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使用剂量150~300 g/hm~2在短期内即可明显压低虫口;残效期长,30 d后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该剂量对马尾松毛虫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何进义  徐光余 《农技服务》2008,25(10):86-87
利用不同浓度灭幼脲对榆兰叶甲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0mg/L和200mg/L的15%灭幼脲Ⅰ号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榆兰叶甲越冬成虫的产卵量和幼虫孵化率均具有显著的持续抑制效应,且对天敌异色瓢虫安全、无药害。考虑到成本核算,生产上大面积防治榆兰叶甲时,选用100mg/L的25%灭幼脲Ⅲ号喷洒为佳。  相似文献   

3.
4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及毒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用印楝素、川楝素、灭幼脲Ⅲ号和溴氰菊酯等杀虫剂点滴处理马尾松毛虫幼虫和卵。印楝素、灭幼脲Ⅲ号、溴氰菊酯的触杀LD50分别为2.5990,1.750 0和0.0012μg/头。印楝素、灭幼脲Ⅲ号和川楝素均能抑制试虫生长发育,在4.0μg/头剂量下,总抑制率分别为80.0%,70.0%和47.5%。印楝素和灭幼脲Ⅲ号还表现杀卵作用活性,200mg/kg印楝素处理1,4和7日龄卵其校正死亡率在7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杨扇舟蛾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5%灭幼脲Ⅲ号2 500倍液、Bt制剂2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3 000倍液、0.9%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4种药剂对杨扇舟蛾进行防治,结果表明:25%灭幼脲Ⅲ号2 500倍液、Bt制剂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2种药剂,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灭幼脲Ⅲ号杀虫剂在我国北方地区大白菜和土壤中进行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在大白菜上消解50%所需的时间为13.2~14.0d;在土壤中为8.8~27.0d.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释稀2500倍,每亩施药10或20g(有效成份),喷药2或3次,距最后1次施药14d时,灭幼脲Ⅲ号在大白菜上的最大残留量为1.07ppm;在土壤中为0.09ppm.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和氟幼灵防治榆紫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榆紫叶甲是我国榆树的毁灭性害虫。该虫分布广,密度大,食性单一,常年成灾,给防治带来困难。为了避免常规杀虫剂造成的“1年控制,2年发生,3年成灾”的被动局面,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及油剂和氟幼灵胶悬剂及油剂进行防治,可同时杀死幼虫,成虫和卵。灭幼脲Ⅲ号油剂和氟幼灵油剂可杀卵85%-90%左右。两种药剂的胶悬剂和油剂均可杀死幼虫95%-84%-90%,卵的孵化率降为10.64%-19.57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命表方法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6种杀虫剂和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作用。干扰作用的控制指不仅表达防治措施的主效应,同时也表达杀虫剂对天敌的作用而对害虫种群的副效应,从而综合评价防治措施对害虫种群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特异作用杀虫剂(灭幼脲和抑食肼)和微生物杀虫剂对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有较好的干扰作用,其作用效果依次为:灭幼脲胶悬剂(0.1586)、抑食肼胶悬剂(0.2748)、灭幼脲粉剂(0.2  相似文献   

