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冠梨"鸡爪病"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河北省黄冠梨大面积发生病害,其病斑形似鸡爪,故临时定名“鸡爪病”,有的地方称“斑点病”。该病严重影响了黄冠梨商品价值,给梨农造成较大损失。该病在泊头市首次发现,发病规律及致病机理不明。为此进行了“鸡爪病”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谢艳 《果农之友》2005,(6):26-26
河北省辛集市自1996年引进黄冠梨以来就有黑点病(俗称鸡爪病)发生,2004年发展最为严重,尤其是2004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雨季来临,果实正处在膨大期,鸡爪纹大量普遍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发展迅猛,危害严重,越接近成熟期,果实越容易发病,据调查,辛集市2004年黄冠梨鸡爪纹病果率一般达到40%-50%,严重者达到70%-80%,  相似文献   

3.
黄冠梨高产稳产,果大质优,外形美观。但是,近两年来,黄冠梨果面出现鸡爪纹现象,2004年发生最为严重。据调查,一般果园黄冠梨鸡爪纹病果率达40%~50%,严重的果园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黄冠梨的外观品质,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黄冠梨黑点病发病规律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冠梨黑点病因其形状似鸡爪,河北果农称之为“鸡爪病”。此病2003年尤其是2004年在河北、江苏等省黄冠梨主要种植区大面积暴发,给果农带来严重损失。我们自2002年8月开始,连续3年对此问题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黄冠梨栽培面积的扩大,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片面追求产量。由于黄冠梨售价高,果农重视提高产量,因而大量增施化肥、灌水,666.7m^2产达4000—5000kg,而质量明显下降。二是只重外观,忽视内在品质。果农为追求眼前利益,只从套袋、施化肥、灌水等方面加大投入,导致果实风味变淡。三是大量使用梨果膨大剂,过早采收。为使梨果早上市,在大肥大水的基础上,又使用梨果膨大剂等,促果长大、早熟。2004年黄冠梨从7月5日开始采收,较正常成熟期(8月中旬)提前了1个多月,导致果实品质低下。四是“鸡爪纹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6.
黄冠梨因外形美观、果形端正、皮薄肉细,且早果早丰、高抗黑星病,在我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从2002年开始,果面出现一些不规则开裂的花斑,形似鸡爪,果农习惯称“鸡爪病”,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发生重的果园病果可达30%以上,严重的达到80%,给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弄清其原因及发生规律,2003—2005年连续3年对此进行了大量调查与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谢艳 《烟台果树》2005,(1):55-55
我市自1996年引进黄冠梨以来就有鸡爪纹现象的发生,2004年发展最为严重,尤其是今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正值果实膨大期,鸡爪纹大量普遍发生,越接近成熟期。果实越容易发病。据调查,我市今年黄冠梨鸡爪纹病果率达40%~50%,严重者达70%~80%。  相似文献   

8.
金硕梨业果园座落在泊头市交河镇五里庄村,面积14hm^2,5500株,树龄28年。2003年改接黄冠梨,授粉品种为圆黄。2005年产量350t,2006年5.40t。几年来,该果园从管理技术上重视了鸡爪病的防治,从而使黄冠梨鸡爪病发生很轻。改接后第2年基本没有鸡爪病;2005年采收时装1000箱果,鸡爪病病果不足1箱;2006年因6月下旬、7月上旬雨量大,到7月20日调查,  相似文献   

9.
黄冠梨鸡爪病发病规律及预防措施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以雪花梨与新世纪梨杂交育成的早中熟梨新品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洁、肉质细嫩、松脆多汁、抗黑星病,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发展迅速。我省现有栽培面积超过1.3万hm^2,已成为主栽品种之一。但是,由于黄冠梨套袋后果面生理病害(果农俗称鸡爪病)的危害,给果农造成了严重损失,已成为黄冠梨生产的障碍因素。为有效减轻鸡爪病的危害,经过对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可能影响发病的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黄冠梨鸡爪病的初步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华 《山西果树》2006,(3):51-51
黄冠梨外形美观、果形端正、皮薄肉细,且早果早丰、高抗黑星病,然而,果面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规则花斑,形似鸡爪,果农称之为“鸡爪病”,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经调查研究,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冠梨是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所。以雪花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培育而成的早中熟梨新品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洁、肉质细嫩、松脆多汁、抗黑星病,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发展迅速。该市现有栽培面积2666.7公顷,已成为梨主栽品种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黄冠梨套袋后果面生理变化(果农俗称黑点病)的危害,给果农造成了严重损失,已成为黄冠梨生产的重大障碍。为有效减轻黑点病的危害,建议采用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日前,安徽省砀山县科技局、水果协会组织4名水果专家来到早熟品种黄冠梨主产区的赵屯镇陈阁村,开展了梨产业化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推广技术培训活动.为果农送上“科技大餐”。在活动中,水果专家们就黄冠梨的生长特性,当前黄冠梨套袋后病虫的发生与防治及去年黄冠梨早期落叶二次开花的原因及防止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相似文献   

