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水和施肥对温室滴灌施肥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滴灌施肥技术下,不同水肥耦合模式对温室番茄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番茄惠玉0806为试材,设100%ET0(I1),75%ET0(I2),50%ET0(I3) 3个水分水平,外加高肥〔F1(N 480 kg·hm-2、P2O5 240 kg·hm-2、K2O 300 kg·hm-2)〕,中肥〔F2(N 360 kg·hm-2、P2O5 180 kg·hm-2、K2O 225 kg·hm-2)〕,和低肥〔F3(N 24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50 kg·hm-2)〕3个肥料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水肥条件的高低与株高及茎粗成正相关,I2F2处理其产量、干物质累积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最高,依次为102 042.3 kg·hm-2、37.19×103 kg·hm-2和37.3 kg·m-3。对番茄品质而言,其灌水量和施肥量之间表现出明显的耦合交互作用,I2F2处理其番茄Vc含量(27.05 mg·100g-1)、番茄红素含量(71.53 μg·g-1)均最高,糖酸比(9.57)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较最高值I3F1低24.7%。综上分析,中水中肥(I2F2)模式,在高产的同时,其品质总体优于其它处理,极端水肥措施均不利于番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开展玉米吉单361氮肥不同用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kg/hm2、300kg/hm2施肥水平下,抽雄吐丝期及生理成熟期较其它处理提前1天;氮肥施用量过低,使植株全生育期叶绿度含量较低,且生育后期快速降低,不利于产量的形成;在200kg/hm2施肥量水平下,产量达到最高,为亩产868.4公斤;各处理之间百粒重差异不显著,300kg/hm2的百粒重最高。结果明确氮肥最佳施肥量,为该区域玉米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春玉米种植的适宜滴灌水量,以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312(W1)、645(W2)、945(W3)、1 275(W4)、1 605 m3/hm2(W5)及雨养无灌溉(W0)6个不同滴灌水量处理,测定2019和2020年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0—6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随滴灌水量的增加,玉米全生育时期耗水量逐渐增加,其经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灌溉水利用效率随滴灌水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W4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处理。2019年玉米最高经济产量为16 952.9 kg/hm2,2020年为16 802.84 kg/hm2,2年均以W4最高;2019年W4经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20年W4的经济产量分别比W0和W5高77.2%和7.3%。2019年W4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W5,位于第三位;2020年W4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所有处理中最高,显著高于W0、W1和W5,但与W2、W3无显著差异。综上,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采用1 275 m3/hm2的滴灌水量可有效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大气氮沉降,对安徽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及穿透雨进行持续监测,探讨森林降雨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动态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本试验设置了2个处理即高氮处理和无添加对照。结果表明,降雨中水溶性有机碳(TOC)年平均含量为3.204 mg·L-1,NH4+-N为0.243 mg·L-1,NO3--N为0.408 mg·L-1,可溶性有机氮(DON)为0.754 mg·L-1。经过森林林冠淋洗后,穿透雨中TOC年平均浓度达5.623 mg·L-1,对照林分(5.923 mg·L-1)>高氮处理(5.322 mg·L-1);NH4+-N年平均浓度为0.285 mg·L-1,对照(0.273 mg·L-1)<高氮处理(0.297 mg·L-1);NO3--N年平均浓度为0.509 mg·L-1,对照(0.523 mg·L-1)>高氮处理(0.494 mg·L-1);DON年平均浓度为0.691 mg·L-1,对照(0.665 mg·L-1)<高氮处理(0.716 mg·L-1)。降雨经过林冠层后,TOC、NH4+-N、NO3--N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但DON的含量有所下降;短期的模拟氮沉降对穿透雨可溶性碳和氮没有显著影响。大气降雨中TOC、NH4+-N、NO3--N、DON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主要受控于降雨强度、降雨量,穿透雨的变化可能和树木的生理需求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安乡县虎湖家庭农场2016~2020年5年经营水稻面积154.33hm2,获纯利润116.8万元,折合每667m2获纯利润504.54元,每年获纯利润23.36万元。2020年开展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为30.67hm2,服务方式为代耕整、代购种育秧、代抛秧或机插、代施肥、代喷药、代收割、包销售,服务区每667m2增加收入497元,家庭农场每667m2获利润87元。家庭农场2021年早稻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为114.67hm2。虎湖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为:虚心学习,掌握本领;选准产业,持之以恒;适度规模,防范风险;脚踏实地,自主创业;多种经营,挖潜增效;科学管理,注重实效;诚信经营,以德兴业。  相似文献   

6.
