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植棉效益,近年来在湖北省进行了大量的机采棉田间试验和示范,形成了一套麦(油)棉两熟的机采棉栽培技术。介绍了4种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适用于麦(油)棉两熟的机采棉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机械在棉花种植与管理中不断应用,尤其是移栽机的研发,为棉花种植提供一种新的模式。这就是利用棉花移栽机,为早熟棉通过基质育苗,在麦(油)收获后,进行裸苗移栽。通过两年的麦(油)后裸苗移栽试验、示范和完善,为山西省南部棉区麦(油)后早熟棉高产优质种植提供一套简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淮北棉区麦(油)棉两熟栽培的现状,分析了两熟栽培的正负效应及淮北棉区生态条件,阐述了麦套春棉和夏棉两熟栽培的配套技术。指出了今后发展麦(油)棉两熟必须坚持粮棉双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试验示范结果为依据,明确了麦(油)后早熟棉直播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及实现该产量结构的生育和农艺指标,提出了高产栽培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条件和各生育期的关键技术措施,集成了麦(油)后早熟棉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供长江流域下游棉区参照。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粮、棉、油争地矛盾,促进粮、棉、油增产、增收,我们在1951年初试棉麦两熟成功,1958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76-1982年继续进行麦茬棉(以下简称夏棉)与棉荐小麦两熟连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根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现归纳如下:一、棉、麦连作两熟制的条件1.棉、麦早熟良种配套:棉花改春棉为夏棉,生产过程缩短70天左右,冬小麦播期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田化学除草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我国棉田杂草的发生、分布和危害,阐述了药剂鉴选、复配及安全性诸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同时对育苗、地膜棉、直播棉、麦棉间套和麦(油)后棉田的化学除草技术做了介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湖北省油后棉的调查研究,剖析了油后棉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减产技术成因,提出了油 后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北省油后棉生产的调查研究,剖析了油后棉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减产技术成因;并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构建了油后棉保优丰产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制订了技术规程,规范了油后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有利于棉花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面积大,社会效益显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我省实行棉麦套种的棉田,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75%左右.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棉麦套种经验,棉麦产量不断增长.但是,随着生产形势的发展,要求粮棉产量持续跃进,棉麦套种在生产上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棉麦套种的棉花,出苗后与三麦共生期约20天(大元麦茬)到35天(小麦茬),棉苗受麦株荫蔽,  相似文献   

10.
标杂A1棉田高效益多熟种植制度,指在麦(油)棉两熟套作和麦(油)后移栽或直播棉花以外,标杂A1棉田实行棉花与蔬菜、瓜类及其他经济作物间套作,以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多熟制种植方式。我国各地棉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结合当地生态条件、水肥条件、主要作物种类、耕作栽培习惯,创造了  相似文献   

11.
望江县是一个以生产棉粮油为主的农业大县。近 10年来 ,夏季大小洪涝灾害平均 2年一遇 ,农业生产损失巨大 ,加之近年大宗农产品收购价格下调 ,种植传统的棉粮油作物效益下降。沿江棉区新农村针对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调整种植结构 :棉地实行间作套种 ;压缩棉花面积 ,扩种玉米、豆类、蔬菜 ,科学安排茬口 ,规避夏季水灾 ;改低洼棉地种植莲藕 ,能有效地抗灾避灾增效。根据新农村的实践 ,笔者认为 :望江洲圩易灾区种植业结构调整 ,一要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科学安排茬口 ,以抗灾避灾 ;二要扩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三要依靠科技提高效益 ;四要提供新型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麦后移栽棉主攻伏桃,争早秋桃的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种植棉花用工多、投资大、管理技术复杂、产量不稳定等原因,导致棉花种植面积急速下滑。经过在鄂北棉区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一种全新的栽培模式——麦后移栽棉。该模式有效地稳定了棉花种植面积,并促进了粮棉双增产。在多年试验示范研究中,不仅探索出适合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主攻伏桃、争早秋桃的栽培管理措施,而且还总结出鄂北棉区麦后移栽棉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13.
发展双季稻种植,能够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增产潜力,保障粮食安全。然而,受农业劳动力、劳动成本、种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湖北省双季稻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因此,通过多年的生产试验与示范,总结了适合湖北省双季稻的机械插秧技术,以期为湖北省双季稻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自然环境条件与农作物布局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吉林省的自然环境条件,指出了作物布局的调整原则,即考虑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因地制宜;有利于建立合理作物生态结构;市场需求的原则。将吉林省分为东部稻豆、中草药、山野菜特区,中部玉米带生产区和西部粮油糖产区。并提出各区的作物布局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1983-2013年新疆农作物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新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及其与新疆人口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83-2013年新疆农作物播种面积呈增加趋势,粮食作物面积变化幅度较大,棉花播种面积稳步上升,油料播种面积呈现震荡式变化,蔬菜和果园整体呈增加趋势。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的主体地位逐渐减弱,而经济作物的主体地位逐渐上升。从1990年开始,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1990年自然增长率达到最高点18.60%,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二者的差呈递增趋势。1990-2003年,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相比差值在5%以下,而2003-2013年差值在5%以上。随着新疆总人口的增长,不同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减幅度有所不同,表现为:总农作物棉花油料作物蔬菜作物果园作物粮食作物。虽然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人均棉花播种面积都呈现递增趋势,但粮食作物人均播种面积呈现递减趋势,人口高增长速率将可能增加新疆粮食安全压力。  相似文献   

16.
河北滨海平原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85-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滨海平原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了该区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并对河北滨海平原区未来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1990年-2004年我国棉花生产区域布局变化,测度了棉花主产省区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检验了单位面积棉花种植效益变动与播种面积变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播种面积与滞后一期种棉收益同方向变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湖北、安徽和新疆7省(区)是我国棉花主产省份,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 I)法测度这7个省(区)在3个测度年份均具有种植棉花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南方型杨树引种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0℃积温、温暖指数、年降雨量、极端最低气温、无霜期和年均气温6个气象要素,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湖北省所有县(市、区)与固定样本(潜江)的相似程度,按照加权和数的大小。结合南方型杨树的生态学特性,将湖北省南方型杨树的引种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推荐各区域的适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以甘肃省14个市(州)粮食生产区域为单元尺度,对甘肃省三大类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马铃薯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内部粮食生产变化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地域性差异较大。粮食主产区呈现由西向东、由灌溉区向旱作区转移的态势。小麦播种面积直线递减,粮、经兼用的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上升。甘肃省粮食生产品种类型及区域结构变换更替明显,种植业比较收益高低是决定更替变换的主因。  相似文献   

20.
张晶 《湖北农业科学》2012,(4):848-851,857
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播种面积单产"简称,下同)、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研究,讨论不同情景下山东省各县的粮食产量和人粮关系,向省级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山东省粮食贡献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山东省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我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山东省2020年粮食产量在2 789万t和4 892万t之间,不同的生产经营对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全国均处于耕地高供给能力、高复种指数、高粮作比例、低单产、高消费的背景下,2020年山东省的粮食总产量为4 403万t,占国家粮食总产量的6.79%,在全国31省级单位(港、澳、台除外)中位居第三;与2000年相比,人口可增长量为787万人,在全国31省级单位中居第13位,人口可增长率为8.75%,在全国居第17位;山东省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地位较为重要,生产能力位居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空间有限,提供余粮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