屋后到处挖泥,然后再找有水泥地面的地方去摔打。当年村头有座水泥桥,我们都争抢着到那里摔泥。十几双小手一齐抡开,只听见一片  相似文献   

11.
理合 《云南林业》2003,24(1):23-23
燕子“出国”临近冬季,生活在我国北方和长江流域的燕子,就不辞艰辛,飞越万里,“出国”到澳大利亚、印度等温暖的地方去越冬。而更奇特的是,燕子南迁时是在晴朗的夜晚结伴飞翔,因此,我们很难看到它们飞行的行踪。老虎跑步数九寒天,深山老林异常寒冷,以速度和力量著称的老虎,就以奔跑和跳跃来取暖。此时,老虎颇为专心,连近在咫尺的猎物也会弃之不顾而不停地奔跑。兔子撞肚皮冬天,兔子的毛又长又密,皮下脂肪层增厚,有了这件冬装有时它们还嫌冷,于是它们就挤在一起,互相横向撞击肚皮,以此来取暖。白熊吸热经过专家的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12.
我家的园子     
正一转身,我就到了园子里。小葵草半懂不懂的样子,我一看就笑弯了腰。泥糊草青青蒙蒙,让人心生怜爱不舍得去靠近。踟躇半天,我还是蹦了过去,一蹲下来,我竟成了一株想要长大的草。园子里一畦菜长得最卖力,爹娘最喜欢它们这个样子。每当餐桌上有了菜香味,我家的日子就会笑出声音来。它们才长到一半高呢,我常来园子逗它们玩。我伸出小  相似文献   

13.
一天,朋友邀我去一家酒楼聚会,上菜时,服务小姐端来一盘油淋淋的菜肴,她报菜名说,油炸麻辣麻雀——本酒楼的特色菜。一时,众人举着争食,吃得口舌生津,满嘴油花,驻谷之中,嚷嚷声不断。我怅然瞠目,弃著悄悄离席。朋友们都为我的举止英名其妙。其实,有谁知道,我对这弱小的生命,心存一份特殊的怜爱和怀念之情。那是孩提时代,我家乡农村,处处可以看到麻雀那活泼可爱的身影,每每可以听到那叽叽喳喳的欢闹声。她们栖息在山间、田野、农舍,给大自然增添了生机,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许多乐趣。我家的木屋瓦檐里,就有许多麻雀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敬重卑微     
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蚂蚁。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蚁后生儿,公蚁持家,在我们从没看在眼里、放在心头的田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繁衍生息。想不到小小生灵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字有意思,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如何逃生吗?众多的蚂蚁迅速骤拢,抱成一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卑微的力量所感动。仿佛我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山脊滚动;我听见喀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等待燕归来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燕子,老屋后面小院的屋檐上,就曾有一对燕子在那里筑巢安家。记忆中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飞到东来飞到西……”那可爱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脑海中。  相似文献   

16.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游春漫步钱塘湖畔吟唱的诗句。每谈到这句诗,我都产生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之感,不由得精神为之爽朗,眼界为之开阔。每逢初春三月,北国冰雪消融,大地复苏,似曾相识的燕子,便远涉重洋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万里迢迢飞回故乡。“樱花红陌生,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周总理早年这首诗更加道出了人们在融融春日,杨柳吐翠的时刻,对燕子的喜爱心情。记得年幼时,家居乡间,每逢仲春,爷爷总是叮咛我们不要打燕子,说打燕子是要瞎眼的。现在看来,打燕子瞎眼倒不足以为信。不过燕子对人类的贡献却大有保护之必要。记得当时,我们家的窗户总是开着的,一来为  相似文献   

17.
种植春天     
35年前的2月。江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个30岁左右的汉子与他的三四岁的儿子正进行着一番饶有情趣的对话。“爸爸,这么小的木棍插入土里能活吗?”“这是柳树条,插到地里当然能活。”“那它什么时候能活呢?什么时候能长得高高的、大大的?”“以后每年春天它都会发芽长出绿叶的,一年比一年长得高,长得大。”“是不是它一发芽长出绿叶,春天就会到来?”“对喽。”那个小孩便是我,后来我知道爸爸是含冤到农村接受劳动改造的。那两根柳条被插在我家门前的水沟边上。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脑海里便知道了,春天原来是可以种植的。以后每年我都盼望着那两棵柳树抽芽吐绿。柳树一绿,后山的映山红便会一朵一朵地开放,一直开到漫山遍野,像一团团一片片燃烧的火焰。清晨,摘下几朵,吮吸花蕊中的甘露,可以甜到你的心肺里去;柳树一绿,前村的小河也就涨起来了,我便跟着大人顶着斗笠,披着雨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河边,等着鱼儿上钩,想着佳肴的美味……十几年后,那两株柳树长过房顶,一缕缕柳条垂落下来,仿佛舞者的衣袖。我考学离开了它们,爸爸也平反了。儿时的朋友告诉我,每年春天,门前的柳树比以前更绿更好看了。柳树一年比一年长高,柳叶换了一树又一树,我对春天的理解也越来越丰富。我读过...  相似文献   

18.
<正>“我家种了6亩黄太平小果,不到采收季节,果子就一个个从树上往下掉,问身边的人,谁也不知道啥原因,急得我不行。四合永林业站的一个我不知道姓名的技术员到我家地里查看后,教我买啥肥、咋浇水,然后水都没有喝一口就走了。后来问题完全解决了。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有用的林果技术明白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的果农王莹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19.
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丛林中,你会碰到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植物。如果你晚上到丛林里去玩,那可得小心了,丛林中的猛兽随时可能夺去你的性命。就在你忐忑不安的时候,丛林深处突然传来一阵怪异刺耳的尖叫,像是神话中恶魔发出的声音,你听了后保准会毛骨悚然。当初移民到这里的塔斯马尼亚人把发出这种叫声的动物就叫做“恶魔”。“恶魔”一度是一种神秘的动物,人们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有胆大的猎人猎获了这种动物,发现它们长得特别丑陋,当地人甚至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它们身躯矮胖,像肉团一样;满身黑毛,胸…  相似文献   

20.
<正>“我家种了6亩的黄太平小果。还没到采收季节,果子就从树上往下掉。我急火火地去了四合永林业站。一个不知道姓名的技术员用自己的摩托车驮着我到我家地里,教我买啥肥、如何浇水,说完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有用的林果技术明白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的果农王莹告诉笔者。王莹所说的林业站,是国家设置在基层的唯一的林业和草原综合管理机构,是林业和草原各项工作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