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杨树栽培技术 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根据黑杨派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米见方,大苗苗高3.5米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厘米。  相似文献   

2.
<正>一、杨树栽培技术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根据黑杨派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米见方,大苗苗高3.5米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厘米。2、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说是:先埋1/5深(20厘  相似文献   

3.
一、杨树栽培技术 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根据黑杨派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米见方,大苗苗高3.5米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厘米.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中部地区杨树与沙棘混交造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沙棘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有固氮肥地的作用,能促进生长。但是,在干旱的内蒙古中部地区,混交的沙棘应控制其根蘖苗的数量,使每株沙棘占有1.0-2.0m2的营养面积为宜。如果密度过大,不仅与杨树争夺水分,其固氮作用也受到影响,将减弱对杨树生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建华 《农家致富》2005,(12):35-35
夏季繁育的杨树苗木,经春季移栽.培育大规格壮苗,其经济效益是插苗的3~5倍,生长量提早约1个半月。且简单易管,不争农时,节约材料.成本低,实为培育杨树大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树的植根苗造林是杨树生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杨树植根苗造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蚀。病虫害的存在会对杨树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降低杨树的存活率。本文主要对杨树植根苗造林中的套袋防虫技术进行探讨,对杨树植根苗造林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套袋防虫技术在杨树植根苗造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金娜 《河南农业》2009,(10):48-48
一、整地挖穴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杨树根系发育,增强抗旱、抗风能力.有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造林密度在造林前进行细致地深翻整地能使低产的林地转变为丰产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根据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高杨树栽培质量以及成材率,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选择合适的土壤条件,选择优质树苗(大苗和壮苗)完成造林,提高杨树的管理水平,以及多方面为杨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加强病虫害防治。1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在落叶阔叶林中杨树属于快速生长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选择地势平坦、土壤层肥沃、光照条件充足、气候温暖、具有良好排灌条件的地方种植。杨树造林应当在沟谷地区和平原地区,对杨树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9.
速生杨生长快,易成材,见效快,效益好,一般8~10年即可采伐.速生杨的栽后管理对促进其生长成材非常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速生杨丰产栽培技术. 1良种壮苗 杨树繁殖容易,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即扦插育苗的方法,把一年生杨树枝条或苗木截成20cm长,用50mg/kg的2号ABT生根粉药液浸插条下部1h,按株行距40cmx50cm插在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排灌水良好的苗床上,苗木成活率可达95%以上,经过中耕松土、除草、棚巴、治虫等措施,一年生苗高达3m以上,地茎3cm以上. 杨树育苗必须做到选好圃地,实行轮作,精选插条,保优复壮,稀插育大苗等技术,这是关系到杨树速生丰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凡苗干弯曲、断梢或因后期疯长、梢部木质化程度差、根系不齐,以及老苗等,不要选作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林区最近几年来栽培了较大面积的杨树人工林,这些人工林苗木栽植的深度有一部分采用“三大一深”(即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的技术措施。国内不少的从事杨树栽培工作者认为深栽是杨树造林的一项比较重大的技术改革。它是关系到林地生产力高低的大问题。在国外杨树造林苗木栽植的深度,一般是0.7—0.8n,少数干  相似文献   

11.
一、整地挖穴 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杨树根系发育,增强抗旱、抗风能力,有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  相似文献   

12.
大栊双行杨树育苗单位面积Ⅰ级苗出苗率比传统育苗提高100%。文章介绍了“大垅双行、黑地膜覆盖”的杨树育苗技术。主要从整地、采条冬贮、切穗及处理、扦插、苗期管理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杨树良种壮苗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1.整地杨树速生丰产栽培,宜采用"三大一深"栽植技术,即要大苗、大穴、大株行距和深栽。这样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杨树根系发育,增强抗旱、抗风能力,有利于培育圆满通直的无节良材。造林密度在造林前进行细致地深翻整地能使低产的林地转变为丰产林。深翻整地能降低土壤的紧实度,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杨树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利用。根据造林密度,在定植点上挖80cm×80cm×80cm以上的大穴。  相似文献   

14.
硬枝扦插繁殖是杨树培育大苗的基本方法,此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活率高,培育出的苗木品质优良,特别是对于难于生根的杨树品种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我地区多年来采用此方法育苗的生产实践,现将杨树硬枝扦插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灵璧县杨树育苗、造林的数量占林业育苗、造林数量的98%以上。由于种植范围广、面积大、数量多,有限的林业科技推广力量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要求,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且不稳定。生产中需要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1杨树造林苗木成活率低的原因1.1自然因素1.1.1阴雨天气过多,苗  相似文献   

16.
在前期对四川乡土杨树资源考查、优树选择和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了四川乡土杨树优树无性系培育与苗期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1年生扦插苗的生长量差异很大,杂交杨Ⅰ无性系CN0727、CN0728、CN0729、滇杨、西南杨、光果西南杨、三脉青杨长势好,生长量大,是选育适宜四川低海拔地区栽培杨树良种的优良种质,从中直接选育良种的可能性较大;贡嘎杨是一类珍稀的优良杨树种质资源,直接选育用于园林绿化使用的良种可能性较大。而其他的杨树无形性系长势弱,对四川低山海拔地区自然生态条件适应性较差,直接利用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因此,适地适树、培养壮苗健苗和保证造林后及时返苗成活是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树种,划定主要造林杨树种的抗病适生区和杨树主要栽植区溃疡病发生的危险等级( 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 ,采用主要包括在造林中尽量减少水分损失,施用防病促生剂、诱导剂,根据造林地生态条件及经营强度分别采用带干、去梢、修侧枝及截干几种不同的造林方法等各种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性.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病虫监测.  相似文献   

18.
离体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对银灰杨和84K杨试管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2种杨树间的抗镉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50 μmol·L-1)的镉胁迫能够促进2种杨树试管苗的生长,高浓度(200 μmol·L-1)的镉胁迫则抑制植株的生长;随着镉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2种杨树试管苗的SOD酶和CAT酶活性都是先升高后下降;POD酶活性则逐渐增加。与银灰杨相比,84K杨在镉胁迫下的生长综合指标以及酶活性变化值都较低。银灰杨较84K杨有较高的抗镉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杨阳  张艳丽  王情  续晨  蔡小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74-8875
[目的]研究Na^+/H^+逆向转运蛋白AtNHXl基因对杨树的转化。[方法]以杨树南林895杨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构建cre/lox植物表达载体,并对3株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较适合的转化条件为: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上经过2d预培养后于0D600nm值为0.3~0.4的菌液中浸泡7min,卡那抗性绿苗率可达43.9%;PCR分子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结论]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杨树的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常见病害 1.溃疡病溃疡病是意杨树常见的而且也是主要的一种病害.此病害主要是对幼小意杨树危害较大.常常发生于主干或大枝.只有很少时候会发生在较小的树枝上。此种病害的初期是先在枝干的皮孔边缘形成1厘米左右大的圆形水泡.然后再慢慢地向四周扩展,形成不规则的形状.而且泡内还有褐色的粘液。在大泡破裂后会留下疤痕,后期会呈下陷干裂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