8.
灭幼脲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具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幼虫蜕皮,导致幼虫死亡.在茶园中的应用已有报道,用灭幼脲Ⅰ、Ⅲ号和氟幼灵(杀铃脲)防治茶黑毒蛾、茶尺蠖卵和幼虫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防治效果[1,2].但是,灭幼脲类对茶园昆虫群落产生的作用,目前未见报道.因此,作者于1995~1996年在贵州松桃铜仁地区茶场用灭幼脲I号防治茶黑毒蛾及茶尺蠖,调查研究了其对茶园昆虫群落多样性产生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其在茶树害虫综合治理和群落多样性保护策略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25%灭幼脲3号农药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99-100
本文介绍了仿生农药25%灭幼脲3号对杨树食叶害虫的防治情况,并提出25%灭幼脲3号农药对杨树食叶害虫防治效果好、药效持续长,对其他幼植无毒害作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燕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173-174
杏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石硫合剂、灭幼脲Ⅲ号、阿维菌素等无公害农药对蚜虫、卷叶蛾、桃小食心虫等杏树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好,完全可以替代菊酯类、氯化类等高毒农药,实现无公害防治,应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5种药剂对杜鹃冠网蝽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2%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较好,其中氧化乐果、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比灭幼脲防治效果略好,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灭幼脲Ⅰ号对松毛虫作用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致死剂量的蜕皮抑制剂灭幼脲I号(Dimilin)饲料喂养落叶松毛虫幼虫,幼虫内部组织的中肠及马氏管未出现变化,体壁出现一些变化。显微切片观察,内表皮组织呈现损伤,不是完全附着在上表皮上,出现疏松分离状态。同时进一步对体壁定量化学分析表明,内表皮中的几丁质沉积量约减少了12%;而另一方面,蛋白质的含量不受影响。这就揭示了灭幼脲I号对松毛虫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方式——妨碍几丁质的沉积,使新形成的表皮缺少硬度,在蜕皮期间不能正常蜕掉旧皮最终导致死亡。从此证明灭幼脲T号和常规杀虫剂性质不同,能引起松毛虫在蜕皮期间死亡,如剂量较低,可使发育迟缓或畸形。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类药剂防治竹柳主要虫害柳蓝叶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危害竹柳的最主要害虫柳蓝叶甲,选用阿维菌素、毒死蜱、BT、灭幼脲Ⅲ号共4种药剂对其幼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6000 U/mg B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较好,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0.5%苦参碱水剂、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30%噻虫嗪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阿维啶虫脒乳油(1%阿维菌素+3%啶虫脒,总有效成分4%)、5%吡虫啉吡虫啉乳油、25%灭幼脲Ⅲ悬浮剂、1.2%苦烟乳油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10种无公害药剂进行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种药剂对马尾松毛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17年对潜山县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进行了飞机防治,结合飞机防治,进行了AS350B3(小松鼠)直升机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从药后20 d虫口减退率来看,25%灭幼脲Ⅲ450 m L/hm~2+5.7%甲维盐150 m L/hm~2和1.2%苦·烟乳油600 m L/hm~2兑水4 500、5 000 m L/hm~2,及1%苦参碱乳油600 m L/hm~2兑水5000 m L/hm~2均达到防治效果要求。考虑到防治用药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减少环境干扰,建议采用25%灭幼脲450 m L/hm~2+5.7%甲维盐150 m L/hm~2兑水4 500 m L/hm~2防治。  相似文献   

16.
朱礼梅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38-139,141
开展了1.2%烟碱.苦参碱乳油、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和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3种生物农药防治松毒蛾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的施药浓度与松毒蛾虫口减退率高度相关。其中1.2%烟碱.苦参碱乳油1∶1 000浓度喷雾与1∶10浓度喷烟、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0.3%阿维菌素,活芽孢100亿/g)1∶1 000浓度喷雾、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2 000浓度喷雾与1∶10浓度喷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一、用生物性农药Bt杀虫剂按每亩250克加水稀释200倍液喷雾。二、用2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1000—2000倍液喷雾。三、利用0.2%菜青虫体液水溶液防治。方法:每亩用100克菜青虫,捣碎腐烂,对水250毫升,加洗衣粉50克,再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可达  相似文献   

18.
<正>一、灭幼脲类杀虫剂的特点灭幼脲类杀虫剂可大面积应用于防治桃树潜叶蛾、茶黑毒蛾、茶尺蠖、菜青虫、甘蓝夜蛾、小麦黏虫、玉米螟及毒蛾类、夜蛾类等鳞翅目类害虫。实践表明,25%灭幼脲3号1500倍液对防治大多数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有特效,其灭杀桃小食心虫卵的效果不亚于1605。同时,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液浇灌葱、蒜等蔬菜根部,可有效地杀死地蛆。此外,25%灭幼脲3号对灭杀厕所的蝇蛆、死水湾的蚊子幼虫还有特效。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三号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形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脱皮、变态而死亡。经试验证明,该药具有高效、低毒、残效期长,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等特点。灭幼脲三号还能够工厂批量生产,成本低、抗淋溶。它既具备生防制剂的的优点,又克服了生物制剂的不足。为此,于1985~1986年与辽阳市美国白蛾防疫站共同主持,在全省组织了利用灭幼脲三号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网点,先后在大连市、丹东市绿化处,本溪市美国白蛾防疫站,本溪市绿化处,新金、宽甸、凤城、金县等地进行了小区套袋试验,小面积防治试验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灭幼脲与白僵菌的相容性及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灭幼脲Ⅲ号原粉和25%的胶悬剂对白僵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证明适当稀释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原粉可作为白僵菌粉剂的增效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添加2.5%比例的灭幼脲原粉组,在30d之内,对白僵菌孢子粉的增效作用为5%;5%比例组增效可达27.3%,且LT50值分别比孢子粉组提前5d和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