13.
黄冠梨在衡水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从2002年开始,果面出现不规则花斑,形似鸡爪,果农称“鸡爪病”,严重影响了果实外观品质。发病较重的果园病斑果达30%以上,严重者达80%左右,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2003—2005年对该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防治。  相似文献   

14.
金花梨果实缺钙性黑点病的发生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罗江县酸性土上的金花梨,其果实表面普遍发生黑斑点,当地人称为“黑点病”,病果变畸形,影响外观和内质,失去商品性,严重者幼果萎蔫脱落,减产60%以上。笔者2000-2004年分别在10余处发病程度不同的金花梨园进行了观察研究,认为属缺钙性“黑点病”。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被誉为“雪花梨之乡”的河北省赵县传来好消息:全县25万亩梨园喜获大丰收,总产量预计可达3.5亿公斤以上,梨果品质比往年有显著提高。近日,赵县县委、政府组织梨区的乡(镇)、村主要负责人、梨果经销站和县直有关部门会聚一堂,为县政府命名的20家“精品梨园”颁发铜牌,为评选出的“十大梨果销售状元”颁发奖状。实施精品战略,统一商标品牌是赵县使雪花梨占领市场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今年以来,赵县县委、县政府从林业、工商、技术监督、科技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请国家有关部门对赵县雪花梨进行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雾粉病、束腰病,是枣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病在北方枣区日趋严重,1999~2004年唐山枣区枣缩果病大发生,病果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枣果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7.
黄冠梨鸡爪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剪袋口、果实浸钙等措施对防治黄冠梨鸡爪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剪袋口、果实浸钙均对黄冠梨鸡爪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套袋底部全剪的果实在田间发病率为0,对照发病率4·0%;在贮藏期发病率仅为14·3%,且病果发病很轻,对照发病率97·5%以上,且病果发病重。浸钙黄冠梨贮藏期鸡爪病发病率为10%,且病果发病很轻,对照发病率高达90%,且50%以上病果发病较重。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旧城乡2001年将鸭梨嫁接为黄冠梨。近几年我们对该区黄冠梨栽培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对黄冠梨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梨木虱和梨黄粉蚜,现将2种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简介如下。(1)梨木虱①发生规律1年发生5~6代,以成虫主要在枝干的树皮裂缝内,少数在杂草、落叶及土隙中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黄冠梨花芽膨大期)开始出蛰活动,3月中旬(梨花鳞片露白期)为出蛰盛期,3月下旬为出蛰末期,出蛰期长达1个月左右,此期危害比较严重。成虫出蛰后,即在1年生新梢上取食为害,交尾产卵。第1代卵出现于3月中旬,盛期在4月中旬,末期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黄冠梨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肉细脆多汁、抗黑星病,深受消费者欢迎。但近年来“鸡爪病”(套袋后果面生理变化)给黄冠梨的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该病为果实病害,发生于果实成熟及贮运期间,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条件适宜时可在几小时内迅速发病。病害主要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商品价值。果实发病后不腐烂,病斑基本不扩展,其症状是:开始在果实表面皮孔周围出现褐色斑点,然后沿皮孔周边细胞向外迅速扩展,形成不规则弯曲褐色纹理。围绕气孔一周后,便形成中心(即气孔)颜色浅淡、四周浓重的不规则褐色斑。  相似文献   

20.
果实套袋对黄冠梨花斑病的发生及果皮钙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迎涛  李晓  李勇  李六林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11,38(8):1507-1514
 为进一步阐明套袋黄冠梨果面“花斑病”发生与钙营养变化的关系,在调查不同套袋处理果实“花斑病”发生率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逐级提取不同溶性钙的方法,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中各形态钙含量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3层袋果实 “花斑病”的发病率为22.5%,而对照果实的发生率仅为1.5%;在花后70 d内,即果实快速膨大前,各处理果皮中总钙含量及不同形态钙含量无显著差异;进入膨大期后,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总钙含量、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含量低于不套袋处理,而盐酸溶性钙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在果实发育后期,不套袋处理果皮中以水溶性钙为主,在成熟果实中占总钙量的45.6%,3层袋处理则以盐酸溶性钙的比例最大,为47.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发现,水溶性钙、NaCl溶性钙、醋酸溶性钙与“花斑病”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NaCl溶性钙负效应最大,HCl溶性钙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总钙与“花斑病”发生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