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工去雄法是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的减少以及制种基地病害的加重,江汉平原棉花杂交制种面临着制种质量下降的危险。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且高效的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丁庆永  孙勤辛 《中国棉花》2007,34(10):34-35
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是利用人工将即将开放的花苞中的雄蕊剥掉,再利用人工将其它棉花植株的花粉授到该朵花的柱头上,从而产生杂种优势的制种方法.棉花"人工去雄法"杂交制种,防杂保纯工作非常关键,如果所制的F1代杂交种子的纯度差,其杂种优势将很难发挥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不育系杂交制种的特点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棉种子生产方法。但这种方法制种程序复杂 ,劳动强度大 ,费时费工 ,种子生产成本高 ;此外 ,由于棉花开花期长 ,结铃部位广 ,繁殖系数低 ,导致杂交制种效率低 ,制约了杂交棉的大面积推广。近年来 ,对棉花单、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的利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了一系两用的“二系法”,并已选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应用于生产 ,为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较人工去雄授粉制种减少用工 5 0 % ,降低了制种成本 ,提高了制种效率。另外 ,由于不育系一系两用 ,制…  相似文献   

4.
生产棉花杂交种子的方法很多,有三系法、二系法,化学杀雄、人工制种等,上述方法各有所长,又各有其不完善之处,目前以人工制种和二系法应用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抗虫杂交棉主要是人工去雄杂交种和核不育杂交种。人工去雄制种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种子价格高,实际生产中部分种子企业使用人工去雄F2种子当作F1种子,产量优势大幅度降低.抗虫性和纤维品质整齐度变差.伤害了棉农和棉纺加工企业的利益。利用核不育系制种.制种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去雄.其制种效率比人工去雄法高3倍以上.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新的制种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人工去雄杂交制种在棉花生产上仍占主导地位。随着杂交棉生产的日益扩大.人工杂交制种的规模和难度均在增加,探索高质量、低成本的人工制种技术是杂交棉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几年来在生产基地一线从事棉花制种的经历.摸索出一套提高杂交棉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棉花制种田管理及杂交制种技术曾昭荣,李育强,杨芳奎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常德市415101目前,在棉花“三系”未能配套的情况下,简化人工制种手续,提高制种效率,是杂交棉在生产上推广的关键。几年来,我们在人工杂交制种上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工具去雄,花前强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棉的国家之一。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征特性,一般较常规品种增产15%左右,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杂交棉的制种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人工去雄授粉法、指示性状利用法、化学杀雄法、二系法以及三系法,等等。目前,制种基地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去雄授粉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夏天,对于棉花制种产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冬。制种用工难、工价高、利润空间小、放弃面积大,困扰着制种生产商和农户,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步履艰难。豫东地区鹿邑县是我国棉花人工杂交制种的重要基地之一,有10多年的制种历史,  相似文献   

11.
把杂交棉技术应用到生产上去,一个制约环节是制种效率低,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利用F_1、F_2代技术被广泛采用后,F_2代种植面积和社会效益得到较好地解决,而杂种优势强、增产幅度大的F_1代因种子量有限,带  相似文献   

12.
目前长江流域棉区已基本普及杂交棉,推广品种200个左右,90%以上的品种是采用人工去雄方法生产杂交种,而人工去雄方法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工作。所以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方法是一项直接影响杂交棉制种产量和制种纯度的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可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杂交棉品种推广利用的难题.为棉花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在2008年一团试点杂交棉人工去雄制种2公顷的基础上,2009年在全师十个团场进行了40公顷棉花人工去雄制种工作。制种工作在师领导的重视和各个团场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其中一团、塔河种业、十二团、南口农场等单位制种子棉产量超过400kg的可喜成绩。通过两年的实践,综合各制种团场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今后要提高制种产量有以下办法:  相似文献   

14.
人工辅助授粉,一般用人工振动父本稻穗,促使花药开裂,花粉粒飞散,增加母本柱头授粉机会,这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祁阳县自开展杂交稻制种以来,一般用绳或竹竿赶粉,由于田间操作方法、授粉时间和次数掌握不当,花粉浪费严重,极大地影响了人工辅助授粉作用的正常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优势,我们于1991年春推广了父本散粉高峰期授粉技术,效果好,产量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有两种方式,即利用不育系(两系法、三系法)人工授粉杂交制种和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在当前棉花杂交制种生产中,人工去雄授粉杂交制种面积占制种总面积的85%以上。在整个棉花杂交制种期间,普遍存在早晨去雄和低温天气去雄现象,给种子纯度带来一定的隐患。各制种单位对控制早晨和低温天气人工去雄截止时间颇有争议。为增加制种产量,确保棉花杂交制种纯度,2008年在豫东南太康制种基地做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技术关键,①是选配优良杂种组合,②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为了要达到加快杂种棉的发展,后者比前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生产杂交种的途径多为人工去雄和雄性不育系的利用,前者存在第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授粉的复杂过程,制种成本高;后者存在大田开花期的育性分离,要在开花时拨除一半可育株,这样制种产量较低。所以,两者都存在制种成本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杂种棉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经过最近3~小年的研究,反复实践,探索出一条高效人工制种新技术──“柱头套管法”。可以免去人工去雄,降低…  相似文献   

17.
棉花品种间杂种优势已经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杂交制种问题一直是杂交棉推广的制约因素。采用器具授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制种效率,但授粉器具尚无统一标准和操作规范,制种质量难以控制。利用不育系或雌雄异熟系以及利用标记性状不去雄直接授粉制种法效率高,但应用受到亲本组合的限制。人工徒手去雄授粉法仍是当前生产杂交种子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棉花高效高产人工杂交制种新方法──整株去雄,集花授粉法张香桂,钱大顺,朱烨,许乃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210014利用棉花杂种优势的关键,一是选配优良组合,二是简便快速大量生产杂交种。1985年以来,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介绍的几种常用的制种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杂交棉种的生产以人工去雄授粉方式(全人工制种)为主,企业和地区之间制种产量不平衡性很大。实践表明,除了规范制种技术以外,优化制种棉田的栽培技术亦是提高产种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粱制种是三系配套,所以制种技术要求复杂和精准。该文阐述了吉杂122选育经过及亲本特征特性,在控制制种隔离区、合理施肥、人工辅助授粉和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等制种技术上提出了精准高效制种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