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用桑树冬芽未成熟叶和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均已成功地再生出完整植株。业已证实桑树叶片能够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由于桑树基因工程操作包含许多环节,又往往需要反复试验才能成功。因此,建立桑树叶片不定芽的快速诱导实验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用萌发桑种子在 MS 培养基上建立试管苗,取其叶片接入分化培养基后20天就得到了不定芽,为桑树基因工程研究的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实验体系。材料与方法一、试管苗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桑树组培叶片不定芽诱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淑湘  孔令汶 《蚕业科学》1998,24(4):202-205
对组培桑树叶片上的不定芽原体进行了Co60γ射线辐照,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处理;观察了诱变因素对叶片不定芽生长分化的影响及变异情况。Co60γ射线辐照,以1500R剂量处理变异率最高,为2031%,LD50值为1550R;秋水仙素处理,以浓度06%变异率较高为3826%,LD50值为054%(处理1d)。并对变异植株进行了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4.
影响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植物激素、pH值、糖类、琼脂含量及桑树品种、外植体六因素对桑树叶片培养不定芽形态分化的影响,明确了植物激素是控制不定芽分化的决定因素,以pH5.6、琼脂6g/L、葡萄糖20g/L为宜,桑树品种间不定芽分化率差异极显著,外植体以试管植株叶片分化率为高,田间植株叶片培养从桑树脱苞至停止生长前皆可进行。叶片不定芽分化率已达96%。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八个不同的桑树品种或品系的冬芽作了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桑树品种品系冬芽均能在较低浓度的含盐培养基中生长,但生根都比较困难。比较各品种冬芽的生长状况,发现不同桑树品种的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CPPU对桑叶片培养不定芽分化的诱导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楼程富  谈建中 《蚕业科学》1997,23(4):232-233
  相似文献   

7.
桑子叶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勇  陈爱玉 《蚕业科学》1995,21(2):122-123
桑子叶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王勇,陈爱玉,倪国孚(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诱导桑树叶片形成不定芽是生产桑树人工种子[1]和通过叶盘法[2]将外源基因导入桑树体内[3]的重要环节。桑树叶片不定芽的诱导与植株再生已有许多成功的实例[4,5],但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桑树材料冬芽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相同激素浓度组成的培养基,在培养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对本研究室保存的种质资源中七个材料的冬芽进行了比较培养试验,从中筛选出生长、增殖、生根效果好且不易感染的材料贵毛十九,这为以后桑树快繁,转基因等以组培为手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h id iazuron,TDZ)、α-萘乙酸(NAA)、桑品种、叶龄、叶位等5种因素对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了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为:21 d苗龄的陕305组培苗叶片,培养基MS+1.0 mg/L TDZ+0.2 mg/L NAA。在此条件下,陕305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3.9%。对得到的陕305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了不定芽分化诱导,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IAA+2%果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桑树冬芽组织培养品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也有很多利用桑不同部位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培养体系的报道:其中利用桑冬芽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芽,并培养成新植株的技术为快速工厂化育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易行的途径。在生物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外源基因的导入等都必须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桑冬芽组织培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不同桑品种的桑冬芽组织培养的差异性,为利用桑冬芽快速繁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影响桑子叶不定芽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勇  陈爱玉 《蚕业科学》1996,22(4):208-213
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桑子叶不定芽形成的诸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得出:(1)诱导培养基采用MS无机盐加即维生素、6-苄氨基嘌呤3.0mg/L、吲跺乙酸0.3mg/L、果糖或葡萄糖30g/L、水解乳蛋白500mg/L和琼脂粉6g/L最为适合,不定芽诱导率达到80%以上;(2)子叶初期培养中,光照以500~1000lx较为适宜;(3)预培养4~6d的桑种子,其子叶不定芽诱导率较其余子叶为高。不定芽经继代培养后能在生根培养基中形成完整根系,移植到土壤后可成苗。  相似文献   

12.
用组织培养法保存、增殖桑黄化型萎缩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岛桑(MorusacidosaGriff)苗茎尖进行组培脱毒,昆虫介体接种病原,继代培养,获得无休眠期的标准桑黄化型萎缩病株和病原类菌原体驯化株。通过对MS培养基成分的调节,可以批量繁殖病株和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3.
桑树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爱玉  王勇 《蚕业科学》1995,21(3):154-157
以桑籽经无菌继代培养的无性繁殖系叶片为材料,酶解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K8p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黑暗、静止、浅层培养,第4天细胞开始分裂,10天以后形成细胞团;转移到弱光下培养,每隔10天添加K8p新鲜低渗培养液,经5-6周培养后形成大小不一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转到含6-BA、NAA的MSB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培养,选取其中结构紧密、呈米黄色的愈伤组织在附加6-BA和NAA的MSB培养基上进行器管分化;在1/2MS附加IBA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的诱导,获得桑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4.
在无菌条件下将桑籽接种至含MS无机盐与0.2%凝胶剂(Gelrite)的培养基上,于26℃每日16h、10001x照明下培养;2周后以激素处理茎切段,转培于蛭石培养基,10~12d苗茎围度达8mm时,以长2cm的切段为砧木,以707等桑品种的1~2mm茎尖作接穗,嫁接成活率达75%~80%。增大砧木苗基的围度是取得桑树茎尖嫁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桑叶超氧物歧化酶(SOD)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祥瑞  鲍惠金 《蚕业科学》1995,21(4):214-218
分别用高速冷冻离心法和低速室温离心法提取了桐乡青、湖桑197、团头荷叶白、尖头荷叶白4个品种的顶芽、第5位和第10位叶以及蚕沙残桑叶的SOD粗酶液,然后用NBT光还原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别分析测定了它们的活性及其同工酶。试验结果表明:用高速冷冻离心法和低速室温离心法提取的SOD,其活性无显著差异;同一叶位的桑叶SOD活性在不同桑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同一桑品种不同叶位的SOD活性有显著差异;蚕沙残桑叶的SOD活性与第10位叶的SOD活性相当。发现桑叶中有3~4种S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16.
离体桑叶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不同叶位的桑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叶片含水率与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在前36h左右略有升高然后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X)活性稳定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渐渐降低。从而表明,离体桑叶在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是叶片的衰老,这种衰老与叶片本身的老熟程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桑树品种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一定量的植物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进行12个桑品种的叶片培养.12个桑品种叶片在离体条件下都能生长,分化出不定芽.且经发根处理形成完整植株.不定芽分化率,品种间差异呈极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璜桑14号、707、吉湖4号、红沧桑、新一之濑、辐1号、湖87号、湖199号、湖197号、育151号、7307、湖3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