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公牛放线菌病温焕林,符锡明(内蒙古哲里木盟兽医工作站,028000)盟冷冻精液站从西德进口1头西门塔尔种公牛,3岁,黄白花,由于饲养管理条件好,膘情和精神状况一直很好,死前1个多月下颌右侧出现一不十分明显的肿胀,口流诞,咀嚼障碍,影响采进食,日渐消...  相似文献   

2.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民间俗称“老鼠疮”,病原为牛放线菌 (G )和林氏放线菌(G-) ,前者侵害骨组织 ,后者常侵害软组织 ,其传染途径通常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粘膜创口进入体内。我县各农区由于长期饲喂大量含有芒刺的青稞秸秆 ,每年因口腔和齿龈粘膜被刺破而感染者颇为多见。笔者从 1986年以来 ,采取中西药结合疗法 ,治疗该病患牛 6 8例 ,其中黄牛 4 2例 ,牦牛 2 6例 ,治愈 6 3例 ,有效 5例 ,治愈率 92 .7%。1 症状上、下颌骨出现界限明显、不能活动的赘生物——放线菌肿 ,多发生于左侧 ,初期触压有疼痛反应 ,后期则痛觉…  相似文献   

3.
4.
本病是牛型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增生与化脓,形成放线菌肿。1 病因 多为口腔粘膜、舌、下颌受到损伤而感染,尤其在低湿草地放牧容易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5.
牛放线菌病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病是牛、马、猪、人易患的一种多菌性慢性传染病,该病以牛多发,其病原为牛放线菌、林氏放线杆菌。其侵袭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颈、颌下及乳房部,其中又以颌下发病为多,其原因是牛换牙期间,食物粗糙,刺破口腔黏膜或皮肤而造成感染。畜舍、牧场潮湿也易引发此病。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相似文献   

6.
猪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在动物组织中能形成带有辐射状菌丝的颗粒状聚集物,外观似硫磺颗粒,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 猪放线杆菌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物可迅速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7.
牛放线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线菌病是家畜和人的一种传染病。牛放线菌病的特征是在舌、颌下、头和颈的皮肤及软组织等部位,形成局灶性坚硬的放线菌肿和疖子颗粒。初期和中期为黄色,晚期呈灰黑色颗粒。1病因病原体主要为牛放线菌及林氏放线杆菌。牛放线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较细长,可以感染人类;林氏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常侵害软组织,是牛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两者在病组织及浓汁中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颗粒“菌芝”,呈放线状排列,所以称为放线菌。本病是由健畜食入被本菌污染的禾本科植物如牛草(芸冬草),尤其是麦草和谷壳,刺伤粘膜或皮肤,由创伤后而感染,幼…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病是牛、马、猪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的慢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为特征.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笔者就1999年以来对64头牛发生牛放线菌病,通过用以下方法治疗,痊愈62头,效果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牛放线菌病是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传染病,菌名侵害部位染色区别明胶凝固血清靛基质石蕊牛乳硝酸盐还原糖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乳糖蔗糖杨苷卫茅醇牛放线菌林氏放线菌骨组织、肺脏舌、颊、颈皮肤G+G-液化不液化液化不液化+-缓缓胨化产酸不凝固+-++++-+++±++---表1牛放线菌与林氏放线菌的鉴别以牛最为常见。本病主要特征是在头、颈、颌下发生化脓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硬肿或肿瘤样脓肿,常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998~2002年间,我们为养牛户诊治该病病例60余例,现将本地牛放线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  相似文献   

10.
猪放线菌病主要是由猪放线杆菌、驹放线杆菌等致病性放线杆菌引起的疾病。患病猪以皮肤、黏膜或其他组织形成明显的肉芽肿或脓肿为特征。近年来,笔者治疗该病猪32头,治愈30头,现将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多菌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病原有牛放线菌、伊氏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牛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因采食、吞咽困难,甚至心脏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甘肃西定市安定区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和省列养羊大县(区)的有利机遇,大力实施设施养羊。通过母畜扩群,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了一批养殖专业村和养殖小区,但是存栏量偏低,因此按照“引进与自繁相结合、纯繁与改良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了良种羊的引进和渊剂。  相似文献   

13.
牛放线菌病又称为大颌病,是由放线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慢性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在头部、颈部和下颌出现化脓性和结缔性组织增生。虽然牛放线菌病不会导致牛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但是因为发病后会严重降低饲料利用,提升经济成本,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济损失。近些年,随着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放线菌病发生率呈现高发趋势,因为防治不及时带来严重的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牛放线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牛放线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边远地区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介绍了水牛放线菌病的肉眼诊断方法和土法手术治疗措施,供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症状最初表现在猪躯体易磨部位,如肘关节等处出现小结节,接着猪腹部、乳房部发现小结节,小结节逐渐肿大至鸭蛋大小的肉芽肿。若是白猪,可见到肿大部位皮肤发红,用手触压,有轻度发热,较硬,可在皮下移动,猪同时表现躲避等疼痛反应。当躯体一侧、特别是臂关节、肘关节出现肉芽肿时,猪换为另侧躺卧,不久,对侧易磨部位亦相继出现结节肿大,此时猪多为俯卧。患猪在整个病程中精神稍差,食欲减少,部分表现出运动及躺卧困难,但未见发热等全身反应。肉芽肿后慢慢软化形成有波动感的脓肿灶突出于皮肤之外。同时,另有几例猪腿部生出小结节,逐渐长…  相似文献   

16.
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G^+)和林氏放线菌(G^-)引起,前者主要侵害骨组织,后者常侵害软组织,主要表现为面腮、颈、颌下和舌坚硬瘤状赘生物——放线菌肿,严重时形成瘘管,侵害内脏器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散发性传染病。笔者自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患牛26例,治愈25例,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放线菌病在牛、山羊等反刍兽中常有报道,但亚洲象的放线菌病未见报道。2004年2月云南某风景区6头成年亚洲象颈部、臂部、肩带部、髫甲部及大腿部外侧等多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肿块,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放线菌病。对较大的化脓性放线菌肿采取手术疗法;对较小的放线菌肉芽肿施行非手术疗法,痊愈。  相似文献   

18.
正放线杆菌病(actinobacillosis)为慢性传染病,牛最常见,绵羊及山羊较少,病的特征是头部,皮下及皮下淋巴结呈现有脓性的结组织肿胀。本病为散发性,很少呈流行性。牛与绵羊可以互相传染,为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i)。细菌呈杆  相似文献   

19.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典型症状病牛在上、下颌骨部出现界限明显,不能活动的硬肿。病牛的呼吸、吞咽及咀嚼均感困难,消瘦甚快。肿胀部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脓液,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舌和咽喉被侵害时,组织变硬,舌活动困难,称“木舌症”,此病症状典型,容易诊断。防治应避免在低湿地区放牧,舍饲牛最好在饲喂前将谷糠、干草等浸软,避免刺伤牛口腔黏膜。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应及时处理。①治疗硬结时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一同切除。创腔用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