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a分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1988年8月、12月、89年8月和1991年9月对长江口外附近水域进行的多学科的综合调查结果,着重探讨长江河口羽状锋区附近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从长江口外向东构成低、高、最低的分布趋势,夏季形成向东或东北扩展的、清晰可辨的叶绿素a的羽状锋。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91年大伙房水库叶绿素a的调查资料,阐述了水域中绿素a的周年分布,并分析了各种生态因子与叶绿素a之间的关系,为发展水库渔业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长江河口区水域浮游动物的变动趋势,分别于2012年2、5、8、11月份在长江河口区(31°~32°N,121°08'~122°11'E)布设17个定点站位开展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丰度对总丰度具有重要影响;各站位多样性指数值均小于2,均匀度指数均小于0.8;浮游动物总丰度与pH、DO、盐度、水温和叶绿素a之间存在相关性;浮游动物分布的变化与径流量有密切关系,丰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4.
大窑湾牡蛎养殖区叶绿素a分布和初级生产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4-12月间对大窑湾牡蛎湾牡蛎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讨论了该养殖水域叶绿素a含量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窑湾浮筏养殖区叶绿素a含量上于较低水平,平均为1.02mg/m^3。叶绿素a含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较高。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叶绿素a含量分布存在差异,丰季最高,海水透明度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沙湖水体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关系,2015-2017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对沙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常规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与检测,分析沙湖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法和通径分析探讨了时空性变化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湖叶绿素a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冬春两季相对较低,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7月(夏季),最小值出现在2015年4月(春季),2017年叶绿素a含量最高,年均值为18.94μg/L,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_(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和透明度(SD)是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点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有机污染物与氮磷营养盐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通径分析表明,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总决定系数(d_(ij))分别为0.379和0.373,是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最主要的两个环境因子;其中总磷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是对叶绿素a起决定性作用的限定性营养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沙湖水体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关系,2015-2017年冬季(1月)、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对沙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常规水环境因子进行采样与检测,分析沙湖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法和通径分析探讨了时空性变化和季节性变化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湖叶绿素a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冬春两季相对较低,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7月(夏季),最小值出现在2015年4月(春季),2017年叶绿素含量最高,年均值为18.94 μg/L,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透明度(SD)是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点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环境因子存在差异,有机污染物与氮磷营养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化学需氧量和总磷的总决定系数(dij)分别为0.379和0.373,是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最主要的两个环境因子;其中总磷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是对叶绿素a起决定性作用的限定性营养盐。  相似文献   

7.
乳山湾6—9月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及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5年6~9月对乳山湾东流区进行的6次综合调查结果,着重阐述了乳山湾东流区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乳山湾东流区对绿素a含量6~9月份平均值为11.16mg/m3,最高值出现在9月中旬,高达45.26mp/m3;估算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432m星C/m2·d;在影响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变化的环境因子中,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温度、径流和营养盐等关系密切;乳山湾东流区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黑河干流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别于2015年4月、7月和12月测定黑河干流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游浮游动物种类以轮虫等小型个体为主,其密度、生物量及种群分布受到水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各断面水环境因子的差异是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及分布情况不同的主要原因。上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溶氧影响,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决定浮游动物的分布;中游浮游动物数量变动受叶绿素a含量和透明度制约,其分布与pH、溶氧、电导率、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密切相关; 影响下游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子是叶绿素a含量、溶氧、总磷和电导率,生物量则与叶绿素a含量、总氮和电导率相关,总磷和溶氧共同决定下游浮游动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2009年夏季三峡水库支流小江回水区局部水域爆发水华,在水华爆发期的5月29日和6月18日开展了水华原生动物采样调查,分析了群落变动特征及其与水环境、水华藻类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华均以蓝藻为主,其中5月的优势种类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aquae),6月的优势种类为微囊藻(Microcystis),其次是浮游鱼腥藻(Ana baenaplanctonica)和小环藻(Cyclotella);5月和6月的总磷、磷酸盐、叶绿素a含量、溶解氧、水温与pH等差异显著(P<0.05);5月鉴定出2种肉足虫,6月为10种肉足虫和5种纤毛虫;原生动物平均密度分别为200个/L和970个/L。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与原生动物密度显著相关的水环境因子为总磷(TP)和溶解氧(DO),浮游植物密度因子为浮游鱼腥藻和微囊藻。  相似文献   

