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黄蘑是东北林区著名野生食菌,我所1981年由黑龙江省引进,采用三种培养料:①杂木屑78%,麸皮22%,白糖1%,生石膏1%,水适量;②甘蔗渣78%,麸皮22%,生石膏1%,水适量;③新鲜干稻草1份,蘑菇堆料1份,白糖1%,生石膏1%,水适量。在当地6~7月,自然气温28~32℃  相似文献   

2.
近来经常收到各地来信询问代料栽培榆黄蘑的配方。为此,笔者据多年实践和综合当地的经验,整理了几个常用配方,现介绍如下:(一)熟料常用于瓶栽袋栽配方:①杂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各1%,含水量60%~65%。装瓶(袋)后高压灭菌2小时或常压灭菌6~8小时,闷4小时。②秸秆粉80%,麸皮10%,玉米面或米糠8%,  相似文献   

3.
<正>栽培黑木耳量少万袋,多则几万袋甚至更多。栽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杂菌污染,多数是发现污染后集中扔掉。这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污染环境。近几年笔者利用污染料栽培榆黄蘑,不但获得了经济效益,也保护了环境。现小结如下,供大家  相似文献   

4.
玉米田发酵料栽培榆黄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北方目前人工栽培榆黄蘑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栽培面积有限,成本高.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降低栽培成本,我们从1988~1989年用发酵料在玉米地里栽培榆黄蘑,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选地备料栽培地选择在近水源,保水力强,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向阳地块.栽培料按猪粪20公斤、杂木屑50公斤、豆秆30公斤、硝酸铵1.5公斤、石灰1公斤、多菌灵200克的比例调配,每亩用料2500~3000公斤.于4月下旬拌料做堆发酵,料含水量为55~60%,堆高约1.3米,长度不限,堆向与风向平行,每隔1.5米设一个排气管(或草把),覆盖塑料薄膜.当料堆温度达70℃时要行翻堆,约7~8天翻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榆黄蘑是一种生长力强、出菇快、生长期短、产量高且色美味鲜的食用菌,大力推广榆黄蘑的栽培对丰富蔬菜市场,为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冀东地区利用冀优I型日光温室在春、秋冬季均可满足栽培榆黄蘑的条件;采用棉籽壳为代料栽培榆黄蘑,取料容易,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7.
张琪林  李宝平  王红 《食用菌》2006,28(2):42-42
用棉子壳、苹果枝为基料栽培天麻试验表明,基料配方以棉于壳6份、苹果枝10份、麦麸3份、马铃薯1份的比例为宜,加入白糖1%,石膏粉1%,专用消毒剂0.1%后效果型佳。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地区多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但是湖洲地区段木资源较少,为此我们利用本地容易获取的杂木屑、竹屑、茭白叶、麦麸等为主要原料,开展人工栽培灵芝试验。德清县武康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与兴农食用菌场合作,通过近2年不断试验改进,积累了大量有效降低污染、提高产量的经验,栽培技术有所提高,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灵芝属于高温结实型菌类,子实体形成温度范围20~35℃,最适温度25~28℃。代料灵芝接种后培养50~60d进入生理成熟阶段,菌包开袋后15~20d  相似文献   

9.
竹荪代料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宗平  黄藩茜 《食用菌》2002,24(3):21-22
本文研究利用玉米芯、杂木屑等农林废弃物代料栽培竹荪 ,从菌丝生长情况 ,单位面积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栽培试验显示生物学效率均达到了 90 %以上 ,从而为利用这些原料栽培竹荪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料栽培榆黄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分别以蔗渣、稻草、闽牧42和象草为主料栽培的榆黄蘑,试验结果表明以蔗渣为主料栽培的榆黄蘑生物学效率最高为1.17,其次是杂交饲用甘蔗闽牧42和象草分别为1.01和0.91,稻草最差,仅0.47。试验表明蔗渣、闽牧42和象草是栽培榆黄蘑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11.
榆黄蘑(Pleuroutus citrinopileatus)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野生食菌,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其味特鲜,形态美观,色如黄玉,素雅悦目,堪称色、味、形俱擅之佳蔬。榆黄蘑属木生菌,一般生于榆木、间或生于桦木的倒木上。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向南到辽宁、河北一带。由于森林采伐不当,榆黄蘑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2.
榆黄蘑的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黄蘑(Pleuro-tus citmopiletus)是东北林区著名的野生食菌,颜色鲜艳,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畅销国内外,深受欢迎。我们从1976年开始人工栽培,试验证明,该菌生活力强,出菇多,产量高,周期短,是值得推广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地为全国重要的大豆产区,豆秸资源丰富。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探索用大豆秸栽培榆黄蘑,增产效果显著,生物学效率达200%。现将其技术简介如下: (一)培养基的配制 选新鲜的豆秸,用铡草机切碎。配方为豆秸100%,另加糖、石膏1%,50%多菌灵0.2%。制作时将主料和辅料混匀,再加水拌匀,使含水量在60%~70%,起堆发酵24小时,即可铺床栽培。  相似文献   

14.
以菌草、玉米芯、甘蔗渣、茶枝屑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黑木耳,共设计了9个配方,以常规杂木屑配方为对照。观察和分析在不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黑木耳栽培供试配方为配方5和配方6。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平菇生产栽培中,大都以棉子皮为主料进行生产栽培。地处陇南的天水地区,棉子皮十分缺乏,全靠外地调入。近年来价格不断上涨,成本高,严重限制平菇生产的发展。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降低成本,我们进行了以当地资源麦草粉、玉米秆粉、杂木屑等为主料的不同代料栽培平菇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郑安波  郭莹 《食用菌》2020,(6):37-38
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木屑、麸皮、豆饼粉、石灰、石膏为辅料,筛选玉米芯栽培榆黄蘑高产配方。结果表明:玉米芯72%,木屑10%,麸皮15%,豆饼粉1%,石灰1%,石膏1%配方产量最高,子实体性状最佳。生物学效率达105.2%,子实体商品率达94.8%。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比例桉树木屑为主料栽培榆黄蘑。试验结果表明:以桉树木屑68%、棉籽壳17%、米糠12%、过磷酸钙1%、石膏粉1%、石灰1%的配方,菌丝长速快,鲜菇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平均单袋产量345.12 g,生物学效率为84.18%,分别比对照高25.04 g和6.11%;平均单袋纯利润为2.569元,产出投入比2.91,分别比对照高0.627元和1.37。  相似文献   

18.
榆黄蘑栽培大多是采用段木栽培,常规的段木栽培法,生产周期长,投资大,产量较低。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1988~1990年进行了段木复式栽培试验,收到了较显著效果,榆黄蘑单位产量(按每 m~2相同投资所生产出鲜菇重量)增加48%,生产周期缩短15天,现将其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多生于夏季榆树倒木或枯枝上.人工栽培多用木屑或段木,也有用蔗渣、花生壳、玉米芯等材料的。我们在以碎纸屑栽培侧耳、凤尾菇获得成功后,又对榆黄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榆黄蘑同样也可在纸屑上生长。 (一)纸屑处理:凡带有油墨的废旧报刊和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