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育雏期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提供适宜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敏感。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环境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光照颜色,强度对雏鸡耗料、活动等的影响,分析了光照条件对雏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性,认为合理光照是培育雏鸡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的光照条件不仅影响雏鸡的食量、成活率,还影响性腺的发育,因此,饲养雏鸡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光照。  相似文献   

3.
种鸡产蛋早期(28周龄)产出的种蛋孵化的雏鸡称之为“小日龄雏鸡”,其在生产性能的发挥上和抗病力上都优于其它的雏鸡,但由于雏鸡个体小,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雏鸡表现“难孵、难养”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种蛋的孵化成绩及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一)根据雏鸡生理特点巧应对1.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对饲料和环境的要求高。蛋用雏鸡2周龄体重约为初生时的2倍,8周龄为15倍。所以既要保证雏鸡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雏鸡羽毛生长快、更换勤,因此,雏鸡日粮的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高。  相似文献   

5.
“雏鸡开口灵”对雏鸡增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吴开宝张书霞鲍恩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雏鸡开口灵”是为雏鸡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营养保健制剂。为进一步证明其对雏鸡具有增进食欲,防制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抵抗应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之...  相似文献   

6.
1雏鸡特点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芷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用EM制剂防治雏鸡白痢,主要是通过促进雏鸡肠道正常菌群的形成,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通过EM中放线菌群所产生的对敏感微生物有选择性的多种抗生素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杀灭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雏鸡白痢的目的。本试验通过对雏鸡进行EM的饮水、饲喂EM发酵饲料,有效地防治了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8.
根据雏鸡动态,判定舍温是否合适适宜的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一般来讲,雏鸡舍温度稍高一点,对雏鸡的卵黄吸收及其发育颇为有利。除在雏舍内一定位置放置温度计,经常了解室温外,也可根据雏鸡的精神动态来判断舍温是否合适。温度适宜:雏鸡均匀地分布在热源周围,精...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东北龙芽Cong木的鲜嫩叶,按2%添加在低日龄雏鸡日粮中,从I日龄开始添加,连续饲喂3周,对照观察其对雏鸡增重及抗IBV攻击感染作用,试验结果,雏鸡在21日龄时,试验组雏鸡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多增重25克,试验组的雏鸡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5%,雏鸡在22日龄,用IBV攻击感染后,试验组雏鸡死亡率比对照组减少58.34%,说明龙芽Cong木鲜嫩叶对低日龄雏鸡既能促进增重,提高成活率又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质量和管理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育雏的质量,并直接影响肉鸡养殖的成功率。一 雏鸡的挑选 雏鸡在孵化场孵出蛋壳,并从出雏器转移出来后,就已经经历了相当多的操作,如挑拣分级,对出壳后的雏鸡进行个体选择,选留健雏,剔除弱雏和病雏,公母鉴别,有的甚至已经做过免疫接种,如对出壳后的雏鸡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考察甜叶菊对肌胃糜烂病症雏鸡肌胃的解毒效果。选取8只4日龄雏鸡分成3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每天饲喂10 mg/kg肌胃糜烂素+2 000 mg/kg甜叶菊提取物,空白对照组雏鸡正常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7 d。结果表明: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并有死亡现象,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体重增长速度优于肌胃糜烂素组。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腺胃肿大,有红色斑点,肝脏颜色变浅且易碎,胃液增多,pH值降至2.3,胃黏膜糜烂。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的腺胃糜烂程度比肌胃糜烂素组有所减轻,平均胃液量相比空白对照组增加了53.3μL,比肌胃糜烂素组降低了43.3μL;而胃液pH值相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0.6,比肌胃糜烂素组增加了0.7。甜叶菊+肌胃糜烂素组雏鸡胃蛋白酶活性、肌胃糜烂素含量均低于肌胃糜烂素组。研究表明,肌胃糜烂素对雏鸡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促使雏鸡肌胃出现糜烂,而甜叶菊对雏鸡的肌胃糜烂病症具有一定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于刚刚出壳的雏鸡,一般很难从外观上对其性别作出较准确、迅速的鉴别,而通过对雏鸡的体形外貌、行为习性、骨架特征、肛门收缩、羽毛的发育情况以及翻肛进行仔细观察对比,就能够发现雏鸡身上细微的差异,而这些细微的特征是雏鸡雌雄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雏鸡质量“雏鸡质量”是一个经常应用的词,但却很少有人对其下过定义。事实上,从实践的观点来看,雏鸡的总体质量是很难加以定义和定量的。尽管有些人会根据雏鸡的一般外观来判断其质量,但雏鸡在现场的实际生活力可能是最常用以判断其质量的客观尺度。雏鸡质量的极端情况,即恶劣或优秀,很可能与雏鸡的存活力高低、有无脱水或有无微生物感染有关。然而,从全行业的生长期总存活力来看,对大多数雏鸡来说,只要管理得当,则其质量是完全足以保证其达到最佳肉鸡性能表现的。换句话说,考虑到孵出的雏鸡数量和为典型孵化厂提供种蛋的种鸡群…  相似文献   

14.
1开食 鸡刚孵出的前50天为雏鸡。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天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过晚开食则会消耗体力和营养物质,不利于雏鸡生长发育。雏鸡开食多在孵出后12-24小时,这段时间开食的死亡率最低。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充分饮水3小时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雏鸡可以随意走动,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即可开食。  相似文献   

15.
硒增强雏鸡对IBD抵抗力机制的细胞免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硒对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抵抗大的影响及其细胞免疫机制,自1日龄起给雏鸡分别饲喂基础(含硒0.086mg/kg)、补硒0.3mg/kg和0.6mg/kg的不同日粮,于49日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 ̄3H-TdR掺入法测定其中自然发生IBD后第10天和正常对照雏鸡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并计算IBD鸡死亡率。结果,两补硒组IBD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基础日粮组IBD雏鸡(P<0.01);IBD明显抑制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P<0.01);补硒的正常对照雏鸡和IBD雏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分别高于各自基础日粮雏鸡(P<0.05;P<0.01)。结果显示补硒可提高雏鸡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增强雏鸡对IBD抵抗力,降低雏鸡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雏鸡生理特点的介绍,及雏鸡管理中温度、湿度、通风、断喙和疾病防治的论述,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育雏方案,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的常发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雏鸡以腹泻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是影响雏鸡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种鸡卵巢带菌,将垂直传播到种蛋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对养鸡业危害严重。现将一例雏鸡白痢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CIA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疫苗免疫母鸡后,对其子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发现,CIA疫苗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数量较未免疫对照子代雏鸡明显增加;强毒攻击子代雏鸡后,免疫攻毒组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数量在13日龄内明显高于未免疫攻毒组雏鸡。表明CIA疫苗可使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能抵卸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19.
雏鸡的生长发育状况决定后备鸡、成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由于雏鸡自身发育特点,对环境与营养要求很高,因此雏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雏鸡的疾病也不断增加。雏鸡的糊肛症是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的一种雏鸡的病理症状。如:雏鸡开饮或开食不及时,饲料蛋白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雏鸡白痢病等常导致雏鸡卵黄吸收不良,饲料消化不充分,生长缓慢或成活率低等,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