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育雏的主要条件 1.1温度 育雏舍温度应达33~35℃,每两天降1℃,每周降2~3℃,5周后降到22~25℃,降温过程一定要平稳,还应根据鸡的体质、生长发育状况、季节与温度变化趋势而定. 鸡舍温度是否适宜应将温度计数据与鸡群状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雏鸡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雏鸡分布均匀,晚上安静伸脖休息,表明温度正常.  相似文献   

2.
1 饲养温度 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相似文献   

3.
1温度 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1d,冬季至少提前2d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温度新孵出的雏鸡的体温大约39℃,以后每天逐渐升高,直到3周时达到恒定的“成年”体温(40.6℃~41.7℃),雏鸡3周前无法保持自己的体温。因此,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一天,冬季至少提前两天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同时应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雏鸡腹泻。应避免鸡舍出现贼风。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正常。前10天温度过高,会造成雏鸡早期发育受阻,羽毛生长慢、蓬乱。控制温度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测量相当于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厘米的温度,达到32℃;二…  相似文献   

5.
正1鸡舍内的环境控制1.1舍内适宜温℃1周龄34~32℃、2周龄32~30℃、3周龄30~28℃、4周龄28~26℃、5周龄26~24℃、6周龄24~22℃、7周龄22~20℃。温度每周降2℃。育雏室内昼夜温差控制在2~3℃;注意冷应激。温度的调整要根据要求和环境变化进行。温度计应放在舍内前、中、后、左、中、右、9个点,温度计离雏鸡头部2cm处。  相似文献   

6.
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观赏价值。雏乌骨鸡1~42日龄体型较小,胆小易惊,在育雏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关键技术。1 选好健雏健康的雏乌骨鸡大小均匀,绒毛富有光泽,眼大有神,蛋黄吸收好,脐环平整,没有血迹,活泼好动,叫声响亮,握在手中有弹性,挣扎有力,肛门干净,无粪便粘附。2 育雏温度乌骨鸡体型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1~3日龄应在36~37℃,4~7日龄34~35℃,以后每周降2℃,5周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3 湿度适宜育雏室内的相对湿…  相似文献   

7.
育雏是指1~42天内雏鸡的饲养和管理。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均匀度、成活率等指标,同时又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前提,所以育雏是蛋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1育雏的条件1.1温度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并且体温调节能力差,难以御寒,所以在育雏期间应提供热源。另外,供热有利于卵黄的吸收,卵黄中含有母源抗体的遗传物质,在早期可防止传染病的侵入。育雏室的温度一般为:第1周35℃~33℃,以后每周降2℃~3℃,降到18℃左右停止。1.2湿度雏鸡出壳时的营养供给主要还是靠吸收体内的卵黄,如湿度过低,会…  相似文献   

8.
1 温度 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1d,冬季至少提前2d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①要测量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cm,为育雏室温度;②水温最好为26~27℃;③垫料温度最好为27~28℃.如温度适宜,鸡爪放在人的脖子上不觉得有凉感.适宜的温度可大大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9.
牛金明 《中国家禽》2001,23(4):18-18
1育雏面积“ 1/3~ 1/2”   冬天饲养要求育雏面积占整个鸡舍有效饲养面积的 1/3。夏季饲养时温度易保持,为让鸡只充分活动,育雏区面积增大为有效饲养面积的 1/2。 2首周温度降“冬四夏三”   冬季时进雏当天温度要求保持在 35℃,第 7日龄温度保持在 31℃,即冬季第 1周温度降 4℃。而夏季时进雏温度要求保持在 33℃,第 7日龄保持在 30℃即夏季第 1周温度降 3℃。 3育雏温度“五高五低”   实践中育雏温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冬季时适当高,夏季时适当低,弱雏饲养适当高些,壮雏饲养适当低些;白天时适当低些;晚上…  相似文献   

