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醋柳、酸刺、黑刺,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容易培育、生长迅速、见效快的树种。它不仅是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薪炭林的优良树种,而且是营造混交林的良好伴生树,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沙棘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含有17种氨基酸,而且维生素C、E、A、K等含量几乎居一切果、菜之冠。维生素C的含量是猕猴桃的2—4倍。沙棘果皮、果肉、种子中含的油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珍贵药用油。据报导,运动员的饮料、宇航员的食品中都有沙棘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大果沙棘在满洲里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属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l),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果、叶、皮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类体质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沙棘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抗风固沙,具有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但刺较多,难采摘,果实小,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为满足沙棘资源  相似文献   

3.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其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种子可榨油。近年来,国际上对沙棘果实的综合利用研究,以及对沙棘化学成分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苏联从70年代至1986年以来,已相继发现沙棘含有150多种化学成分,同时还发现沙棘具有全面的生理活性,并且在营养科学、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已引起重视。在国内,用沙棘果实制作的饮料和沙棘酒已普遍推开,用沙棘种子榨油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化,而唯独对沙棘叶的应用研究却很少。为了综合开发沙棘,我们对沙棘叶及沙棘叶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1 前言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名酸刺、醋柳、黑刺等,为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是荒山造林和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之一,生态效益优异。同时,沙棘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其它生命物质,含有20余种微量元素、20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为苹果的8倍;更主要的是果肉内含有8%的沙棘油,它可作为医药上的镇痛剂和伤口愈合的良药,且具有防癌成分,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近几年来,沙棘系列产品作为保健饮料更是风靡世界,在我省的发展也很迅速。  相似文献   

5.
鼠李沙棘果多用于生产沙棘油、沙棘汁和沙棘酒。但是,在剩余的气干果渣中仍含有大量化学物质急待利用。因此,苏联克拉斯诺达尔食品工业研究所提出了液态二氧化碳和氟氯烷11两种浸提法,研究了西伯利亚和高加索沙棘气干果渣浸提液中蜡、不皂化物、游离酸、束缚酸、维生素 C、维生素源 A(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E(生育酚)和维生素 F  相似文献   

6.
正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或乔木,别称醋柳、黄酸刺、酸刺等。沙棘是一种阳性树种,喜光照,具有耐酷热、耐严寒、耐盐碱、耐干旱及风沙的特点,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因此成为一种用于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生态建设和荒漠化治理的优选树种。同时,沙棘的果实和叶中含有1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及饲料等多种行业。因为沙棘既具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其种植面积逐渐增大。近年  相似文献   

7.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亦称醋柳、酸刺、黑刺等,是一种野生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北近二十个省(区)均有分布。沙棘结成串红黄色浆果,具有珍贵价值。沙棘果营养成分全面,其中维生素C、E、A、K等几乎居一切果、菜之冠。例如维C含量竟为猕猴桃的2~3倍,为山楂的20倍!另还含近20种微量元素和20种氨基酸。沙棘果皮、果肉、种籽以至茎皮中都含油,果实含油率约为10%。沙棘油是各种生命活性物质的浓缩物,可抗辐射,抗疲劳,全面增强肌体活力,是现代医  相似文献   

8.
沙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沙棘果汁中含有C、E、A、K等多种维生素,其VC含量远远超过桔子、苹果、梨,同时还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沙棘果皮、果肉、种子及茎皮含有沙棘油,种子含油率高达18%以上。沙棘油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泛用途,对于烧伤、冻伤、皮肤病、胃病、眼病、动脉硬化、辐射感染、食道癌等许多疾病均有疗效。沙棘叶子含有很高的营养成分,可制茶叶和饲料。花又是很好的蜜源,另外,沙棘还能通过根瘤菌固氮改土、具有护岸、保持水土等多种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沙棘属于胡颓子科,该科有三属45种乔木和灌木。沙棘果实油里含有类胡萝卜素(180毫克%)、羟氧萘酮、维生素K_1和维生素E(16毫克%)、以及预防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的不饱和脂肪酸。沙棘油可用来治疗许多重病。因此,不少国营农场专门种植沙棘,工厂还制定了生产沙棘油的工艺流程。一年生沙棘幼苗已经可以长出根癌,其外形与豆科植物的根癌相似。沙棘根癌的共生固氮活性可用不同方法测定。一些早期论文(1934年)提出在无氮环境里种植沙棘的长期试验,  相似文献   

10.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的小灌木 ,是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身的神奇植物。沙棘浑身是宝 ,果实里可提取果汁 (可做饮料、干粉冲剂 )、果油、黄酮、色素、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保健品以及药品。种子里可提取沙棘籽油。籽油内含有 16 0多种活性物质。它们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都有很好的疗效。河南省镇平县黑龙集乡迅达林药果苗良种推广部推广的沙棘新品种辽阜 1号、辽阜 2号具有极强的抗逆性 ,耐旱性更好。根系比俄罗斯、蒙古大果沙棘、中国沙棘发达得多 ,其果油含量高于中国沙棘 1倍 ,不饱合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沙棘果实是重要的食品和药用森林资源。在它的果实中含有维生素B_1、B_2、B_、E和胡萝卜素(维生素原A),在维生素F内组成特别重要的脂肪酸类——亚油酸和亚麻酸。因而,沙棘果实在医疗和食用工业中需要量相当大,但是,沙棘及其研究工作薄弱。自始至终没能满足需要。采集沙棘果实的劳动量相当大;每收获1公顷沙棘林中的果实每天需要400  相似文献   