以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泰优058为材料,研究了2个播期、3种插植密度、2种种植规格和2种土壤类型处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泰优058在高产插植期内,插植越早越好,并提倡大小行插植;水稻品种泰优058生产上应推广合理密植技术,油菜茬宽行(等行)窄株(9-10)×5寸插植,插植密度18~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小麦茬宽行(等行)窄株9×5寸插植,插植密度19.5万穴/hm2;大小行采取(10+6)×5寸、(12+6)×5的株行距,插植密度19.5-22.5万穴/hm2;随着插植时间的推迟,插植密度应有所增加,但最高不能超过22.5万穴/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合在盱眙县推广的小麦品种,特选择了14个品种进行示范展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各示范小麦品种的全生育期为200~205d,最大差异为5d;基本苗在337.5万~397.5万/hm2、高峰苗在966.9万~1278.0万/hm2、成穗率在47.5%~64.7%;产量超过8200㎏/hm2的品种有农麦88、农麦165、淮麦20、烟农999、淮麦40等5个,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的田间发病程度均表现为轻。因此,建议盱眙地区推广种植上述5个高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18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33),研究了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鄂马铃薯18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是马铃薯产量、株高、单株块茎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种植密度、底肥、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追肥>底肥。9个处理组合中A3B3C1(密度60000株/hm2,底肥750kg/hm2,追肥150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为33390.00kg/hm2,分析发现A3B2C1处理组合(密度60000株/hm2,底肥600kg/hm2,追肥150kg/hm2)可获得最高产量,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9.
氮素形态对烤烟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1993~1997年在云南不同自然条件下进行不同比例的硝态氮、铵态氮试验。试验分5个处理:NO3--N100%,NO3--N75%+NH4+-N25%,NO3--N50%+NH4+-N50%,NO3--N25%+NH4+-N75%,NH4+-N100%.试验结果表明NO3--50%+NH4+-N50%的配比适合云南的气候和土壤。此配比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烟叶含钾量均显着优于其它配比。本试验系统研究了K+,NH4+,NO3-在土壤中的迁移与根系吸收和在叶片中变化积累的相关规律,揭示了NO3--N50%+NH4+-N50%烟叶香气味最好和含钾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LK91是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选系通11162为母本、通060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6-2017年参加内蒙古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14388.8 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6.3%。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396.5kg/hm2,较对照郑单958增产4.6%。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品质佳等优良性状,于2019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9063号。本文论述了LK91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同等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对设施黄瓜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无土盆栽研究6种不同形态氮肥(100% NH+4-N、50% NO-3-N + 50% NH+4-N、100% NO-3-N、50% NO-3-N + 50% CO(NH2)2、100% CO(NH2)2、50%NH+4-N + 50%CO(NH2)2)对黄瓜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吸收速率、15N转运量及总N的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干质量、果干质量、植株干质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吸收速率以及根、叶、果、植株15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均在50% NO-3-N+50%CO(NH2)2时最大。茎部15N的转运量、总N的积累量在50%NH+4-N+50% CO(NH2)2处理时达到最大。氮素的生理效率和根干质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在100%NH+4-N处理时达到最大值,100%NO-3-N处理时最小;叶片和果部15N转运量和总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根和茎。相关性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50% NO-3-N+50% CO(NH2)2为黄瓜最优氮肥配方,单一氮肥中100%NO-3-N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和对N的吸收,100% NH+4-N最不适合黄瓜,这一结论为设施黄瓜生产中氮肥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 黄芩是我国重要中药材,人工种植模式下杂草防除困难,且目前没有登记的专用除草剂。[目的]筛选出适用于黄芩田防除一年生杂草的除草剂品种或组合。[方法]通过调查黄芩田杂草种类、数量,并针对主要杂草,从13种有代表性的茎叶处理除草剂中筛选出对黄芩安全性好的品种进行防效试验,确定除草效果及用量。