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饲养的袋鼠群长期以来流行一种以顽固性牙周炎,颌部肿胀坏死,继发窦道或瘘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该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袋鼠正常展出。为此,我们于1996年对该病的病原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本病多呈散发性流行。每年我园饲养或引进的各种袋鼠约10只,发病3~5只,死亡2~3只。发病率为30%~50%,病死率为50%~100%。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年龄,但以体质差、新引进、幼老龄袋鼠易感。1995年,我园饲养和引进的各种袋鼠17只,发病15只,死亡15只。发病率为88.2%,病死率100%。本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程呈慢…  相似文献   

2.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在袋鼠的动物园养殖过程中,其口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的特点。给动物园养殖的袋鼠带来较大的危害。2003年6月四川成都野生动物园的袋鼠群中流行一种以颌部肿胀,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其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和年龄,病程往往呈慢性经过,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达60%~100%。本文对该病进行了病理学观察,以便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灰大袋鼠(Macropus major)为澳洲特产动物。现国内动物园已有饲养,但对其繁殖生态还未见报道,本文就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繁殖灰大袋鼠自1979年来我园,已成功地繁殖四胎,见表(1): 发情与交配成熟的公袋鼠,随时都表现有性行为,并进行交配。母袋鼠在妊娠期及幼仔离袋前不发情。幼仔离袋后即可见发情。发情时母袋鼠阴部稍有红肿,并舔抓阴部和袋口,表现烦燥,主动接近公袋鼠;公袋鼠舔触母鼠的尾部,母袋鼠抬其后臀部,尾基部稍翘,并接受公袋鼠的爬跨。公袋鼠跨上母袋鼠的背腰部,用前肢紧抱母鼠。交配时间为5~25分  相似文献   

4.
2020年,长沙生态动物园一成年袋鼠在场内运动起跳时与其他袋鼠冲撞摔倒在隔离玻璃墙上部,导致该袋鼠腰椎脱位,腰椎棘突骨折,下身瘫痪,大小便失禁。此种情况系该园袋鼠饲养多年以来首次发生,其他动物园亦未见报道。对提高袋鼠饲养技术水平和规范袋鼠场地建设标准作了分析,并对袋鼠骨折病例进行了诊断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袋鼠生理结构、功能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但是在人工饲养下袋鼠种间杂交行为这一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研究通过观察南宁市动物园2008年-2011年间四种袋鼠20余只之间的繁殖行为,并对四种袋鼠的杂交行为在种间和种内作比较,为保护袋鼠繁育和种群维系提供资料。经观察记录,在人工饲养下,不给予袋鼠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营养供给,袋鼠种间可能形喊远缘杂交,甚至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6.
袋鼠产生澳洲。澳大利亚也以此为骄傲,您看,在他们的国徽上不是有一只站立的袋鼠吗?!这就足以说明澳洲人对袋鼠的推崇。美国也有袋鼠,但不像澳洲袋鼠那样大。袋鼠是胎生动物,但胎儿在子宫里的时间并不长。一般一胎怀一仔,怀孕期很短;就拿澳大利亚最大的大袋鼠来说,怀孕有5—6个星期,就分娩了;袋鼠的胚胎,在母兽的子宫内,还可以暂时停止发育,这当然是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所致。这个时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瀕危袋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已知的48种袋鼠中有7种分布极为广泛。近年来,由于袋鼠业的发展,袋鼠生境的破坏,种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澳洲袋鼠的数量和种类正在不断减少。野生动物研究表明大型袋鼠的数量多,目前还没有绝灭的危险。而许多小型袋鼠却有绝灭的可能。这些小袋鼠因为个体小在灌木丛中不易被发现。自19世纪以来,兔子、狐狸、  相似文献   

8.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中国,动物园内所饲养的各种袋鼠大多采用高栅栏、窄范围圈养,这种圈养的方式不利于袋鼠生活,也不利于游客观赏。目前,动物散养已成为动物园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对圈养的澳洲袋鼠进行  相似文献   

9.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 ,原产于澳大利亚。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的动物园圈养过程中 ,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国内外都有过相关报道。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 ,已广泛受到重视。我园在多年的袋鼠饲养过程中发现 ,口腔疾病是袋鼠危害最大最广的疾病 ,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在MurrayE .Fowler主编的《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医学》一书中将此病定名为“粗颌病” ,本文沿用此名。笔者将本园多年来袋鼠“粗颌病”的发病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 ,并总结成文…  相似文献   

