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MDV京-1株和GA株诱发的MD为肿瘤模型,跟踪测定了鸡生长过程中脾脏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端粒酶活性在没有临床症状和可视病变出现之前便可检测到。随着MDV感染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在其相对活力达到最高值后,总体水平略有下降,但依然存在端粒酶活性;而疫苗株CVI988接种后,整个生长过程其端粒酶均呈阴性。发生MD病变的鸡生长迟缓,中枢性免疫器官胸腺和法式囊严重萎缩,并出现体内肿瘤。无论是病变程度,还是死亡个数和时间,京-1株的致病性均高于GA株。  相似文献   

2.
1日龄非免疫鸡分别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I型国际标准强毒GA株、I型MDV疫苗毒CVI988株后,从第5日起,定期采血,用本实验室改进的Trap法和Bandscan软件测定、分析并计算感染过程中其外周血液单核细胞(PBMC)的端粒酶活性变化;同时用抗MDV囊膜糖蛋白B(gB)单克隆抗体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MDV在外周血液单核细胞中的感染状况。结果表明,自接种I型强毒GA株后,端粒酶在没有临床症状和可视病变出现之前就可检测到,并且随着MDV感染后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在25日龄时其相对活力达到最高值;而接种CVI988后,整个生长过程端粒酶活性均呈阴性。从感染第5日到鸡发病死亡前,都能检出GA株引起的病毒血症,并于18~22 d左右达到高峰;而接种CVI988株后第5日到第20日止,能检出病毒血症,并于第10~12天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3.
橄榄苦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衰老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橄榄苦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衰老模型组、橄榄苦苷组和维生素E组,采用D-半乳糖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每组小鼠的脏器指数,比色法检测心、肝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PCR-ELISA检测心、肝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 G、Ig M和补体C3、C4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IL-2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橄榄苦苷能增加小鼠脏器指数(P0.05);提高SOD、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P0.01);提高心、肝和脑端粒酶活性、血清中Ig G、Ig M和补体C3、C4及IL-2的含量(P0.05,P0.01),上述衰老相关生化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与维生素E的治疗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橄榄苦苷能通过拮抗自由基损伤,增强衰老小鼠心、肝和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和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TRAP—ELISA法检测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和26例癌旁组织以及7例正常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4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有38例显示端粒酶活性,其阳性率为84.4%,而26例癌旁组织只有2例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只为7.6%;7例正常肝组织端粒酶表达均为阴性;结果还显示肝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端粒酶在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其活性可能在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诊断HCC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对经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具不同H5亚型AI抗体水平的番鸭,人工感染AIV H5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鸭抗氧化功能动态与AI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AIH5免疫后,抗体水平在1:0~1:32之间时,人工感染AIV H5使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抗体水平在1:64~1:128之间时,SOD活性和MDA含量则接近正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端粒酶是一种能够以自身的RNA组分为模板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的核酸蛋白复合体酶,主要由端粒酶RNA组分(TERC)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TERT)构成。通过对成年牛组织中端粒酶的这两种组分的表达情况及端粒酶活性状态进行检测,探讨牛端粒酶组分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与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应用RT-PCR检测了成年牛的心脏、肾脏、肝脏及睾丸中TERC和TERT基因的mRNA表达情况,利用TRAP银染法检测各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状态。结果表明砸RC基因在这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转录水平在各组织之间有差异;TERT基因仅在睾丸中表达,在其他3种组织中均没有表达,端粒酶活性同样只在睾丸中检测到。由此可见牛端粒酶活性在体细胞中普遍受到抑制,仅在生殖腺中具有活性。端粒酶两种组分的转录是相互独立的,逆转录酶TERT组分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7.