[结果]60g/L烟嘧磺隆OD 750ml/hm212%砜嘧磺隆OD 120ml/hm2187.5ml/hm2以及10.8%精喹禾灵EW 450ml/hm2675ml/hm21350ml/hm2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75ml/hm2450ml/hm2900ml/hm2等处理对黄芩安全,鲜重抑制率-1.35%--17.96%;480g/L灭草松AS等其它药剂、处理的黄芩植株全部或多数枯死、植株弱小发黄,对黄芩不安全。12%砜嘧磺隆OD 120ml/hm2187.5ml/hm2240ml/hm2375ml/hm2处理药后30天对黄芩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总体株防效为84.08%-90.55%,鲜重防效为89.30%-95.38%;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总体株防效为54.90%-73.20%,鲜重防效为60.16%-78.52%。10.8%精喹禾灵EW 450ml/hm2675ml/hm2处理对黄芩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0.20%-95.42%,鲜重防效为93.19%-97.00。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75ml/hm2450ml/hm2处理对黄芩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为95.42%-99.35%,鲜重防效为97.23%-99.54%。[结论]可以使用12%砜嘧磺隆OD 120-187.5ml/hm2防除黄芩田以反枝苋、马齿苋、牛筋草等为主的一年生杂草,对黄芩安全。禾本科杂草群体较大时,加入10.8%精喹禾灵EW 450-675ml/hm2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375-450ml/hm2,以增加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组合)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对选用的 14 份供试材料,分别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抗寒性、抗倒伏性、经济性状、株型性状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表现好的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为希望988(产量3554.96 kg/hm2)、18JD003(产量3395.97 kg/hm2)、云油杂30号(产量3234.47kg/hm2)、渝油55(产量3216.97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高产、早熟、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特点,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形态氮素对龙葵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对龙葵(Solanum nigrum)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 研究了外源添加不同形态氮素(NO3--N[NaNO3]、NH4+-N[(NH4)2SO4]和NH4+-N+NO3--N [NH4NO3]),对40 mg·kg-1 Cd胁迫下龙葵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40 mg·kg-1 Cd显着抑制了龙葵的生长;外源添加一定浓度的不同形态氮素可显着缓解龙葵的Cd胁迫:NH4+-N对龙葵地上部生物量的增产效果优于NO3--N和NH4+-N+NO3--N;不同浓度NO3--N的施加显着降低叶片CAT和POD活性, 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随着添加NH4+-N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 POD活性逐渐上升, SOD活性逐渐下降;叶片CAT与SOD活性随着NH4+-N+NO3--N添加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至稳定, 而POD活性则先升后降;叶片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2O2和MDA含量显着低于对照;NH4+-N和NH4+-N+NO3--N处理下的GR活性降低, 添加NO3--N的则先上升后下降。AsA含量和APX活性则较无外源氮素处理的龙葵升高, 较低浓度的NO3--N处理下GSH含量呈现随其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的趋势。NH4+-N对龙葵镉毒害的缓解效应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水肥耦合对羊草产量、品质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羊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量处理,设900,1 800,2 700 m3/hm2 3个梯度,在羊草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为总灌水量的1/2;副区为肥料处理,设N-P2O5-K2O 为0-0-0 kg/hm2(F1),75-60-45 kg/hm2(F2),150-120-90 kg/hm2(F3),225-180-135 kg/hm2(F4) 4个梯度,F2~F4处理N-P2O5-K2O的比例均为5∶4∶3,肥料在返青期随灌水一次性撒施。在羊草种子成熟时,测定穗长、穗宽、小穗数、小花数、种子产量和千粒质量,统计分蘖数和生殖枝数,计算抽穗率;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干草营养成分;分别计算种子和干草的灌溉水利用率(i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FP);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空间分析法得出最优水肥用量。【结果】灌水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干草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种子和干草的PFP和iWUE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量对羊草干草产量、种子和干草的PFP、干草iWUE、粗蛋白(CP)和RFV均有极显著影响;水肥耦合效应对羊草干草产量、干草iWUE、干草和种子的PFP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羊草种子产量最高;灌水量为1 8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CP和RFV)最高。