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业考古》2021,(3):31-37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延续了先秦秦汉的传统。水稻种植得到官府的重视,在黄河及其支流两岸,通过兴修水工程形成了种植水稻的便利条件,成为曹魏西晋时期农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标志。北魏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后,虽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魏晋时期的水平。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在理论上对水稻种植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短季棉麦后直播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德邡 《农技服务》2010,27(7):832-833
从播种、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及吐絮收获期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短季棉麦后直播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强 《农技服务》2011,28(5):596-597
介绍了短季棉的生物学特性、播种技术以及管理方式,为短季棉的合理播种以及增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对农业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先导性作用,在古代农业社会发展中居重要作用。隋唐时期气候呈现出冷暖交替的波动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的历史考察,归纳了其特征,并运用代用气候材料,初步分析气候变化对隋唐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旨在对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干旱化趋势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6.
如今好多棉农的种植方式由原先的一年一季棉花种植变成了现在的一年一季小麦和一季棉花。种植方式的改变不仅解决了粮棉争地问题并且增加了收入。现将种植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短季棉复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抢时早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短季棉复播技术,以期为短季棉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5年在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对中棉所50进行不同密度(6.75万~12.00万株/hm2)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籽棉平均产量为4477.5 kg/hm2,8.25万~90.0万株/hm2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籽棉和皮棉产量都是最高,籽棉产量均在4 950 kg/hm2以上,为棉花机械化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1954 ̄1989年江陵县气象资料,探讨了江汉平原种植短季棉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短季棉从播种至拔约有140-160d,生长期较长,最佳温光时期与最佳开花结铃期同步,可以种植陆地棉中早熟品种和早熟品种,并与春棉同样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变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和人文2个因素具体分析了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变迁的成因,并指出了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来开发和利用黄河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正>大蒜在中国种植面积约26万公顷,年产量约为200万吨。黄河中下游,气候温和适合大蒜生长。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河南,江苏,湖北等省份。在我们聊城地区主要种植在沙镇,堂邑两个乡镇,为了更好地加强大蒜产业的发展,广大农民朋友优化种植结构,增加收入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关于适合当地种植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在江苏沿海地区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45000、60000、75000株/hm2)和施氮量(112.5、225.0、337.5 kg/hm2)对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株生育期会略推迟,单株干物重和单位面积干物重均会增加;在同一施氮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棉株生育期会略提早,单株干物重会减少,单位面积干物重却增加;处理组合施氮量225.0 kg/hm2、种植密度6万株/hm2最有利于籽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是不可逆转的,同时粮食和原棉需求同步增长造成粮棉争地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培育超早熟短季棉新类型,在黄河流域发展麦棉两熟“双直播”种植模式,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增加原棉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量化黄河中下游五省区(山西省、内蒙古、山东省、河南省和陕西省)基于消费的水足迹的规模和结构以及与省级的虚拟水贸易,通过近远程视角分析黄河中下游五省区依靠内外部水资源的程度,并通过实例分析虚拟水贸易的空间流动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五省区各部门的用水系数差别较大,其中内蒙古的农业用水系数最高,均高于700 m3/万元;黄河中下游五省区近远程水足迹之比为99∶1,即对内部水资源依赖性较强,对外部水资源依赖性较弱,近程水资源极大地促进了黄河中下游发展;黄河中下游的水足迹与距离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距离越大,水足迹流动量越小。五省区的水足迹分别距流出地3.21、68.42、75.18、77.32、19.53 km,其中山西的水足迹距离流出地的平均距离最短,河南的水足迹距离流出地的平均距离最长;在虚拟水近远程贸易中,黄河中下游是虚拟水净流入区,有3 976.6万m3的虚拟水净流入量;山西省和陕西省是虚拟水净流入区,内蒙古、山东和河南三省区是虚拟水净流出区。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黄河中下游五省区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短季棉超早3号大蒜茬种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我们在永年县菜区试验、示范了1400亩大蒜复播短季棉超早3号,经过二年的积极探索与努力,超早3号平均亩产215公斤。大蒜复播超早3号短季棉与我县菜区习惯模式大蒜一玉米复种相比,有以下优点:1、投入相当:晚春播地温高,无需盖膜;由于播种晚,躲过一代棉铃虫防治,轮作倒茬病害轻;大蒜茬种短季棉整个生育期基本无需施肥。成本与种夏玉米相当。2、高产、稳产、效益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土地可持续发展演变规律,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黄河中下游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得分由0.371提升至0.735;2)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较快;3)土地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呈动态变化,地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其主要障碍因素。因此,生态环境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制约作用仍相对较高,未来应重点关注以实现黄河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特征特性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于春播棉花,适于晚春播或夏季直播的棉花品种。这种棉花品种特点是植株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抗旱性强。超早熟的棉花新品种科欣3号(夏直3号)生育期为100~110d,该品种株形紧凑,果枝类型为零式果枝,即棉铃直接着生在棉株的茎上,因而形成该品种在田间种植时通风透光好,所以适于密植,同时这  相似文献   

19.
2013年阜阳市短季棉中棉50种植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肥600 kg/hm2作基肥条播的条件下,阜阳市中棉50产量以种植密度为15.00万株/hm2配合98%甲哌鎓4次化控为最佳,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0.
<正>1播种时间晚春播在5月15~20日,夏直播6月1~10日,不晚于6月12日。品种可选夏直3号。2播种方式用玉米播种机独腿耧播种,或采用45厘米等行距人工点播种植,每亩用种2公斤。播深1~1.5厘米。播后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