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22期《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作者冯叙桥等)报道,为研究外源Me JA(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蓝莓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Me JA(0、10、50、100μmol/L)在室温下熏蒸处理"达柔"蓝莓果实  相似文献   

2.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1期《茉莉酸酯类对"圣诞玫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孙晓文等)报道,研究不同浓度二氢茉莉酸丙酯(PDJ)、茉莉酸甲酯(Me JA)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PDJ、Me JA改善葡萄果实色泽、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葡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对蓝莓贮藏品质的的影响。通过采后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蓝莓,在(0.5±0.5)℃冷藏条件下研究蓝莓生理品质变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后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低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及相对电导率,延缓蓝莓鲜果的硬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总酚含量的降低,降低蓝莓蓝莓果实PG活性和LOX活性。另外,主成分分析表明经过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蓝莓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并且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样品综合得分最高。因此,采后用300 μmol/L 茉莉酸甲酯对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有效保持蓝莓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据《园艺学报》2013年第3期《杧果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其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弓德强等)报道,以"台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对杧果抗病性和采后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MeJA 50μmol·L-1采前处理显著降低了采收时的病果率和贮藏期的病情指数,抑制了接种炭疽病菌果实的病斑直径;有利于杧果贮藏品质的保持,提高了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延缓了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5.
正据《北方果树》2020年第2期《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岳华苹果着色与内在品质的影响》(作者吕天星等)报道,以晚熟苹果品种岳华为试材,研究采前喷施茉莉酸甲酯对果实着色与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果皮花青苷含量是对照的2.48倍,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低  相似文献   

6.
据《分子植物育种》2019年第7期《茉莉酸酯类对秋甜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作者何平等)报道,为合理利用茉莉酸酯类物质增加秋甜桃果实色泽、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晚熟桃新品种秋甜为试材,于转色期对果实喷施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和茉莉酸甲酯(MJ),处理浓度为10 mg/L、50 mg/L和100 mg/L,分析果实花色苷、叶绿素、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对着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农学通学报》2016年第16期《茉莉酸甲酯对高寒地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生理的影响》(作者解振宇等)报道:为研究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转色期葡萄抗性的影响,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设置了4种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分别为0(对照)、0.001、0.01、0.1 mmol/L,在葡萄转色期(11月上旬)对叶片喷施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研究结果显示,茉莉酸甲酯0.001 mmol/L处理,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3.5%(叶绿素a降低29%,叶绿素b变化不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南方果树》2013年第1期《UV-C处理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陈奕兆等)报道,为缓解水蜜桃果实采后冷藏保鲜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材,用不同剂量(0.5kJ·m-2、1.0kJ·m-2、1.5kJ·m-2)UV-C在(3±1)℃低温条件下研究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剂量UV-C均能有效减少水蜜桃果实的褐变,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并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因而具有一定的抗冷害效果;但1.5kJ/m2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据《园艺学报》2015年第11期《外源甜菜碱处理对冷藏桃果实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单体敏等)报道,研究了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雨花2号"水蜜桃冷害和品质的影响。以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甜菜碱处理后冷藏桃果实的褐变指数、果实硬度、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以期提出新的高效安全的桃果实采后保鲜技术,为甜菜碱处理在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GB不同浓度(5、10、20 mmol·L~(-1))处  相似文献   

10.
正据《核农学报》2016年第6期《UV-C处理对贡桔冷害的影响》(作者任伟等)报道:为探讨UV-C(200~280 nm紫外光)处理对贡桔冷害的影响,为研究柑桔果实的冷害生理提供依据,以贡桔为试材,在贮前分别用0、1、3、5 k J·m-2UV-C辐射处理,研究在1℃贮藏时,果实冷害指数、失重率、果皮细胞膜透性、MDA、POD、SOD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 k J·m-2UV-C处理能有效延迟贡桔果实的冷害发生时间,并能减轻冷害症状,降低果实失重率,降低细胞膜透  相似文献   

11.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7期《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对南丰蜜桔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高阳等)报道,为研究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对冷藏[(5±1)℃]条件下的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以"97-1"南丰蜜桔为试材,对处理过后的果实的贮藏效果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含量等果实品质以及果实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桂枝和丁香提取液处理均能显著减少柑桔果实采后失重和腐烂,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  相似文献   

12.
<正>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6期《温度对"冰脆李"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李德燕等)报道,以"冰脆李"为试材,0.5℃预处理2 d后,将果实装入0.05 mm厚的PE袋内(孔径8 mm,共10孔,)并扎口,分别置于1℃和5℃冰箱贮藏,每袋2.5 kg,每处理3次重复,以室温贮藏为对照。研究了1℃、5℃以及室温贮藏对"冰脆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有机酸及维生素C含量均逐渐下降,而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13.
正据《果树学报》2016年第6期《采前茉莉酸甲酯(Me JA)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作者王英珍等)报道,为研究采前Me JA处理对梨果实抗病性的影响,将梨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Me JA的PDA(potato dextrose agar)培养基上并在1周后测量其病斑直径,筛选出能有效抑制黑斑病  相似文献   

14.
<正>据《果树学报》2015年第1期《高渗CO2和PE保鲜袋对冷藏及货架期"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为明确冷藏"砀山酥梨"适宜的保鲜膜包装,研究不同保鲜膜包装的"砀山酥梨"果实在(0±0.5)℃低温条件下冷藏150 d和210 d,常温20℃条件下放置24 h和货架9 d时果实呼吸强度、乙醇质量分数、虎皮病和果心褐变以及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210 d+20℃货架9 d时,对照(裸果)果  相似文献   

15.
<正>据《核农学报》2015年第9期《肉桂精油对甜樱桃果实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作者张倩等)报道,为探明天然肉桂精油对甜樱桃采后货架期品质及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以布鲁克斯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常温下肉桂精油3个浓度(10、15、20μL/L)处理对甜樱桃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实花青素和果柄叶绿素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16.
据《西北农业学报》2013年第3期《10-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作者王玉萍等)报道,研究了1-MCP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冷害的调控作用,为1-MCP在猕猴桃贮藏保鲜方面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以红阳、华优和徐香三种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用0.5μL·L-1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小时,然后将其在0℃下贮藏90天,分析处理后的丙二醛(MDA)含量及乙烯释放情况。0.5μL·L-1的  相似文献   

17.
正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5.09.051),来自意大利果树研究部的Milena Petriccione等人研究了壳聚糖(1%)处理对荔枝果实贮藏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荔枝是非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寿命短,对褐化、冷害、紫斑病和微生物引起的腐烂敏感。荔枝采后用1%壳聚糖处理,然后在7℃下贮藏21 d,分析其品质及营养特性。研究发现,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了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8.
<正>据《北方园艺》2015年第14期《赤霉素与氯吡苯脲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白世践等)报道,为研究赤霉素与氯吡苯脲处理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花后10 d分别使用赤霉素(GA3)10、25、50 mg/L+氯吡苯脲(CPPU)5 mg/L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植物  相似文献   

19.
正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5期《赤霉素对"西拉"葡萄果穗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赵亚蒙等)报道,以"西拉"葡萄为试材,于2015、2016年分别利用赤霉素进行葡萄疏穗试验,在西拉葡萄开花前15、20 d分别采用不同浓度(3、5、7 mg·L-1)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其花序,研究了赤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4期《采收期对红香酥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志华等)报道,为研究采收期对红香酥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山西省运城地区2个采收期红香酥梨果实为试材,将其在20℃条件下贮藏10、20、30 d,以及在0℃条件下贮藏180、240 d,之后在20℃放置24 h和7 d,调查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9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