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其生长快,成材早,材质轻韧,结构均匀,纹理通直,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皖西杉木造林,曾掀起过"杉竹下山"热潮和杉木丰产片建设,从山区到丘陵,建立起许多连片的杉木林基地。宿松县有林地总面积54.3万亩,杉木林地12.5万亩,约占有林地总量的1/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杉木林基地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2.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生长快,干形直,材质好,用途广。据南方九个省区不完全统计,共有杉木林5630万亩,木材蓄积量23150万立方米。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国南方各省区都在积极营造杉木速生丰产林,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如湖南会同11亩6年生杉木林每亩蓄积量4.3立方米,贵州锦屏5亩8年生杉木林,每亩蓄积量13立方米;同时,大面积用材林基地,也在逐步形成,如湖南株石杉木林基地就达40万亩,湖北广济杉木林基地也达12万亩,集中连片,而且到处出现“种杉如种田,管杉如管棉”的大好局面。我省发展杉木历史虽不长,但由于各级党委重视,广大干群积极努力,全省现有杉木林已经超过25万亩。苏南地区千亩、万亩以上杉木林基地正在不断出现,苏北赣榆和沿海阜宁,试种杉木,也获成功,长势喜人,为加速实现我省地方用材自给,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杉木黄化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质、速生、丰产的主要用材树种。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绿化祖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特别是新区的杉木林基地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已郁闭成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但是,近年来许多杉木林发生了黄化病。据安徽省1977年7个地区47个县的调查,已发生3万多亩,占调查杉木林面积的3.7%,徽州地区高达40.1%。杉木感病后,整片发  相似文献   

4.
资源县政府最近决定将从1990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整个项目计划投资1330万元,其中向世界银行贷款598.5万元,自治区和县有偿配套投资399万元,经营单位自筹332.5万元,计划营造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10万亩。其中新  相似文献   

5.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绝对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鼓舞下,全省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积极地开展了杉木基地林的建设,自一九七三年以来,全省已营造杉木基地林一百零九万亩。细致整地造林是促进杉木速生丰产和加速建成基地的重要技术措施,为给我省杉木基地造林提供合理整地方式,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南方用材林地造林技术座谈会后,一九七四年在锦  相似文献   

6.
金沙县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谁造谁有”、“中幼林可以折价转让”和“可以继承”的林业政策,调动了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全县出现了造林注意质量,管护抓得认真,造林成活率高的新局面。1985年共造林110418亩,其中,集中连片的速生丰产基地林16片、21543亩。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了全年11万亩的造林任务。去年9、10两月,省林业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是我省杉木用材林基地之一。群众栽杉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积累不少宝贵经验。特别是1975年以来,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一个以速生、优质、丰产为中心的杉木造林运动迅速掀起。自1975年至今已造杉木林97000多亩,全县规划1984年完成50万亩杉木造林任务。为了总结和推广其经验,实行科学造林,以适应发展杉木的需要,1978年3—5月,我们对屏边地区的杉木作了调查,现将结果加以归纳和整理。  相似文献   

8.
我区现有集体中幼龄林面积2572万亩,需要抚育间伐面积1687万亩,亟待抚育间伐面积720多万亩。这些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体林大多数是70年代建立的,一是通过“基地办林场,林场管基地”建立的速生丰产商品材基地,以杉木、松树用材林为主,是我区集体林中保存最好的人工林;二是大面积  相似文献   

9.
杉梢小卷蛾是本地区杉木的一种主要害虫,据1976年底普查,发生危害面积已达26000余亩,占杉木林总面积的30%以上,有些地方株被害率高达100%,主梢受害率在70%以上,严重影响着杉木的速生丰产。为了巩固、发展杉木基地建设的成果,坚持  相似文献   

10.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近十年累计完成造林1.2万亩,抚育中龄林8000亩。但近年来在森林经营上也遇到些问题,由于林种树种单一化,相当一部份杉木林  相似文献   

11.
六峰山林场位于武宣县北面,北纬23°45′,东经109°5′,属大瑶山余脉,是桂中丘陵山区.全场经营面积13万多亩,其中海拔200-300米,坡度15°以下的低平丘陵占50.0%.为了加快杉木林基地建设速度,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一九六五年试行机耕整地造杉2500亩,获得成功.12.5年生杉木林,一般胸径12厘米,树高12米,最大植株胸径  相似文献   

12.
林海放歌     
以“寿”字面闻名于世且素有罗汉果之乡美称的永福县,属广西重点林区,是广西速生杉木林、毛竹、油桐基地县。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奋斗,永福县完成了人工造林42万亩,飞播林12万亩,封山育林64万亩。昔日曾是荒山大户的永福县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13.
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是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向,也是我国今后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1984、1985年林业部颁发了有关规定和技术指标,要求以县(场)或两个县(场)以上为单位,建立面积相对集中连片、不少于10万亩的速生商品用材林基地,最终达到年产5万立方米以上木材。这就是说,如果以20—25年为一个轮伐期,每亩商品材  相似文献   

14.
纳溪县地处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是全省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980年后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以杉木为主要树种,培育目标为中小径材.经近10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目前全县已造基地林122,900亩,其中速生丰产用材林71,547亩,占58.2%,年平均进度1.78万亩.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都在90%以上,幼林年生长量一般平均高1米、径1厘米以上,普遍实现四、五年郁闭,六、七年开始抚育问伐,每亩平均有活立木蓄积1立方米左右.根据现有长势和产区区划调查资料分析,预计15—20年可以成林,亩产可达8—10立方米.现我们仅就技术措施方面,谈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 信阳县位于大别山桐柏山北麓,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温暖多湿,水热资源丰富。杉木栽培历史悠久,但在七十年代以前仅有零星分布。且长势较差。1974年开始大搞杉木林基地建设后杉木发展很快,到1985年底,全县杉木林保存面积达57615亩,其生长量超过了省定平均生长量每亩0.6立方米的指标。现将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栗坡县为发展山区经济,把发展杉木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来抓。从1976年省林业厅确定建立杉木基地以来到1990年,已发展相对连片集中的杉木36万亩,成活保存率在85%以上的面积有28.5万亩,占计划面积25万亩的114%。目前80%的杉木已郁闭成林,其  相似文献   

17.
采取高标准造林集约经营的方式解决木材短缺,是世界缺林国家解决用材的捷径和必由之路。我国在六十年代就提出了林业三化,即“丰产化、基地化、林场化”的正确目标和经营措施。为进一步加快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步伐,近年来国家提出有偿投资贴息贷款的政策,采取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土地密集的方针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湖南准备在“七五”期间建立以雪蜂、南岭山脉为主的32个县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新造、幼培丰产林559万亩。规划建设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1983年开始,我省建立了不少以杉木  相似文献   

18.
简讯点滴     
我区超额完成“七.五”计划速丰林规划设计任务林业部逐年下达我区“七.五”计划速生丰产用材林规划设计任务共一百九十万亩。1985年以区林业设计院为主,开始规划设计。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和林业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三年一举完成了速丰林基地规划设计面积四百五十二万二千多亩,其中杉木三百六十四万七千多亩,良种桉四十四万九百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帽子峰林场大面积人工杉木林速生丰产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人工杉木林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技术经济等主要因子,总结并提出了实现大面积人工杉木林速生丰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作业制度和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们潭头公社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在大办农业的同时狠抓了林业基地建设。三年来全公社共建林业基地九千六百四十亩,其中杉木八千八百一十亩。为使基地造林高质量、高标准,促使杉木速生丰产,公社推广了西河大队“一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