10.
一、保温关育雏温度应掌握“初期宜高,后期宜低;弱雏宜高,强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阴雨宜高,晴天宜低;夜天宜高,白天宜低”的原则。雏鸡出壳第一周内温度应保持32℃~35℃,以后每周下降2℃~3℃,到4周龄时,温度降至21℃~24℃。4周龄后可根据...  相似文献   

11.
1.1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鹧鸪生性喜暖怕湿,对过冷过热比较敏感。由于鹧鸪出壳时体重仅有13~14g,虽全身被毛,但其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因此,温度是否适宜则是育雏成败的关键。经生产实践证明,雏鸪第一周温度要求为36℃~37℃,以后每周降1℃~2℃至12周龄,具体施温应当根据雏鸪表现情况而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2.
马鹿截肢术     
1 温湿度 1.1 温度 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条件,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鹧鸪在1~2周龄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为24℃。  相似文献   

13.
正温湿度适宜,20℃时产蛋率最佳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20℃时产蛋率最佳。15℃以下,温度每降1℃,产蛋率将下降1.5%,26℃以上蛋壳变薄,30℃以上破蛋率明显增加,鸡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至70%,平时要注意鸡舍通风换气,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于0.3%,氨气浓度不能过高。  相似文献   

14.
1 育雏温度要适宜 人们在肉鸭育雏阶段,往往忽视温度对雏鸭的影响。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不同口龄的雏鸭对温度的要求是:1日龄33℃,2~5日龄每天降1℃,6~10日龄每天降2℃,11~15口龄18℃,16~21日龄17℃,21日龄后保持17℃。通过观察鸭群的分布状态即可判定温度是否正常。温度适宜时,雏鸭三五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发出悦耳的欢叫声,食后  相似文献   

15.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1.1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1.2降低热应激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最适温度6~8℃,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  相似文献   

16.
1原因1.1育雏室温度偏高或偏低育雏室的温度是否适宜应视鸭子的活动情况而定。如果鸭子重叠打堆,说明育雏温度偏低;如果雏鸭远离热源并张口呼吸,且饮水增加,说明温度偏高。育雏室温度第一周应控制在29℃~30℃,第二周应控制在26℃~27℃,第三周应控制在25℃~26℃。冬季,由于育雏室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相差较大,所以要有一个逐渐脱温的过程。1.2饲料品种单一,营养成分不全雏番鸭饲料的代谢能应为12.2MJ/kg,粗蛋白20%,此外钙、磷、氨基酸、维生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农家习惯用剩饭菜、青菜、青…  相似文献   

17.
1温度、湿度 体重60千克以前,适宜温度为16~22℃;体重60-90千克,适宜温度为14-20℃,最低不低于12℃;体重90千克以上,适宜温度为12-16℃,最低不低于10℃。若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降温措施,猪舍相对湿度为40%~70%。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七彩山鸡体型略小于家鸡,其抗病力、集群性强,耐高温,抗严寒,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性。被誉为优质保健肉和美容肉。本地一专业户从武汉引进美国七彩山鸡饲养并获得成功,现将饲养技术总结如下:1雏山鸡的饲养1.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可选用红外线灯保温。(1~3)日龄为34℃~35℃,(4~5)日龄为33℃~34℃,(6~8)日龄为32℃~33℃,随日龄增加,每天降低1℃,4周龄左右降至常温。1.2湿度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  相似文献   

19.
任志 《水禽世界》2013,(6):30-30
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由于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龄降1-2℃。  相似文献   

20.
《山东饲料》2004,(4):24-25
根据多年栽培双孢菇的经验,我们将栽培技术进行了大胆改革,产量比原来明显提高,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双孢菇属中温偏低型。菌丝体的适宜温度为6~32℃,最佳温度为20~28℃。子实体的适宜温度为8~22℃,最佳温度为14~18℃。最佳播种期应在9月5日~15日,以此推算,培养料发酵时间应在8月10日~20日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