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鳢繁殖配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绍军 《内陆水产》1999,24(10):22-23
月鳢(Channaasiatc)俗称七星鱼、点秤鱼等,属鲈形图、鳢科、月鳢属,是一种凶猛掠食性名贵鱼类,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骨刺少,肉质细嫩,味佳,并具有滋补、生肌、活血等多种药用价值。在国内及港澳地区市场上甚为畅销,由于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不断上扬。近年来,月鳢养殖在我区日益广泛,但尚未见到关于月鳢繁殖较为系统的报道。据养殖户反应,该包在繁殖过程中配对较为困难,亲鱼打斗现象严重,配对成功率低,尤以1龄鱼为甚。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增殖月鳢资源,解决繁殖过程中的雌雄配对问题,作者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印度产的纹鳢产卵期,据Alikunhi(1953)报道,印度南部11-1月开始繁殖,而Parameswaran和Murugesan报道,印度南部纹鳢产卵期是2-3月,10-11月,采集到成熟的亲鱼,但从5-7,月采集的成熟亲鱼成熟度百分比最高。印度北部纹鳢产:卵期从6月到10月,  相似文献   

3.
月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大力推广月鳢养殖业的发展,解决月鳢养殖苗种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作者于1994—1997年开展了月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月鳢人工繁殖的成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亲鱼培育池的条件月鳢亲鱼培育池面积以20—700m2为宜,亲鱼池应安排在比较安静的...  相似文献   

4.
程光平  梁亮  黄钧 《淡水渔业》1999,29(2):27-31
采用“直接配对”及“适应 配对”( 下称间接配对) 方法, 对一冬龄月鳢雌雄进行单组配对产卵, 同时进行了“捞卵”和“亲鱼护卵”孵化比较及小水体育苗观察, 还结合家鱼繁殖技术讨论了月鳢繁殖及鱼苗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人工繁殖的月鳢苗种在池塘饲养至亲鱼,并进行亲鱼配对方式对比、饵料种类比较、孵化方式比较等试验,共配对亲鱼551对次,产卵总量51.4万粒,受精卵31.8万粒,孵出仔鱼27.3万尾,出苗20.2万尾(34∽52mm):平均受精率61.84%,平均孵化率85.79%,平均出苗率74.14%。  相似文献   

6.
林东年 《水利渔业》2005,25(3):34-35
人工繁殖的月鳢茁种在池塘饲养至亲鱼,并进行亲鱼配对方式对比、饵料种类、孵化方式比较等试验,共配对亲鱼551对次,产卵总量51、4万粒,受精卵31.8万粒,孵出仔鱼27.3万尾,出苗20.2万尾,规格34~52mm;平均受精率61.84%,平均孵化率85.79%,平均出苗率74.14%。  相似文献   

7.
钱续 《淡水渔业》1999,29(5):19-20
1998年5月我们在榆中县宛川水产综合养殖场对彭泽鲫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过程中,首次发现鲫似嗜子宫线虫对彭泽鲫亲鱼不仅有很高的感染率,而且严重影响性腺的发育,使繁殖工作不能如期进行,给生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1发现...  相似文献   

8.
一、亲鱼: 神仙鱼是产卵繁殖,体外受精。性成熟时雌雄鱼择偶配对,临产时相互追逐发情.在产卵过程中雌雄鱼互相陪伴,然后雌鱼排卯而雄鱼尾随射精于卵子上使其受精。卵粘附于繁殖器具上孵化。在受精孵化过程中.亲鱼会时常守在鱼卵附近,并经常用一双胸鳍不停扇动卵子表面水流,增加鱼卯的供氧.轮流守卫鱼卯、遇有敌人,通常一鱼守卫、一鱼出击把敌人吓跑。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亲鱼培育和促熟产卵技术,满足其大规模养殖生产的苗种需求,2011-2012年,在池塘条件下,进行了河川沙塘鳢亲鱼强化培育和繁殖试验,并在产卵规律和采卵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亲鱼的优选、培育期水流控制、各阶段饵料营养强化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可促进亲鱼性腺发育,使其达到性成熟并自然产卵。河川沙塘鳢亲鱼在水温达到15℃时开始产卵,其最适产卵水温为18~20℃,水温高于22℃时,产卵量开始下降。整个产卵期自3月下旬至5月初,其中4月份为产卵高峰期。试验共获得鱼卵48.9万粒,其中4月份获得鱼卵37.5万粒,受精率为66.7%,而3月份和5月份不仅产卵量少,受精率也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10.
七彩神仙鱼的繁殖与养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潘璠 《水产养殖》2003,24(4):5-7
七彩神仙鱼(Symphsodon discus)属于鲈形目,丽鱼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七彩神仙鱼当作观赏鱼中的珍品。在我国,七彩神仙鱼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广大观赏鱼爱好者青睐。本文介绍其繁殖、养殖和疾病防治技术。1 繁殖1.1 亲鱼的选择 首先要选择自由配对的亲鱼组合。性成熟的七彩神仙鱼会出现配对的情形,相互爱慕的雌雄鱼紧挨在一起,占据一定的地盘,不让其他同类靠近。这组鱼就可以当作亲鱼。也可以人为强制  相似文献   

