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但不均衡。南涧县的猪人工授精技术最初是1992年在新民乡推广,并逐渐普及。一般来讲,猪的精液比较适合常温保存,经过稀释处理后,在15℃~25℃条件下,可以保存2~3 d,如果采精后当天使用,受胎率达到90%以上,超过了本交配种受胎水平。由于猪精液保存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母猪的输精操作简单易  相似文献   

2.
<正>精液保存的目的是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而不丧失受精能力。20世纪70年代,猪人工授精使用自配稀释粉保存常温精液,造成保存时间的不稳定性,加之人工授精技术不规范,使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渐萧  相似文献   

3.
家禽人工授精技术的研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中期才进行推广。在推广应用期间,主要是针对产蛋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而鸭的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近20年来,国内在半番鸭生产的人工授精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围绕鸭的精子精液特性、采精方法、输精量、输精方法、输精频率及时间、输精部位、鸭精液的保存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被广泛用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用于人工授精的公猪精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人工授精后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猪精子质膜中胆固醇/磷脂比值低致使其对冷应激十分敏感,这决定了常温保存(16~18℃)成为目前最常用的猪精液保存方法。猪精液常温保存过程会累积活性氧自由基,而猪精子质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使精子极易受到氧化应激伤害。稀释液中添加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精子质量的各项指标。抗氧化剂主要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类抗氧化剂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非酶类抗氧化剂。本文综述了猪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和常温保存过程中猪精液累积活性氧的原因,并总结了猪精液常温保存中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猪精液的保存及人工授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9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种猪常温精液》中,对猪“常温精液产品”质量指标作出明确规定:猪常温精液要求在16-18℃温度环境的保质期须达到72h以上;每头份(80-100mL)产品精液中的精子活力达到60%以上,总有效精子数达到25亿个以上的质量指标,才能认定为发情母猪输精的精液合格。因此,应该遵照合理的操作程序,尽量减缓猪常温精液在保存过程中的品质下降幅度,以延长精液的保质期,进而保证母猪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提高优秀种公猪精液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畜牧业中的的广泛使用,精液保存技术也成为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重点。与其他方法相比,常温保存精液是进行猪人工授精的首要选择。本文从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进展,猪常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常温保存下稀释液的成分进行综述,以期为猪精液常温保存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猪精液保存方法的改进,是保证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提高的主要环节。 目前,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精子最长寿命为96小时,能使用时间为72—96小时。为了探讨延长猪精液常温保存时间的方法,我局于1980年6月至1981年7月,在番禺县南村区生猪人工授精站开展猪精液常温保存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受胎试验。目的是通过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用3种不同精液稀释液配方和2种保存温度对猪精液进行重复8次稀释、保存试验,结果表明:猪鲜精液采用Ⅱ配方稀释液稀释后置于17℃温度下保存时,精子的存活时间最长,效果最好,保存3-4d仍然可以用于输精,且价格低廉,比较适合于一般规模的人工授精站(点)使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猪精液保存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的人工授精是各种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程序中最简单的,但猪的精液不能长时间保存成为制约猪人工授精广泛开展的主要因素。猪精子的生理特点,使猪的精液在保存方法上受到限制,即只能采用常温保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会使猪的精子的保存时间受到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影响猪精液保存时间的因素,以供从事猪人工授精的人员参考。1 保存温度1.1 低温保存猪的精子大约在12~13℃为低温极限温度。猪的精液加入除糖类外,再加入卵黄液,即使在12℃的温度下保存效果也不理想。目前猪的精子不能耐受低温的原因尚不清楚。浓缩精液(分离出大部分的精…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家畜人工授精工作中,对于公畜精液的保存,一般均采用低温保藏的方法。由于低温保藏需要有一套冷藏设备,不便广泛使用。因此,目前国内外从事家畜人工授精的部门,已愈来愈多地注意到常温保存公畜精液的问题。上海等南方地区,夏秋气温,一般均在20~30℃以上。为了在这样的温度中,不用冷藏设备,而能较长时间的保存公猪的精液,使猪的人工授精工作能在农村广泛地开展,以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效率,配合生猪生产的大发展,我所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常温保存猪精液的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猪精液常温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的人工授精试验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最初几年,苏联等国家的实验工作表明,猪的人工授精是可能的。但由于猪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因此它的人工授精与单胎家畜如牛相比优越性并不突出。随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亦有相继的研究,但大多数仅限于试验阶段,经历20年以后,到50年代才试用于养猪业实践上。60年代以后此种方法在生产中相继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开展猪人工授精,精液的稀释保存是关键技术。精液冷冻技术的成功,使精液得以长期保存,但由于猪的冷冻精液受胎率仍然偏低,加之冷冻技术难度大,冷冻设备投资高,还不能在生产中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和种猪联合育种工作的需要,猪人工授精的迅速普及。为了延长猪精液的常温保存时间,充分发挥良种公猪的优良性能,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各地便开始研究长效稀释液配方等延长精液常温保存的方法。大量试验证明,猪精液的常温保存更适合于猪精子的自身特性,因此精液保存时间、精液保存效果是人工授精应用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外猪精液稀释保存配方种类很多,大多存在应用效果不一、成本过高的缺点,给生产场和基层品种改良站及专业户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开发出保存时间长、保存效果良好、成本显著低于现有商品化的精液…  相似文献   

