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川省万縣專區等地農民在响应節約粮食的号召下,創造了不少利用代食品餵猪的經驗,茲將其一般調製法簡單的介紹於後: 油枯(汕餅):除机器榨的油枯(是生的)要炒熟或蒸熟外,一般土榨房榨的油枯不必炒或蒸,碾成細粉摻合在青綠多汁飼料和其他飼料就可餵猪了。油枯要新鮮、乾燥、清潔,生了霉的要蒸过,或把霉刮掉。过於陳舊、潮濕、霉爛的,不能餵猪。餵時,合的油枯最多佔全部飼料量的10%。最初要少餵,以後慢慢增加。棉枯更要减少餵量,餵了三、四個月,就要停二十幾天再  相似文献   

2.
推广代饲品餵猪情况 1.推廣玉米捧餵豬:陵川縣原莊鄉紅旗光明農業社創造了水磨玉米捧餵豬的成功經驗(見本期經驗交流(?)王玉良等同志来稿——編者)後,給解决豬的飼料進一步發展養豬事業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既節約糧食又解决了豬飼料的最好辦法,爲此我專區進行了大力推廣。於五月八日組織了中蘇友好集體荘、專區農場、食品公司、專區農林水利局幹部和各縣畜牧幹部及養豬最好的農業  相似文献   

3.
我區在紅苕(山芋)出来那会,很多的農民就利用紅苕藤來餵牛。当然,这是个很好的青草的代用品,但是由于農民缺乏調制飼料的方法,不到半月的時間就病牛五十三头死牛十余头。情况是非常嚴重,党委为了挽救這一損失,特地召集了全區三十六名獸医進行坐談,研究防治的方法。結果得出下列處方,經过我初步的試用了五头,都在二  相似文献   

4.
(一) 首先準備談談耕畜的飼枓飼料問題:當地的羣衆是很清楚的認識到,“無好草好料,人再心動,牲口也餵不上膘”。因而便根据了不同季节,配合各種草料餵給耕畜。在其中特別重要的應用三個經驗,即:①“不同的牲口,餵給不同草料”,(?)以吃榖草,豆稭草,花生秧等草爲宜,餵精料較多,日量2—3斤。而餵牛以麥稭草,地瓜秧,青草,花生秧等  相似文献   

5.
犢牛是補充現有乳牛損失的唯一來源。祇有培育發育良好和身體健康的犢牛,才能使提高產量和發展乳業成為實踐。犢牛培育雖不是一件新的工作,但却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複雜性,且國內目前大規模地進行培育犢牛工作尚不多見。四年來,我場培育了健康乳牛900餘頭,在上海健康乳牛中佔着相當的比重,今將一些初步經驗介紹如下,供作參考: 四年來犢牛培育的概况在1953—1954年間我場所培育的犢牛增重和成活率是比較低的,主要原因在於當時缺乏專人負責和飼養員的明確分工,以及技術管理制度上缺乏經驗,更沒有工人的操作規程和犢牛定向培養方案來保障生產任務的完成。自1955年開始呈顯較顯著的轉變(表1,2)。  相似文献   

6.
本場首次發現牛胎毛滴蟲是在1954年10月;第二次證實牛胎毛滴蟲是在1955年7月,由上海市第一醫學院葉英教授分離培養,其培養結果,另有專文報導。自1954年起,本場即展開了治療及預防牛胎毛滴蟲病的工作,收到效果。在1955年7月~1956年年底期間,本場未再發現牛胎毛滴蟲。茲將本場防治的初步經驗,報導如下: 一牛胎毛滴蟲病流行情况 1.發病率 1954  相似文献   

7.
牛甘藷黑斑病中毒,俗稱牛喘病,已初步確定發生於河南。據報告廣西、湖南、廣東、福建、北京及蘇北亦有類似的病發生。歷史河南省於1951年發现一種牛的新病,農民稱為牛喘病,當時係零星發現,作為一般偶發普通病,未被注意。1952年冬初(十一月間),寒流過後。計有鄭州專區的通許、杞縣、尉氏、開封;商邱專區的太康、鹿邑、永城、穀熟、夏邑;許昌專區的許昌、禹縣、西華、扶溝、商水;三專區十四縣四十二個區相繼發生,截至1953年四月,據不完全統計共死牛7682頭。1953年十一月中旬又發生此病,除上述十四個縣中的商水、永城、禹縣、許昌外,全部發生此病。截至1954年一月廿二日止,計新增的發病  相似文献   

8.
我區濱湖一帶,湖泊池沼甚多,天然飼料豐富,當地人民歷有飼養水鴨習慣。據55年我區南縣、灃縣、常德等10個縣統計:共有專業鴨民4,061人,飼養水鴨414,821只(尚不包括農民養鴨)。自合作化的大發展,開展多種經營以後,各地養鴨數量大增,全區已由去年年底的1.005,377只,今年增加到2,318,802只。與此同時,專業鴨民組織了鴨業合作社,農業社內也組織了養鴨小组。由於水鴨發展很快,在集體  相似文献   

9.
安徽歙縣的党政領導,对养蜂業非常重視。最近又召开了养蜂技術座談会,到会的人员極其廣 泛.有白髮蒼蒼的养蜂代表,有年青的饲养员,有男,有女。大家欢叙一堂,交流經驗,相互学習。  相似文献   