11.
澳洲线纹尖塘鳢人工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澳洲线纹尖塘鳢为多次产卵型鱼类,具筑巢产卵习性,人工繁殖需设置人工鱼巢。培育二冬龄鱼作亲鱼,进入繁殖期时平均性腺成熟系数4.02%,相对怀卵量451粒/g。2003年4~5月进行繁殖试验,共计获卵2365万粒;受精率95.4%,获受精卵225.6万粒;经3~5d孵化,孵出鱼化199.7万尾,平均孵化率88.5%。实现了澳洲线纹尖塘鳢鱼苗规模化繁殖。  相似文献   

12.
吴文胜 《内陆水产》1996,22(3):15-15
鲤鱼亲鱼的春季培育立春之后,随着水温的上升,鲤鱼亲鱼的摄食量日趋旺盛。此时正值雌性亲鱼初级卵母细胞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准备向成熟期转化的时期。雄鲤鱼的性腺将产生大量的精液。这时的管理关键就是亲鱼繁殖前的强化培育工作,它直接影响鲤鱼苗种繁殖的效果。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月亮泡水库苗种繁育场是早春对草亲鱼采取增温保温措施和增加注射外源激素次数等方法,使1993年的未产亲鱼于1994年5月20日顺利产卵繁殖,比历史最早的1986年的6月4日提前了15天。催产率达75%,受精率92%,孵化率50.93%,5月28日出水花105.15万尾,为北方寒冷地区解决早苗问题,摸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孟庆付 《科学养鱼》1995,(12):17-18
黑鲷的亲鱼培育及繁殖技术黑鲷,俗称黑加吉、海鲋,属鲈形目、鲷科、鲷属。是一种肉味鲜美的暖温性底层海水鱼类,具广盐、广温、杂食性、生长快等特点。在虾池内与池虾混养可起到“清道夫”的作用,是有前途的开发对象。一、繁殖习性每年4—5月间,水温达13—15℃...  相似文献   

15.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鳢(Ophiocephalusargvus)(又名乌鱼、火头、生鱼等)属鳢形目,鳢科,是以小型的野杂鱼类为捕食对象的肉食性鱼类,其肉味鲜,适应性强,是黄河滩涂鱼塘套养鱼类的最佳选择,因此利用有利的自然优势,进行乌鳢的人工繁殖极为必要。2003年,我们在位于黄河滩边的俩沟渔场,进行了乌鳢人工繁育试验,获得成功。1亲鱼的收集饲养2002年底把捕捉到的乌鳢亲鱼分成九组,平均体重1.4公斤,放在1亩大小的鱼种塘里,同时准备350公斤野杂鱼置于附近的小鱼种塘里,继续投料饲养,开春后,适当向亲鱼塘施粪肥,每日捞取3公斤左右的小鱼喂养亲鱼。2培育池清塘消毒人工繁…  相似文献   

16.
张威  华明  宝良 《内陆水产》2004,29(7):26-26
产后亲鱼体质虚弱,容易感染疾病。为使亲鱼尽快恢复体质,为来年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产后亲鱼培育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亲鱼成熟的程度是催产成败的关键之所在.在繁殖季节。可直接根据亲鱼的外表特征进行选择,选择前2—3天要停止投喂饲料,特别是草亲鱼吃食后腹部也膨大、柔软,以免造成错觉。  相似文献   

18.
池养细鳞鱼亲鱼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细鳞鱼,是我国低温水域所栖息的一种较大型鲑科鱼类河流定居种。近年来,资源濒临绝迹,在华北已由原来的连续点状分布变为现在的孤立点状分布状态。为保护及开发这一珍贵资源,国内一些单位对细鳞鱼的繁殖进行了研究。黄浩明(1988)曾报导在封闭式的湖泊、水库中栖居及繁殖并获得发眼卵。白桂芝等(1999)报导利用水泥池试养野生细鳞鱼试验,但利用水泥池培育亲鱼进行繁殖至今未曾见过报道。本课题是在细鳞鱼移植驯养的基础上进行亲鱼培育达到成熟产卵的。现将研  相似文献   

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7,21(2):143-151
主要报导长江原种亲鱼鲢、鳙、草鱼和青鱼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通过可数可量参数的测定,年龄生长、性成熟年龄、繁殖力、成熟系数及卵比重等单项的相对关系的研究,讨论并提出了原种亲鱼鲢、鳙、草鱼、青鱼的标准参数,可供原种场生产管理、原种检测及种质资源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德明 《内陆水产》1997,22(4):15-15
立春之后,随着水温的上升,亲鱼的摄食量日趋旺盛。此时,正值雌性亲鱼初级卵母细胞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准备向成熟期转化的时期;雄性亲鱼的性腺将产生大量的精液。这时的饲养管理关键就是亲鱼繁殖前的强化培育工作,它直接影响亲鱼的催产率。因此,加强亲鱼的春季饲养管理是整个亲鱼培育工作中的关键。1亲鱼的分池放养亲鱼的分地时间,在越冬后产卵前,有条件的地方,雌雄亲鱼最好是分开专池饲养。不能专池饲养的,在分池时,应考虑好雌雄的搭配比例,如果是采用自然授精,一般搭配比例为1:1或1.5:1;如采用人工授精,搭配比例可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