13.
对现代与传统猪人工授精在采精用品、保存容器、输精容器、输精器、精液稀释液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猪的现代与传统人工授精技术的差别,探讨现代猪人工受精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影响猪精液保存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的人工授精是各种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程序中最简单的,但猪的精液不能长时间保存成为制约猪人工授精广泛开展的主要因素。猪精子的生理特点,使猪的精液在保存方法上受到限制,即只能采用常温保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会使猪的精子的保存时间受到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影响猪精液保存时间的因素,以便为从事猪人工授精的人员参考.1保存温度1.1低温保存猪的精子大约在12~13℃为低温极限温度,所以无法在更低的温度下保存。牛羊精液在以糖类和卵黄作低温保护剂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在2~5℃的温度下保存。笔者曾研究过,猪的精液除加…  相似文献   

15.
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从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稀释液配制、精液稀释、精液保存与运输和输精等环节,都存在危害精子的因素。作者阐述了猪人工授精过程中防止精液污染、减少危害精子的因素的具体措施,为确保输精时精子活力和精液的生物安全性符合要求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6.
<正>羊的新鲜精液人工授精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技术成熟,人工授精改良效果突出~([1])。20世纪90年代,利用羊冷冻复苏精液的人工授精技术开始出现,在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绵羊冷冻复苏精液的人工授精受胎率较低,输精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山羊的冷冻复苏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3)动物的发情阶段不好鉴定,容易错过准确输精时间;4)冷冻复苏精液通过阴道、子  相似文献   

17.
加快完善种公猪站和猪人工授精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中,关于'种公猪站和猪人工授精体系建设'及2009年发布的《种猪常温精液》国家标准要求,提出了种公猪站建设、猪常温精液配送、输精网点、猪人工授精体系的主体资质及标准。  相似文献   

18.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升优良种公猪携带的优质基因推广速度,加快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商品猪生产性能。种公猪是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基础,而精液品质、精液保存与输精方法影响着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就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确保精液质量,掌握正确的输精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猪作为重要的畜牧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现在多采用人工授精进行大规模生产养殖。目前保存方法多采用常温下17℃保存、4℃的低温保存、超低温-79℃(干冰)或-196℃(液氮)三种保存方法。随着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业的普及,对猪精液保存技术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猪精液可以在常温下短时间保存,并且精子活力和质量也受许多因素影响。与冷冻精液相比,常温保存的精液受孕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集约化、专业化笼养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鸡人工授精的重要性。它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扩大公母比例,而且能准确地反映育种记录的真实性,促进育种工作的进展和减少疾病传播。对于鸡人工授精技术,有报道将鸡精液保存在40℃左右半小时内输精,而有些研究者则将鸡精液保存在2—5℃低温环境内,都获得的满意效果,但要求的技术难度大,不易推广。为了寻求简便易行的人工授精方法,我们于1987年5月20日—6月30日,在本场笼养鸡群中进行了常温人工授精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