【结论】在宁夏干旱风沙区,羊草种植以种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时,灌水量为855~9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以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为目的时,灌水量为1 710~1 8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盐池县干旱半干旱、中低肥力条件下30000株/hm2、37500株/hm2、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6个马铃薯栽培密度的田间试验观测,分析了不同密度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水平与经济效果的差异,种植密度30000株/hm2,无论是农艺性状、生物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好于其他几个处理,初步认为当地马铃薯栽培密度以30000株/hm2~375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 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 ± 33.19)和(116.61±35.36) 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 < 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42-、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c(NO3-)/c(SO42-)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42-)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探明基质槽培番茄高产优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及配比。【方法】在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条件下,以番茄品种吉诺比利为试材,采用氮磷钾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共计20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然后以氮、磷、钾肥施用量的编码值为自变量,番茄的产量与品质综合评分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到氮、磷、钾肥与番茄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氮、磷、钾肥进行主效因子、单因子以及互作效应分析,最终确定了番茄高产优质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结果】建立了氮、磷、钾肥施用量编码值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之间的回归模型,经F检验可知回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主效因子分析结果显示,3种肥料因子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均以氮肥最大,钾肥次之,磷肥较小,表明氮是影响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品质综合评分均先增加后降低。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氮磷、磷钾、氮钾之间的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利用模型决策分析表明,戈壁日光温室秋冬茬基质槽培番茄目标产量大于80 000 kg/hm2时的施肥方案为:N 284~367 kg/hm2,P2O5 173~228 kg/hm2,K2O 437~566 kg/hm2;番茄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11~407 kg/hm2,P2O5 221~291 kg/hm2,K2O 454~592 kg/hm2。【结论】戈壁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槽培番茄产量大于80 000 kg/hm2、品质综合评分超85分的施肥方案为:N 311~367 kg/hm2,P2O5 221~228 kg/hm2,K2O 454~566 kg/hm2,适宜的 N、P2O5、K2O施用量之比约为1∶0.66∶1.50。  相似文献   

19.
在盘锦地区以当年茉莉王葡萄枝条为硬枝扦插,采用5种不同浓度生根粉(0、50、100、150、200mg.L-1)为试验材料, 结合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泡对茉莉王葡萄进行硬枝扦插试验。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泡效果依次为:150 mg.L-1生根粉浸泡>200 mg.L-1生根粉浸泡 >100 mg.L-1生根粉浸泡>50 mg.L-1生根粉浸泡>0 mg.L-1生根粉浸泡。 从发芽率、成熟节位、生长根数、扦插枝条成活率、平均根长上, 150 mg.L-1生根粉浸泡处理效果最好, 没有生根粉浸药的处理效果最差, 结果表明150 mg.L-1生根粉浸药是有效的茉莉王葡萄硬枝扦插育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金属离子改性生物炭对黑土氮素吸附和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在450 ℃煅烧1.5 h条件下制备生物炭(BC),分别用KCl、ZnCl2、FeCl3溶液对其进行金属离子负载改性(分别命名为K-BC、Zn-BC和Fe-BC),并进行表征分析和氮素吸附试验,筛选出最佳改性生物炭;然后在黑土中添加质量分数0.3%的最佳改性生物炭(TB),以黑土作为对照(CK),探究这2个吸附体系的氮素吸附和迁移特性。【结果】Fe-BC对NO-3N和NH+4-N的吸附量分别为24 632.79和5 253.68 mg/kg,确定Fe-BC为最佳金属离子改性生物炭。Fe-BC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较BC提升了9.35和6.67倍。CK和TB在pH为3时对NO-3-N的吸附量最大,CK在pH为9时对NH+4-N的吸附量最大,TB在pH为5时对NH+4-N的吸附量最大。相较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方程均能更好地描述CK、TB对NO-3-N和NH+4-N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相较于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均能更好地描述CK、TB对NO-3-N和NH+4-N的吸附等温线;CK、TB对NO-3-N的吸附反应是自发、放热且无序的,对NH+4-N的吸附反应是自发、吸热且无序的。在氮素迁移试验中,TB对NO-3-N和NH+4-N的累积淋失量分别比CK减少53.19%和30.54%。【结论】黑土中添加Fe-BC可以有效增加对NO-3-N和NH+4-N的吸附量,降低黑土中NO-3-N和NH+4-N的淋失量,从而有效减少黑土中氮素的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