10.
王昆  吴景  杜静  王年斌 《水产科学》2016,(6):675-680
为研究辽东湾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征,于2013年8月(夏季)和12月(冬季)在辽东湾设置38个站位,分别采集了表、中、底层的海水样品,检测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分析该海域叶绿素a的季节分布与空间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相关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将各水质因子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的差异显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夏季的叶绿素a平均质量浓度为6.90μg/L,冬季为1.26μg/L,时间分布上夏季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空间水平分布上,夏季辽东湾湾口的平均叶绿素a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湾内的平均质量浓度,而冬季则越靠近湾口处叶绿素a的平均质量浓度越低,与夏季规律正好相反;空间垂直分布上,夏季表层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最高,10m层次之,底层的质量浓度最低;而冬季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则呈现10m层最高,底层次之,表层质量浓度最低的趋势。说明辽东湾叶绿素a含量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同期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中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溶解氧和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是导致叶绿素a含量趋势变化的最可能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85年8、10、11月,1986年3、5月及1993年8月对芝罘岛至地留星近海水体叶绿素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叶绿素含量的水平分布及季节变化规律,建议调整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西湖5个主要湖区的8个样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讨论总氮、总磷与优势种藻类、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年平均值2.63mg/L,变化范围0.17~7.88mg/L;总磷年平均值为0.087mg/L, 10月最高,为0.187mg/L;叶绿素年平均值为24.49μg/L,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07年7月(50.59μg/L)与2月(1.09μg/L)。优势种藻类及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磷为西湖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作为一个内源性污染的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西湖的治理需要控制人为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减少底泥营养盐的再释放,尤其是降低可溶性磷酸盐的释放,从而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相似文献   

13.
2009年4月-2010年4月对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及邻近海域进行调查,分析了鲅鱼圈港区建设期和竣工后叶绿素a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建设期间叶绿素a含量为0.24~2.21 μg/L,平均值为0.82 μg/L,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为小潮期显著高于大潮期,港口中部区高于周边区;竣工后叶绿素a含量为2.01~14.93 μg/L,平均值为6.70 μg/L,时空分布特征为竣工后高于建设期间,港口中部区高于周边区.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建设期间对港区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悬浮物,竣工后对港区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pH和盐度.  相似文献   

14.
鹤地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鹤地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在0.8~44.5μg/L,该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在时空分布上,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最低、平水期其次、丰水期相对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湖泊区较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全库区叶绿素a回归方程为:Y_(Chl-a)=7.690X_(COD_(Mn))-32.587 X_(TP)-8.689(P0.001),影响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总磷可能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透明度、氨氮、总磷、总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15.
南太湖入湖口叶绿素a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0年1-12月专项监测数据,分析南太湖入湖口水域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水温和营养盐等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绿素a含量随时间变化明显,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在空间分布上,太湖西南入湖口水域的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太湖南部入湖口水域.叶绿素a含量全年平均值为(15.71 ±11.24) μg/L,变化范围在1.50~74.3μg/L.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氨氮(NH4+-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DO)、总氮(TN)、TN/TP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变化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水温是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氮磷比平均值为17.8,在藻类生长氮磷比的最佳范围内,易发生蓝藻水华.叶绿素a含量的对数与TP的对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和TN/TP的对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磷是南太湖入湖口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3年6月(春季)和11月(秋季)平潭海坛湾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海坛湾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海坛湾春、秋季叶绿素a平均含量分别为3.1 mg/m3和1.1 mg/m3,春季叶绿素a含量呈现从内湾向湾口方向逐渐减小的趋势,秋季略呈湾外侧高于内侧的趋势。春季海坛湾叶绿素a含量高于福建省北部海湾和台湾海峡等历史水平,秋季水平相当。春季叶绿素a含量与盐度、营养盐和浮游动物密度相关,秋季与悬浮物质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7.
1998~1999年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水质环境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1999年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的监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的水域的水质处于轻度污染水平,超标的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自由配对,设置鱼巢、注射HCG的方法进行月鳢人工繁殖。三年试验、生产结果表明,该法适用于苗种规模化生产,可高产稳产,技术成熟可靠。月鳢Channaasiatica(L.)属月鳢科,江西土名秤星鱼、七星鱼;与乌鳢近缘;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山区的沼泽溪流中,野生种群不大,长江以北较少发现;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价值,颇受两广、香港人士青睐;市场售价远高于乌鳢。为使月鳢人工养殖规模化,我们进行了人繁试验与苗种生产,三年工作表明,我们实行的方法适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河蟹繁殖场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从辽宁省的辽河口起,南迄福建省九龙江止,均有自然分布。其中长江河口区因其上游江段遍布众多的江河湖泊,为河蟹优良的栖居场所,亲蟹群体丰厚,历来是我国最大产苗基地。1982年起长江蟹苗资源锐减,为此我们于1982~1985年,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0年3月-12月对三峡水库小江沿岸水体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等水质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 a含量分别为1.980±0.119mg/L、0.114±0.018mg/L、9.520±1.748 mg/L和23.342±8.810 mg/L,小江沿岸水体呈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叶绿素a与水质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叶绿素a含量与温度、pH、溶解氧、亚硝酸氮和化学需氧量显著相关,与总氮、总磷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小江沿岸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总营养盐无关,而主要与水体所含的有机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