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盐胁迫下胡杨的离子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中的各种离子关系,发现胡杨对盐分不是简单的抿吸机制;对根系环境中的NaCl,胡杨吸收的钠离子显著少于不耐盐的杂种胡杨,而吸收的氯离子却大大超过后者,这与以往报道盐胁迫的胡杨根细胞中形成大量富含氯离子的小液泡是一致的,是一种特殊的区隔化构造,与杂种胡杨相比,胡杨有相对较发达的茎干组织,根和茎干占植株总生物量的比例较大,能吸收和储存有害盐离子而减少其进入叶组织,这是胡杨抗盐性的形态解  相似文献   

2.
胡杨膜系统的盐稳定性及盐胁迫下的代谢调节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比较胡杨和群众杨在盐分胁迫下的生化反应发现:(1)胡杨的细胞膜系统能忍耐200mM NaCl的高盐处理,其膜透性在高盐处理3d没有显著增加,而群众杨的膜透性随盐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胡杨的光合和生长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低盐(50mMNaCl)和高盐(200mMNaCl)溶液分别处理2年生胡杨并与杂种胡杨作比较,以观察盐分胁迫下胡杨的光合反应及生长反应.光合作用及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两个树种的CO2补偿点随盐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RuBP羧化酶活性随盐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用高盐处理,在土壤盐分浓度达到07%NaCl时,胡杨的净光合速率仍能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下降后逐渐回升至相当于对照处理的70%;而杂种胡杨的光合速率只有在土壤盐分浓度低于02%NaCl时方可恢复,当土壤盐分浓度达到05%NaCl时植株即死亡.叶绿素a和a/b比率随盐分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则随之降低.荧光分析表明,盐分胁迫造成胡杨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不是对光合器官的破坏,而是对光合暗反应的抑制.测定叶片伸长速率和叶片数及比叶面积,发现胡杨在盐胁迫的初期主动调节生长速率并脱落部分叶片(在高盐处理后第1天,胡杨叶片的伸长速率下降70%,至第3天,开始落叶);在处理过程中,胡杨叶片的比叶面积随盐分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说明有叶片肉质化现象.这些均有利于增强抗盐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检测了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100 mmol/L)处理后盐芥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拟南芥。拟南芥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尤其是CAT活性,明显受制于高浓度NaCl环境(〉100mmol/L),而盐芥的抗氧化系统并没有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AtPIP5K2基因参与拟南芥盐胁迫的调节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不同机制来适应环境中的各种胁迫,如盐碱、干旱等.该研究从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对盐反应不敏感的突变株系eto(enhanced tolerance to osmotic stres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表明eto突变株系早期生长发育对盐胁迫不敏感.TAIL-PCR分析表明eto突变株系中T DNA插入在拟南芥1号染色体上(BAC F3M18的27502位置),位于拟南芥At1g77740基因起始密码子前487 bp处,该基因编码磷脂酰肌醇-4-磷酸 -5-激酶(AtPIP5K2),共分离分析表明T-DNA插入与盐不敏感性紧密连锁.以野生型拟南芥总RNA为模板,克隆拟南芥AtPIP5K2基因cDNA,其开放读码框为2 265bp,编码755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物种PIPKs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AtPIP5K2与植物PIPKs基因氨基酸相似性高达62%~75%,但与其他生物物种PIPKs基因之间的氨基酸相似性仅为33%~37%;AtPIP5K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植物PIPKs基因所具有的高度保守区域“PIPKc\"、“MORN repeat\".进一步分析表明AtPIP5K2基因在拟南芥根及莲座叶片中表达量较强,并且由于T-DNA的插入,使eto突变株系与野生型相比,其AtPIP5K2基因过量表达,表明AtPIP5K2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参与调节拟南芥适应盐胁迫的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6.
葡萄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落叶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近年来,葡萄受到盐胁迫的影响,导致其产量与品质都有所降低.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VpSBP3转录因子,并利用花絮浸染法将其转入拟南芥中获得转基因株系.在盐胁迫下,测定了野生对照、pCAMBIA2300空载体对照和VpSBP3转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根长...  相似文献   

7.
为给稀土元素农用拓展及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依据,以永良四号小麦幼苗为材料,采用模拟盐害的方法,探索了盐胁迫下铈的不同施用方式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MDA 含量明显上升,POD 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盐胁迫前24 h 用30 mg/L 铈采用叶面施肥、根部施肥的方式处理后,MDA 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下降,POD 活性在各个时间段也都有明显上升。稀土铈的不同施用方式都能诱导小麦幼苗对盐胁迫产生抗性,减轻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叶面喷施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Remorin蛋白是广泛存在于苔藓、裸子和被子植物中的蛋白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remorin抵御非生物胁迫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前期研究发现抗逆树种胡杨的remorin 6.5(REM6.5)可通过增强质膜质子泵活性提高植物耐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植物耐受水分胁迫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抗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法】以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OE1和OE2)、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对照(VC)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对各基因型拟南芥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包括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以及复水处理,从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拟南芥干旱胁迫中的响应机制。【结果】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的存活率、根长显著高于WT和VC,并且在渗透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较小,这些表型差异主要与转基因拟南芥水分吸收、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有关。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水通道基因AtPIP1;2和AtPIP2;1的表达量提高。甘露醇处理诱导WT和VC根细胞积累H2O2,对细胞膜造成氧化...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质膜质子泵AHA10在盐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本试验以拟南芥AHA10 缺失突变体aha10-1 幼苗为材料,检测了盐胁迫条件下幼苗根和子叶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aha10-1 幼苗在0.1mol/L NaCl处理条件下,主根长度明显短于野生型,子叶生长状况与野生型相同,说明AHA10可能在幼苗根盐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盐处理后野生型根细胞质膜钙电流明显增强,而aha10-1 根细胞质膜钙电流未见明显变化,表明AHA10可能在盐胁迫激活钙信号过程中发挥了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量表达胡杨peu-MIR156j基因增强拟南芥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本文克隆了miR156j的前体(peu-MIR156j),并将其转入拟南芥获得35S:MIR156j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鉴定表明,过量表达miR156j增加了拟南芥莲座叶的发生,导致叶片浓密及开花延迟。这一结果表明:同拟南芥、水稻等物种类似,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