甘薯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春宇  王关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56-11357
[目的]探讨甘薯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机制。[方法]以已分离提纯的甘薯多糖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别产生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化学模型体系,研究甘薯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及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和甘薯多糖对荷瘤小鼠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体外,甘薯多糖对(O2-·)和·OH均有清除作用,且与甘薯多糖浓度成正相关性。在活体内,甘薯多糖的抗氧化与抗肿瘤作用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甘薯多糖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中血清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甘薯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用聚乙二醇(PEG6000)对内蒙古不同生境3个羊草种群(阿巴嘎、白音锡勒、嘎松山)进行了渗透胁迫(-0.5MPa—1.0MPa)试验,对15d中叶片含水量、游离脯氨酸积累、几种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及MDA含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种群羊草对轻度胁迫(-0.5MPa)反应不敏感,叶片含水量、脯氨酸积累及几种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脯氨酸大量积累;脯氨酸积累与叶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r=-0.7161)。几种保护酶活性在干旱处理期间均表现为双峰曲线,-0.5MPa胁迫下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地理种群羊草酶活性最高值及上升到最高值的处理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嘎松山种群的SOD和CAT活性上升快,但后期活性较低,3种酶活性最高值均大于其它两个种群;阿巴嘎种群酶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胁迫条件下SOD和CAT活性与MDA含量成正相关,POD活性与MDA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渗透胁迫下阿巴嘎种群叶片含水量下降少、脯氨酸积累速度慢、胁迫后期维持较高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小,其抗旱性强于其它两个种群;嘎松山种群叶片含水量下降多、脯氨酸积累量大、胁迫前期保护酶活性上升快,后期酶活性较低、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强。不同种群羊草的耐旱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而保护酶系统的调节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重要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北京地区栽培的4种常绿阔叶园林植物的叶片组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秋冬季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片组织的POD活性在秋冬季出现2次明显的上升。北海道黄杨、大叶黄杨和金心黄杨叶片组织的SOD活性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在室外平均气温接近冬季最低气温时达到最高值,这3种植物叶片组织的MDA含量与SOD活性有相关性。整个秋冬季期间,扶芳藤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始终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红掌后,其叶片中几种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射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增加,且最大值均出现于50Gy处理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大值分别出现于20Gy,90Gy,为对照的1.75倍、1.25倍; SOD活性与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黑蜂蜂胶免疫活性和体内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对昆明鼠免疫活性的影响和肿瘤抑制率。[方法]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制备H22模型小鼠,计算黑蜂蜂胶提取物肿瘤抑制率,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吞噬指数。[结果]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各组的吞噬指数、瘤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能够提高H22小鼠的免疫活性,对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东北黑蜂蜂胶的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蜂产品进一步走向医疗领域特别是治疗癌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朱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567+7571-7567,7571
介绍了苔藓植物的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癌、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业分析旨在寻求改进机会,提高产出价值,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本文试以ABM的流程观为依据,讨论了作业分析的实施要点,为企业提供一点作业分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Withdrawal and subsequent restoration of deoxyriboside to a deoxyriboside-requiring mutant leads to synchronous cell division. There is a time lag between restoration and the first synchronous division; during this time the amount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per cell increases in stepwise fashion, and tnass per cell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ime. The onset of cell division is heralded by cessation of DNA synthesis and an abrupt increase in rate of mass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ous)、酵母(Yeast)、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黑曲霉(Aspergillums niger)、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为供试菌,测定树莓(Rubus chingii Hu)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树莓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具有比较显著的抑菌效果;在一定温度及pH范围内,其抑菌率与时间呈正相关;而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其抑菌率与乙醇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蕹菜(Ipomoeae aquaticae Forsk),又名竹叶菜、空心菜,为一年生湿生蔓状草本植物.水上栽培蕹菜,气温达到15 ℃即可茂盛生长,无需人工管理,15 d左右即可收割一茬[1].蕹菜根系发达,其表面所附着的生物膜分泌大量的酶,能加速水体中大分子污染物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因而,水培蕹菜不仅可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还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有效手段之一[2].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土壤和动物肠道分泌物中筛选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且具有抑菌作用的肠道益生微生物,为开发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分别筛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活性菌株的抑菌活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诱变,测定比较正变菌株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及抑菌效果,通过10次传代培养分析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诱变复筛得到1株高酶活,高抑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9.100、0.093和1.353 U/ml,比原有菌株分别提高4.08%、7.90%和67.00%,以滤纸片法测得抑菌效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03 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85 cm,抑菌效果也明显增强。[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酶活性、抑菌活性均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