10.
幼袋鼠魏氏梭菌病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动物园一岁幼袋鼠2只,分别于2005年7月5、6日,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大量血色稀便后,次日即死亡。7月7日将死亡袋鼠送我处检查,据动物园工作人员讲,动物园的袋鼠自然发情、交配、产仔、育仔,每年的7月正是一岁龄袋鼠刚刚离开母袋鼠育儿袋,开始主要以草料为食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幼袋鼠都会出现上述相同症状后死亡,死  相似文献   

11.
袋鼠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袋鼠相貌奇异,惹人喜爱,同时还具有很大的科研、文化及美学价值。只要合理利用袋鼠资源就能够永续不断地获得大量名贵毛皮和食用肉类。而澳大利亚的袋鼠及沙袋鼠的分布数量巨大,消耗着巨额青饲料,与家畜,特别是同绵羊剧烈争夺着牧场。当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有48种袋鼠,无论是哪个种,都被叫做袋鼠,因为在母兽的腹部有一个自然生长的皮口袋——育儿袋,里面生有乳头,幼小的仔兽可以在袋内发育长大。袋鼠各个种的成体高度在0.25—2.4m 不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长尾、小前腿和粗而长的后腿。自从欧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大利亚,许多种袋鼠的原始生活状态被破坏了,一些种今天的数量更多了,而另一些种的数量则减少或灭绝了,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袋鼠的栖  相似文献   

13.
某动物园一岁幼袋鼠2只,分别于2005年7月5、6日,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大量血色稀便后,次日即死亡。7月7日将死亡袋鼠送我处检查,据动物园工作人员讲,动物园的袋鼠自然发情、交配、产仔、育仔,每年的7月正是一岁龄袋鼠刚刚离开母袋鼠育儿袋,开始主要以草料为食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幼袋鼠都会出现上述相同症状后死亡,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14.
<正>白袋鼠是动物繁殖专家根据基因变异的袋鼠培育出来的,这种白袋鼠的原型是来自澳洲塔斯马尼亚岛上一个较少见的品种班尼袋鼠,所以称为班尼白袋鼠。它体形比较矮小,雄性高0.8~1.0 m,雌性0.6~0.8 m,毛色雪白,头小,眼睛呈红色,尾长而被毛,基部粗,末端细,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雌兽有发达的袋囊,内有两对乳头。1饲养管理1.1饲养环境我园共饲养两只白袋鼠,一雄一雌。兽舍分为内圈和外运动场两部分:内圈面积约  相似文献   

15.
大连森林动物园1岁幼袋鼠2只,分别于2005年7月5、6日,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大量血色稀便后,次日即死亡。7月7日送我处检查,据介绍动物园的袋鼠自然发情、交配、产仔、育仔,每年的7月份正是1岁龄袋鼠刚刚离开母袋鼠育儿袋,开始主要以草料为食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幼袋鼠都会出现上述相同症状后死亡,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份,本动物园袋鼠馆1只灰袋鼠出现不食、喜卧、精神差等症状,经临床检查,触诊腹部有一异物,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积有大量干硬粪便,肠管壁部分坏死,切除坏死肠管,行断端吻合术,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灰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检查灰袋鼠,母,体重20 kg,无既往肠梗阻及其他病史。饲养员发现该灰袋鼠不食,活动减少,精神差,喜卧。人工保定后触诊腹部有一异物,较硬,按压  相似文献   

17.
正南宁市动物园自2005年开始饲养袋鼠,通过10年研究,总结出圈养袋鼠饲养管理中需要注意的要点,摸索出一套适合南宁市气候环境下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积累了经验。1袋鼠及其引入我园的情况袋鼠原产澳大利亚草原或热带稀树干草原地带,是有袋类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动物种,对于帮助人类研究有袋类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等具有珍贵价值。大袋鼠以奇特的育儿袋、滑稽可爱的动  相似文献   

18.
球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其宿主范围广,对大部分畜禽及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是灾难性的。目前有关鸡、兔、火鸡、孔雀、犬、牛和猪等动物感染球虫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在野生动物特别是袋鼠则报道极少。2006年5月份广州动物园从外地引进一批袋鼠,其中尤氏袋鼠发生以进行性消瘦、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初步鉴定为袋鼠球虫病继发大肠杆菌引起的肺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组澳大利亚的袋鼠宣传画,画中的袋鼠都是数量少,分布区狭窄的种类,而且它们的数量还在下降,用不了很多年,有的种可能要灭绝。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设法对其保护,以维持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4月,某动物园动物繁育基地1只赤大袋鼠发生肠梗阻,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笔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后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血液检查袋鼠,母,体重22.5 kg,有既往肠梗阻病史。在治疗该袋鼠既往肠梗阻病例时,采取保守治疗,灌油灌肠结合对症治疗处理,能排出梗阻物,动物恢复健康。本次发病,早期亦采取保守治疗,但未能排出梗阻物。其精神状况一般,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