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山东省德州市立足毗邻北京、天津、济南等畜产品消费集中地区,和饲草、畜禽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畜牧业发展目标定位在"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确保该定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08年4月,该市组织召开了"建设京津济地区主  相似文献   

2.
浅谈养殖场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武城县畜产品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畜牧业生产.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增长,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建设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畜牧业出现全面亏损的现状近期畜牧业出现了全面亏损的现状,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近期颁布了关于《促进畜牧业平稳发展》的通知。提出“我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问题。今年以来,肉禽蛋奶主要畜产品价格全面低迷,价格跌幅加大,养殖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滑。一些养殖户出现亏损,养殖的积极性下降。今年前4个月,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畜牧业必须持续发展,继续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
加快发展新疆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牧业大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立足畜牧业资源优势,强化品牌建设,加快科技进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加快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不仅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趋势,更是实现新疆畜牧业"两个转变"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新疆发展畜牧产业区位优越、品种优良、饲草资源丰富、养殖基础雄厚等优势,加快发展新疆以畜产  相似文献   

5.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保证数量有效增长的同时,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全面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要求.广东畜牧业在国内具有自身的特色,凭借面临港澳的地理优势,容易形成出口型畜牧业,对畜产品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畜牧业升级转型,实现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畜牧业的优势作用进行总结,分析出全省畜牧业仍存在的畜禽废弃物无法高效处理、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低、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化程度不足以及产业优势发挥不充分等五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推进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提升畜牧业产业化程度;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产业优势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推进黑龙江省畜牧业和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畜牧产业化是我国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产品加工企业是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主体,是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几年来,昌图县坚持把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扩大了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为全面掌握全县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情况,本刊记者走访了昌图县畜牧局和14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展开调研,探寻昌图县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畜牧业如何开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是河南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到“十一五”末。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45%。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5:1。同时。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9.
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是一个社会性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发展现代畜牧业是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本研究对现代畜牧业的涵义进行了综述,并首次提出现代畜牧业"五链"支撑理论,对推进叙永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新农村发展生产力,积极推进海东特色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对促进大农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确保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认真调研海东畜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面临的发展难题,提出了畜牧业今后发展对策,供参考。一、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