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程控遥测记录装置,采用单片微型计算机系统,对放牧绵羊牧食行为的六项主要指标:采食时间、采食咀嚼次数、采食顿数、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和反刍周期数进行程控遥测和记录。具有采集指标多、数据误差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放牧138d)对绵羊的牧食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食时间,提高采食速率、每步采食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放牧率1.33羊/hm2比2.67羊/hm2更适宜于当地退化草场的放牧标准  相似文献   

3.
放牧绵羊行为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诗平 《草业学报》1997,6(1):10-17
于1993年6月8-9日,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生态研究站,以5岁阉割绵羊在不同放牧率下的牧食行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率1.33和2.67羊/hm^2对绵羊的牧食物行为有明显地影响;(1)放牧率较低时,能明显缩短采集时间,提高采食时间,提高采集速率,每小采集口数和每口采食量及日采食量;(2)明显延长反刍时间,增加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才数,对其它牧食行为影响不大。结果表明,在春末夏初  相似文献   

4.
在较低放牧率和限牧时间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对绵羊牧食行为的影响有:(1)当放牧时间缩短时,绵羊通过缩短反刍行为的时间而保持采食时间的相对稳定,并通过调整各采参数数以保持进食速率和日采食量的相对稳定,对饮水行为影响不大;(2)9月份反刍周期数和总反刍食团数量少,反刍时间最短;6月份每个食团咀嚼次数最少,咀嚼时间最短;(3)7月份排尿次数量多,每次排尿时间最长;9月份居中;6月份量少。排粪行淡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5.
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对山羊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南方人工草地上,对云岭黑山羊在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的牧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压指数较小时,能减少采食时间和采食时行进步数,明显增加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口食量、日采食量、反刍时间,对其他牧食行为影响不大;9月份采食口数、行进步数最少,口食量、日采食量最大,6月份每步吃草口数明显小于其他月份。7,8,9月份采食速度相差不大,小于10月份采食速度;10月份反刍时间、每个食团咀嚼时间最长,反刍咀嚼速度、逆呕时间间隔在不同月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放牧绵羊牧食习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采用跟群放牧全日制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下绵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绵羊的采集时间增加,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时间较季节连牧短,反刍卧息时间和游走时间增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绵羊采食量下降,放牧强度相同时,划区轮牧绵羊的采食量较季节连牧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同品种绵羊在不同放牧环境下的牧食行为差异,在典型草原区沙质草地和高平原草地两种放牧环境下,对四品种双杂交杂种绵羊的牧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放牧环境下绵羊的采食时间和游走时间占放牧时间的80%左右,放牧环境对采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绵羊在沙质草地采食和游走时间占总放牧时间的66.54%和15.63%,在高平原草地为77.49%和7.79%.不同放牧环境下卧息、站立等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夏季(7、8月份)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上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下西门塔尔牛牧食习性,研究了西门塔尔牛的采食、反刍、卧息、、站立、游走和排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西门塔尔牛采食行为、反刍行为有明显影响,放牧强度低时能明显降低采食时间,延长反刍时问·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牛的站立时间减少,而对卧息、游走和排泄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十年来放牧强度对绵羊放牧行为、采食植物组成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得出结论:①绵羊的个体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线形负相关,而公顷增重与放牧率之间呈正相关。②绵羊的采食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③放牧强度对母羊繁殖性能各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④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绵羊的采食时间增加,游走、反刍卧息时间减少;每百口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减少,而采食速度增加。⑤放牧绵羊的嗜食性是相对的。⑥轻牧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但是产肉量低,总的经济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加工条件下的针茅草颗粒的质量主要受粉碎粒度、颗粒直径、原料含水量等因素影响,通过L4(23)正交试验,形成四组加工处理条件,对不同加工条件下绵羊的牧食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料含水量对绵羊的牧食没有影响,粉碎粒度和颗粒直径对绵羊的牧食行为影响较显著。粉碎粒度为6mm的草颗粒的采食率、昼夜反刍时间、反刍周期显著高于粉碎粒度为8mm的草颗粒(P0.05),而休息时间和游走时间显著低于粉碎粒度为8mm的草颗粒(P0.05);粉碎粒度6mm、颗粒直径6mm的草颗粒的昼夜反刍食团数显著高于粉碎粒度8mm、颗粒直径8mm的草颗粒(P0.05)。综上所述,针茅典型草原牧草在粉碎粒度为6mm、颗粒直径为6mm条件下加工成草颗粒,绵羊的采食率最高,反刍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1.