12.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jopha)植物,它又叫酸刺、醋柳。分布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北的一些省区。有放线根瘤菌,与其共生固氮,是非豆科具有固氮能力的少数野生植物之一。沙棘适应性强,具有耐寒、耐早、耐瘠薄和耐盐碱等特性,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和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沙棘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果汁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825~1060mg/100g,相当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大果沙棘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树种。其果实含有大量的Vc、十几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 ,可用于生产高级饮料、酿造果酒 ;种子含有的沙棘油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原料 ;枝叶是牛羊的优质饲料 ;根系有根瘤菌能固氮 ,肥沃土壤。我们于 1995年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并  相似文献   

14.
沙棘(Hippophae rhamnides L.)也叫酸刺(陕西)、醋柳(山西)、黑刺(青海),是一种具有固氮能力的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落叶灌木,耐于旱、耐瘠薄,防风固沙,生态适应面宽。多年来沙棘主要作为营造水土保持林和薪炭林树种被广泛栽植,但随着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综合开发,沙棘已成为一种集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于一身的珍贵树种。  相似文献   

15.
沙棘油在各种病理条件下显示出的极良好效果,使得药理学家很早以前就感兴趣。推测认为,这可能是沙棘油中存在着适应原活性。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所以才研究沙棘油对恶性肿瘤发展的影响。 在对品系BalB/C雄性小鼠艾氏腺癌(腺癌按0.2ml199号培养基中7. 5×10~6癌瘤细胞接种在腹膜内)的实验中,接种后经24h开始用沙棘油治疗。在7昼夜治疗期间,用探管分别灌胃0.5ml/kg,1.0ml/kg和5.0ml/kg沙棘油。实验结束时,按恶性细胞数量算出抑制肿瘤生长百分率。已查明沙棘油具中等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随着投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与对照组同一指数相比,实验组中服0.5ml/kg沙棘油动物的肿瘤细胞量减少了1. 3倍(抑制率为24%)服1.0ml/kg沙棘油动物的肿瘤细胞量减少了1. 5倍(抑制率为35%),服5.0ml/kg沙棘油动物的肿瘤细胞量减少了1.7倍(抑制率为41%)。上述研究结果认为,应在肿瘤实验中进一步研究沙棘油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熊正英  刘小杰  唐量 《沙棘》2004,17(3):16-19
通过测定运动小鼠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探讨服用沙棘油对小鼠能力影响的生物化学机制。为此选用7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安静对照组、安静沙棘组、训练即刻组、训练即刻沙棘组、训练恢复24h组和训练恢复24h沙棘组。经过6周(42d)游泳耐力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分析比较了各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FT)、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同时还对各组肝脏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1)以上各组GPT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和训练即刻组与训练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2)SOD除安静对照组与相应沙棘组,训练即刻沙棘组与训练恢复沙棘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3)MDA除训练即刻组与相应沙棘组及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4)沙棘组肝脏细胞中线粒体、肝浆网、肌丝等结构均比相应对照组完整,病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果表明,沙棘油能改善运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提高肝脏组织抗自由基氧化的能力,同时还对肝脏细胞超微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俊旺  魏彩云 《沙棘》1994,7(4):24-27
综合分析沙棘果汁油、沙棘果渣油和沙棘种子油在理化指标和生化成分上的差异发现,沙棘果汁油与沙棘果渣油的生化成分基本相同。在理化指标(除碘价外)方面三者差异不大,沙棘种子油的碘价明显偏高。在生化成分方面,抄棘果渣油和沙棘果汁油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远高于沙棘种子油,三者V—E的含量近似,在脂肪酸组成方面,沙棘果汁油和沙棘果渣油主要是榈酸、棕榈油酸和油酸,沙棘种子油主要是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不皂化物方面,果汁油中含有豆甾醇类和谷甾醇类化合物,种子油中不含谷甾醇,仅含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18.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苏联、蒙古及许多欧洲国家都在着手大力研究、开发一种野生灌永——沙棘(我国也叫醋柳、酸刺、黑刺等)。苏联文献称沙棘“昔日默默无闻,如今令人倾倒”。这种野生植物在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北十几个省(区)也广泛分布,而且数量和质量优于国外。近几年,在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等单位的大力倡导下,国内的沙棘开发也已上马,而且发展很快。本文拟就我国沙棘开发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开发沙棘,有重要的生态经济意义开发沙棘,是我国干早、半干旱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需要。沙棘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沙棘果含有全面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E、A、K等含  相似文献   

19.
‘浑金’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良沙棘品种,属蒙古沙棘亚种,区域化测定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国高纬度推广种植,无刺或少刺,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2 kg以上,单位面积果实产量达5 000 kg·hm~(-2),种子水解总黄酮含量223.38 mg·(100 g)~(-1)。  相似文献   

20.
‘橙色’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良沙棘品种,属蒙古沙棘亚种,区域化测定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国高纬度推广种植,无刺或少刺,果实橙红色,果实VC含量高达177.04 mg·(100g)~(-1),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 kg,单位面积产量达5 0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