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生物药剂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短期防治效果,于2022年5月在若尔盖县针对重度退化鼠荒地开展了新贝奥、溴敌隆、杀它仗和鼠道难4种药剂的取食率、防治效果比较试验,以期为高原退化草地鼠类种群控制药剂选择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高原鼠兔对4种药剂的短期取食率为鼠道难(100.0%)>杀它仗(98.3%)>新贝奥(77.0%)>溴敌隆(67.4%);(2)药剂灭洞率为溴敌隆(86.0%)>鼠道难(52.9%)>新贝奥(41.0%)>杀它仗(34.8%),溴敌隆短期防治效果最好,鼠道难和新贝奥次之。综合考虑生态安全,草地退化程度和鼠类种群现状,药剂适口性、作用机理及防治效果等因素,针对重度退化草地的应急防控可选用溴敌隆和鼠道难,但在施用溴敌隆药剂时需加强对非靶标哺乳动物的保护;针对中轻度退化草地开展长效常规防控时可选用新贝奥和杀它仗。  相似文献   

2.
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冯凉(四川省营林调查队)由于自然因素影响,人为活动破坏了植被和地表结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若尔盖县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土地继续扩大。为给子孙后代造福,草地资源应持续利用.有效地防沙治沙已成燃眉之...  相似文献   

3.
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成因及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北高寒草地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川西北高寒草地的严重退化正危及着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原生态环境安全.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认为草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干扰(草地开垦、旅游开发和过度放牧等)是川西北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草原鼠虫害频发及草地管理不善等加速了川西北高寒草地的退化.提出了依据草地退化成因,以科技为主导,以草定畜、提高出栏率,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进行草地改良和围栏,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栽培草地建植,同时结合草地合理开发和鼠、虫害综合治理,加强草地监测、人才建设与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恢复举措.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沙地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呼伦贝尔沙地的TM卫片进行解译分析 ,同时利用GIS技术对土地沙漠化 10a来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 ,结果表明沙地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1987年的 5 96 3km2 ,发展到 1997年的 876 3km2 ,10a来增加了 2 80 0km2 ,土地沙漠化总体上处于迅速扩展之中。主要是在丰富沙源和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下 ,人为的过牧、垦殖和滥砍滥伐等不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的结果。呼伦贝尔沙地地处高纬度地区 ,低温、干旱和多风等不利的自然条件不利于沙漠化的逆转 ,特别是厚达 90 0m的沙层 ,为沙漠化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沙地一旦沙漠化后果难以想象 ,治理和恢复的难度相当大。因此 ,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应减轻人类对草原的压力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草地资源 ,迅速治理和恢复草原的生态环境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调查结果表明森林鼠兔害在绥阳县主要危害10年生以下树木。在鼠(兔)害发生严重地区,被害株率达到55%以上,平均被害枯死株率在12%左右,林区鼠口密度35只/hm2、兔口密度60~90只/hm2。用血腥驱避法、无毒仿生剂(溴敌隆杀鼠剂)、捕鼠(兔)夹、鼠(兔)笼、钢丝绳套和索套等物理器械捕杀鼠(兔),能有效防治森林鼠(兔)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生物灭鼠剂世双鼠靶防治高原鼠兔实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近些年来发生在若尔盖县境内的较为严重的一种鼠害,主要以啃食优良牧草,破坏草地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致使草原载畜量下降,草原沙化严重后果,同时也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为此若尔盖县运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鼠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世双鼠靶对防治高原鼠兔效果明显,有效洞口减退率93%,未发现非靶动物和天敌动物中毒死亡现象,药剂适口性试验1d达到90%。  相似文献   

7.
张冬生 《中国林业》2009,(13):50-50
一、林木鼠(兔)种类及危害特点 危害林木的鼠(兔)种类主要有啮齿目的鼢鼠、沙鼠、松鼠、姬鼠、仓鼠类和兔形目的鼠兔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危害种类,有危害树木地下部分的,有危害树木地上部分的,还有危害树木种子和果实的。在危害的时间段上,鼠兔类以冬春季食物匮乏时为主,鼢鼠以夏秋生长季节危害为盛。  相似文献   