10.
閱讀畜牧与畜医双月刊1955年第1期謝成俠教授:“从畜牧增產談牛馬的双胎”論文后,引起我对牛馬双胎的注意。茲將近年来在山东平度縣短期調查訪問所獲得的資料,報導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前言 1962年12月曾于阳关农场进行尿素饲餵产乳母牛的试验,结果证明每日加餵尿素50克,比对照组提高产乳量13.82%,饲料成本降低8%;每日加餵尿素100克,则提高产乳量43.49%,饲料成本降低24%,效果良好。但试验进行的时间较短,牛只头数较少,尿素对乳品质的影响亦未进行研究。因此,结合我国乳牛业的特点及饲料现状,在前次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本次重复试验,以查明尿素与天然蛋白质饲料对提高产乳量的效果比较,以便  相似文献   

12.
農業生産合作社的養豬事業,由於兩年来的積極提倡,已經创造了不少的成績和經驗。個別縣重點農業社或有發展養豬條件的社,飼養毛豬頭數已有顯著的增加,但絕大部分的社,都因經營不當,遭遇了許多困難,把肥豬養成瘦豬,甚至不能再養。容縣楊梅鄉有十一個農業社,去年有七個社養豬,今年只有三個社堅持養豬的;貴縣農業科在大圩、上達、長安等八個鄉八五個社的調查,只有  相似文献   

13.
一、調查目的 廣西省約共有耕牛400万头,據1953年估計約死亡七万餘头,死亡最大原因,由於飼养管理不善,特别以冬季缺乏飼料而遭致死亡的佔絕大部分,如邕寧縣1953年1—2月份死亡牛隻376头,其中凍死的265头,佔70.5%;意外傷亡32头,佔0.85%;胎产死亡26头,佔0.69%;傳染病死亡42头,佔11.17%;普通病死亡11头,佔0.29%。造成冬季耕牛凍死的主要原因,由於冬季缺乏青料,農民僅用稻草餵牛,有些地方甚至連稻桿的貯備量也不足耕牛冬季食用,有些地方則缺乏牧場,而補充飼料的餵給,因雜粮可供只  相似文献   

14.
正當全國各地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適應本縣「農、林、牧」三位一體的生產發展方向,勝利的完成五三年畜牧業生產任務,為第一個五年經濟建設計劃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於三月十六日到二十日召開了全縣畜牧獸醫工作者座談會,包括了民椿戶、中獸醫、燻羊手、共十九名,這是我縣歷史上的創舉。會議着重討論了五二年畜牧業工作總結,和五三年畜牧業生產計劃,經過了大家的反覆醞釀,交流經驗,大家認為使今後的畜牧業迅速的向前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相似文献   

15.
阉鸡育肥在四川農村有着長久的歷史和習慣,善畜人員積累了丰富的阉鸡經驗,一般都能掌握阉割技術,很少發生事故。由於阉割後的鷄隻具有生長快、体型大、易肥育的特點,符合農民的經济利益,放大多數养鷄的農民均有阉鷄的習慣和要求。茲將中江縣阉畜人員座談会關於阉鸡(公鸡)技術經驗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場是一九五五年改建和扩建而成,最初接受上海市牛奶公司各牧場所生犢牛,目前則全部培育本场母牛所生的犢牛。由于几年来不断地学习了国內外的先进經驗,使犢牛的生长发育逐年提高(表一),并在飼养管理上逐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我縣每年因耕牛打人,無法使用而宰殺的不少,1954年冬桥亭村周述清互助組購囘七歲水公牛一只,在1955年開始春耕時發性,見啥打啥,組員紛紛要求宰殺,正是春耕季節,組里缺牛,遂决定請獸医楊东山整治;該牛經过整治后,春耕秋耕中从未發过性。整治的办法是:將牛的頸子套在樹上,先用鋼鑽在角尖上鑽兩个眼,再釘入長鉄釘各一顆,  相似文献   

18.
貴州省威寧縣是高寒山區,境內落葉喬木很多羣眾喜歡喂牛養羊,牲畜放牧主要在森林地,和零星分散的坡上。1955年4月間黄牛曾發生一種疾病,死亡甚為嚴重,當地幹部誤以‘牛瘟’上報一時引起了各級政府的恐懼,省農業廳曾組織一個獸醫工作组,配合縣衛生科和畜牧獸醫站的幹部前往防治,為了找出病原及探求防治方法,選定病情嚴重的幾區為重點,進行調查研究,兹將診斷經過及結果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南匯縣种植棉花很多,要占总耕地面積的50%以上.是采收棉花蜜的一个主要場地。几年來,除了本縣自己發展养蜂,外省外縣的蜂群來得也逐漸墳多。过去由于缺少經驗,在安排上,有些交通方便的地区,过于拥挤,有些地区如泥城等地  相似文献   

20.
我省这次养蜂工作座談会是歷史以來第一次專業养蜂会議。这次会議是在各地党政领导对發展养蜂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召开的。也是中央养蜂座談会的精神在我省具体貫徹和研究实現,使我省养蜂工作得到很大的鼓舞前進。現在就我們座談3天提出的問題來談談:第一、对养蜂座談会的估計1、通过这次座談会,明确了方針,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