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对绵羊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于2006-2007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王府一队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不同裁畜率水平下的绵羊牧食行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载畜率对绵羊采食行为、反刍行为有明显影响,载畜率低时能明显降低采食时间,延长反刍时间,而对其他保养及排泄行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研究了小尾寒羊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昼夜行为活动以卧息时间最长,其次为发刍和采食时间。昼夜采食时间为292.1min;昼夜反刍时间为367.1min,夜间的反刍周期数、反刍食团数、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和时间均多于白天。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春季在内蒙古乌盟察右前旗测定了二郎山白山羊的牧食行为,包括昼夜行为活动节律,采食和饮水、反刍、排泄行为等。测定结果表明:二郎山白山羊的适应性较强,昼夜行为活动以卧息时间最长,其次为采食和反刍时间。采食量亩136公斤干草。昼夜反刍时间为276.22分,反刍周期数为19.50个,重天食团数为255个,每个食团咀嚼的平均次数和时间分别为46.83次和40.34秒,夜间的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时间均多于白天,昼夜排粪次数为6.17次,排粪量0.80公斤,排尿次数为5.17次。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冬季在内蒙古科左后旗的天然草场上,采用跟群放牧全日观察法,定量研究了科尔沁牛牧食行为.结果表明,科尔沁牛的平均采食时间为302.2±26.6 min,反刍时间为13.5±22.4 min,卧息时间为21.6±27.8 min,站立时间为14.1±9.5 min,游走时间为78.2±26.6 min.平均采食速度为47.9±15.7口/分钟,平均采食量为5.31千克/头·天.日反刍周期出现于午休时间,反刍行为主要在夜间进行,夜间的反刍时间、反刍周期数和反刍总食团数均增加.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采用跟群放牧全日制观察法,研究了3个不同品种绵羊的牧食行为。结果表明,蒙古羊、德国肉用美利奴和双杂交绵羊的采食时间和游走时间差异显著(p<0.05),而站立时间和反刍卧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3个不同品种绵羊对较柔软的(隐子草)和细嫩多汁的(灰绿藜)牧草适口性好,而对粗糙的牧草(针茅)采食较差。3个不同品种绵羊的单口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采食速度、采食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松嫩天然羊草草地放牧绒山羊牧食行为的特点,试验选取6只2.5岁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母羊各3只)做好标记后置于松嫩天然羊草草地随群放牧,分别于春季(6月份)、夏季(8月份)观察放牧山羊的行为节律、牧食行为。结果表明:春、夏两季山羊用于采食时间最长,占总放牧时间的68.0%~77.0%,站立、游走与卧息反刍时间分别占总放牧时间的14.6%~20.3%和7.0%~11.7%;夏季山羊采食时间、采食速度均低于春季(P<0.05),而卧息、反刍和站立、游走时间则恰好相反(P<0.05);干物质日采食量(DMI)和每口采食量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P<0.05)。春季山羊主要采食苣荬菜、冷蒿、芦苇和马莲,夏季则主要以苣荬菜、虎尾草、水稗、碱蓬、黄蒿和苍耳为食。两个季节,放牧山羊均有3个进食高峰,分别发生在早晨出牧后约0.5 h、下午出牧后约0.5 h和归牧前2 h左右,上午采食量低于下午。未发现山羊扒食草根的现象,但在卧息、反刍前有扒草、扒土整理休息地的习性。性别对山羊的牧食行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南方人工草地上,采用跟踪观察法和齐地刈割法,研究了不同月龄贵州黑山羊的牧食行为和放牧前后牧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月龄和15月龄山羊在牧食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3月龄山羊的采食时间和游走站立时间均较15月龄的长(P<0.05),反刍卧息时间比15月龄的短(P<0.01),两种月龄的山羊不同放牧时间段的采食规律也不一样;3月龄羊放牧后各牧草品种的地上生物量与15月龄羊放牧后地上生物量存在差异,与3月龄贵州黑山羊放牧后的草地相比,15月龄羊放牧后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两种月龄的山羊都喜欢选择采食鸭茅和多年生黑麦草,而较不喜食白三叶;山羊的牧食行为对人工草地牧草群落地上生物量变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雷州山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的连续观测表明,雷州山羊昼夜采食时间为415.37±26.81 min,放牧平均采食速度35.34±3.52 口/min,游走时间15.65±7.32 min;每日饮水3次,每次饮水量0.83±0.31 kg;昼夜反刍时间375.7±21.73 min,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0.911,昼夜反刍周期数9.01±0.38,反刍周期持续时间42.19±6.74 min,每个食团咀嚼时间50.29±8.42s,反刍咀嚼速度1.35±0.15次/s,夜间反刍时间占昼夜总反刍时间的75.66%;昼夜排粪排尿次数分别为8.67±1.37和6.88±1.04,且白昼显著多于夜间(P<0.05).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9月在中科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试验地,采用跟群放牧观察法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下蒙古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蒙古羊采食时间增大,反刍、休息和行走时间减少。6种放牧强度下蒙古羊的各个行为所占时间之间的关系为:采食>反刍>休息>行走>饮水、舔盐砖时间,蒙古羊的采食与饮水、舔盐砖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反刍、休息和行走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7、8、9月3个放牧时期,蒙古羊的采食、反刍、饮水、舔盐砖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休息和行走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放牧强度为4.5只羊/ha的连续性放牧和划区轮牧放制度下,蒙古羊的采食和饮水、舔盐砖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反刍、休息、行走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绵羊牧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群落斑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群落结构、绵羊的牧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群落斑块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轮牧处理群落斑块结构优于自由放牧处理;从绵羊食谱构成来看,轮牧处理牧草品质明显优于自由放牧处理;家畜采食路线轮牧处理较自由处理短;影响绵羊采食行为的因素主要是草地空间异质性,采食频率这个指标对草场的植物种类组成较为敏感,可以用来较好地反映绵羊采食行为特征与草场空间异质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