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扫描     
<正>"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  相似文献   

2.
正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7,(1)
正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8,(18)
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悠扬婉转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传唱……2016年,"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农耕智慧引起世界瞩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至今仍是我国农民安排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影响十分广泛。为了更好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领略"二十四节气"的魅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5.
正一、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对气候、物候、时令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一直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明重要的科学总结,对现代农业同样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春秋秦汉时期形成于中原地区,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先后传入周边国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项目申报的主持单位,于2015年8月组织专家前往河南省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情况,旨在为遴选二十四节气的代表性遗产地和重要传承项目以及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古今农业》2006,(3):115-115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被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总共70项民俗类遗产中的第68位,编号为X-68,在总共518项遗产名录中,列第516位。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是极其重要的文化事件。这项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得到世界各国支持和参与的,用"波澜壮阔、影响深远"来形容并不过分。(1)自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公布首批《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中国已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到这份名录。在中国本身,也已经形成了县、市、省和全国的四级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特别是省级和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省级和全国的代表性项目,才能进入这种级别的名录,带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正式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四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的内容包括种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一系列环节的生产工艺,包括绫绢、缂丝、纱罗和织锦在内的丝绸产品,还有由此衍生的各类相关民俗活动。蚕桑丝织技艺与民俗活动至今依旧保存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与四川成都等地,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10.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中总结形成的,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中国最早涉及到天象变化及农事活动的诗歌,《诗经》中的《七月》可谓是"二十四节气"之滥觞。本文将《七月》作为以时令物候知识指导农业生产的范本,对其中的农事进行解读,揭示了彼时的农业生活面貌、农业生产经验和先人们循天时、重人伦的农耕智慧,力图对当今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提供相关史料佐证,彰显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2017年3月28-30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在首次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诞生地——安徽省淮南市举行。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王秀忠馆长,安徽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安徽省淮南市副市长汤传信,安徽省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姚辉,文化部非遗司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京剧又称京戏、平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及全国,已经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已经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并称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京剧于2010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3.
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介绍了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探讨其发展对策,并建议该市:(1)收集与整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着重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领衔申报砖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实现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双重保护;(5)重点建设通城县麦市镇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6)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7)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8)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产业;(9)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新词 《农业考古》2012,(6):335-337
浚县"泥咕咕"是中原地区原始鸟崇拜的物化形态,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设置了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称"国保"项目。产生于农业文明与民俗活动中浚县泥玩——浚县泥咕咕被列为"国保"项目之一,民间艺人王学锋等  相似文献   

15.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于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长期以来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拟对目前中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方式进行梳理,以期对二十四节气未来的传承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李生军 《农业考古》2012,(3):333-335
迤沙拉谈经古乐由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化体育局申报,经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评审、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于2009年7月13日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7.
熊辉  沈昕 《农业考古》2023,(2):175-180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了我国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据调查显示,我国还存在茶文化普及不充分、不深入,茶文化发展不平衡,茶文化整体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应以传承保护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优化茶文化监管服务体系,深入茶文化内涵研究,促进茶旅全要素融合,加强茶文化数字传播,促进茶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二十四节气申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以来,全国掀起了继承、弘扬和宣传二十四节气的热潮。本文通过对现有二十四节气研究论著及论文的梳理,总结了目前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成果、研究特点,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建议,以期对更好地开展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探讨了该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收集与整理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着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衔申报绿茶、砖茶制作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10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