8.
在彬县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常用绿化树种侧柏、刺槐为材料,在不同坡向设置单因素对比试验,进行了"深坑栽植鼠兔无害化控制与应用技术"控制和减轻鼠兔危害效果试验,结果为"深坑栽植鼠兔无害化控制与应用技术"可将侧柏幼树受鼠兔的危害率由常规技术的25.2%~25.9%降低到1.4%~3.8%,幼树死亡率由常规技术的18.0%~20.3%降低到0.2%~1.1%;刺槐幼树受鼠兔的危害率由常规技术的25.0%~29.7%降低到1.6%~2.9%,幼树死亡率由常规技术的10.0%~22.7%降低到0.7%~1.6%,在减轻鼠兔对侧柏、刺槐幼树的危害及其引起的死亡方面作用极显著,且不受树种、坡向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达乌尔鼠兔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乌尔鼠兔(Ochtona aurica allas)又名青胎子、鸣声鼠、无尾鼠,属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科(Ochotoidae),在我国东北、山西、陕西、青海、内蒙古、宁夏、西藏、甘肃等省区广泛分布。甘肃省主要分布在定西市、祁连山区、平凉、庆阳、兰州等地。达乌尔鼠兔以植物茎叶为食,主要取食杂草,对林木、农作物、牧草均有危害。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人工林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滥用化学药剂、鼠兔天敌减少等因素,其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一大灾害。  相似文献   

10.
集通铁路主要鼠害综合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集通铁路沿线地处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的干旱、半干旱农牧区交错地带 ,所以 ,除了沙灾、雪灾、水灾以及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正常运营外 ,鼠类的危害也给铁路沿线的治沙绿化防护工程造成危害。因此 ,掌握该铁路沿线主要鼠害类型并进行综合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对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的类型、危害程度和治理技术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玛曲高寒草原风沙危害主要有: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草原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降低、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家畜危害、增加黄河泥沙量等五个方面.针对不同类型沙化草原和危害方式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技术模式,包括流沙治理的“封育+固沙+人工补播”模式,孤立沙丘全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致使我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而草原荒漠化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项。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开采、过度砍伐和过度放牧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重视起草原荒漠化问题,并采取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植被保护和人工种草等相应措施。针对当前我国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原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故道区域土地沙漠化程度的景观尺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淮海平原土地沙漠化扩展形势十分严峻,然而人们对它的发生、发展和存在潜在威胁的认识却远远落后于西北内陆和内蒙古高原沙漠区,这是防治该区沙漠化扩展、蔓延的最大障碍。黄淮海平原上的沙漠化以黄河故道和滦河下游冲积平原最为显著。作者以黄河故道典型区域山东聊城市为例,对该区的荒漠化程度进行景观尺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沙化草地在围栏禁牧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变化特征,研究对象为:未修复沙化草地、围栏禁牧生态恢复时间分别为5年、10年的沙化草地,研究其不同围栏禁牧时间沙化草地0~4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的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围栏禁牧时间的增长,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增加,植被盖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及京津周围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认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林地面积少 ,森林覆盖率低 ,自然灾害严重 ,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是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我区经济发展 ,使农牧民脱贫致富等几个关键问题上论述了这一区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青海高寒地区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化是全球性共同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青海省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青海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地位极其独特而重要,面积越来越多的荒漠化正对这里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不断蔓延的荒漠化不仅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西部大开发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对青海荒漠化现状、危害程度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通榆县土地荒漠化监测数据显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21 197.5 hm2,其中风蚀土地减少了2 061.6 hm2,盐渍化土地减少了19 135.9 hm2。在耕地中,轻度风蚀面积增加了19 796.1 hm2;重度风蚀和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4 681.8 hm2和1 083.1 hm2。应采用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目前,草原退化和沙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沙化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尤其是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研究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途径,并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榆林风沙区牧场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风沙区牧场的防护林能有效地改善草地小气候,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防止草地退化沙化,而且能为家畜提供良好的取食环境,提高家畜的抗灾能力,提高家畜的商品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于荒漠化所作的定义 ,该文首先介绍了中国荒漠化现状 ;其次介绍了中国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包括 :(1)荒漠化气候区划 ;(2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3)中国荒漠化成因类型 ;(4)荒漠化程度分级指标 ,其中包括风蚀、水蚀、土壤次生盐渍化以及草原退化 ;最后 ,从理论及经济可行性观点出发 ,详细讨论并列出了可用于荒漠化评价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