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8月吴忠市红寺堡区玉米黏虫突然暴发,危害较为严重。通过对红寺堡区玉米种植情况及黏虫发生情况、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重发原因,总结提出玉米黏虫应急防控的一系列措施,从而控制玉米黏虫暴发危害的程度,保证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穆敏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05-105109
玉米黏虫是一种"爆发"性害虫.在武功县主要以二代幼虫危害玉米,对玉米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2007年,岐山县玉米田2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通过对发生特点和气候、栽培等因素的分析,得出6月份降雨充足和田间秸秆残留量较高是造成2代黏虫幼虫较常年偏重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6月份应加强测报和普查,警惕2代黏虫暴发为害;免耕田应积极落实黏虫防治等配套措施;黏虫防治可结合玉米田化学除草一并进行等测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夏季受强对流天气等因素影响,3代黏虫幼虫在洛阳、三门峡2市8个县(市)的丘陵山区5.33多万hm~2玉米田块严重发生,其危害面积之大、虫口数量之多、蔓延速度之快、局部危害之重是近年来所没有的。各级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防控,及时有效地控制黏虫发生危害。帮助农民认识黏虫,了解其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有效防治,对确保农作物丰产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一夜之间,辽宁部分地区玉米地里出现的大量黑色虫子彻底粉碎了农民们的丰收梦!这种虫子在玉米地中迅速蔓延开来,很多地里的玉米叶子全被啃光,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这让农民付出的辛苦都白费了。在辽宁彰武县也是如此,这就是在东北发生的三代黏虫,一夜之间就可以把玉米叶片吃光,所以农田会出现光秆现象。黏虫属于夜蛾科,昼伏夜出。此次在辽宁地区发现的第三代黏虫,主要是由北方迁徙而来。在这样的灾害下,像玉米这样的地上作物无一幸免。幸运的是,辽宁省彰武县双庙乡任家村任家屯的农户田广义在遇到这样的灾害后还是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6.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黑龙江省春玉米田最重要食叶性害虫,对玉米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为明确黑龙江省春玉米田黏虫不同虫口密度与玉米产量损失关系,确定玉米田黏虫经济阈值,采取人工饲养黏虫和田间接种不同虫口密度幼虫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黏虫发生情况,研究黑龙江省春玉米田二代和三代黏虫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1,(15)
正夏玉米苗期经常受到黏虫的危害,黏虫又称剃枝虫、五花虫等,黏虫可在苗期危害幼苗,并可在后期食叶片,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黏虫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但不能正常越冬,每年春季的2、3月份在南方度过冬天的黏虫成虫,便成群结队千里迢迢的迁往北方。第一代数量少,主要危害冬小麦,麦收前后发生一代成虫,黏虫成虫白天躲藏在草垛、矮树林等处,夜晚出来活动。黏虫的成虫身体淡黄色或淡褐色,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好属地防控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据悉,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食性杂,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玉米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2016年初,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非洲西部并暴发成灾,2018  相似文献   

9.
岳润庆 《中国农技推广》2014,(4):52+43-52,43
玉米黏虫又称行军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可远距离迁飞的多食性暴食害虫。在山西阳泉市主要为害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该虫在本地主害代为3代,但在2013年,与历年同期相比,大量降水较往年提前,偏多的降水有利于南方1代黏虫随气流迁飞。  相似文献   

10.
正北票地区种植玉米面积较大,常年100万亩左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黏虫发生。玉米黏虫不同于一般的害虫,其存在潜伏期长且具有迁移性,阴雨时间大规模爆发,杂食偏爱玉米,经常爆发于我国的东北和华北一带,北票地区恰好在七八月份降水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对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阿维·氯苯酰和甲维盐对玉米黏虫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此外,通过测产发现,前期(大喇叭口期及之前)黏虫为害重的地块,若能选对药剂,及时展开防控措施,产量可恢复7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正>建昌县地处辽西于半干旱地带,年平均降雨量在550 mm左右,年积温月2900 h。大田多以玉米、高粱、谷子为主,黏虫多为南方迁飞而来的二代黏虫及二代黏虫在本地繁殖的三代黏虫。今年由于剧烈的降雨、冰雹等恶劣天气使二代黏虫在小德营子乡、二道湾子乡、玲珑塔镇、巴什罕乡、药王庙、王宝营子乡、新开岭乡、碱厂乡等地局部大发生,现将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预测预报1.1测蛾器预测:适用于5~6月份成虫预测。(1)测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生情况黏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螳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是玉米田间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2012年三代黏虫在北方春玉米区暴发,虽经防治,仍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因此黏虫的防治应注意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玉米大斑病、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穗病、玉米螟、玉米二代黏虫等几种常见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高效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2018年植保站及各乡镇测报点对三代黏虫杨树枝把、测报灯、田间落卵量及幼虫孵化情况调查,结合阜蒙县农作物布局、气象及生态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阜蒙县三代黏虫为中等偏重发生趋势,个别地块会严重发生。1三代黏虫特性三代黏虫,农民俗称夜盗虫,也叫行军虫,它主要危害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  相似文献   

16.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极强的粮食作物害虫,主要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发生为害,具有突发性、暴发性、毁灭性的特点.近几年来黏虫的危害逐渐严重,影响到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通过开展对黏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防治方法的实践,掌握该虫的消长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黏虫是一种突发性、暴发性重大的害虫,为害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具有区域性集中为害的特点,一旦暴发为害,产量损失严重。近几年,由于温湿度适宜,二代黏虫在辽宁西部地区发生为害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浙中地区不同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在东阳市同时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东方蝼蛄和斜纹夜蛾进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监测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峰值数量存在差别,高空测报灯诱集的成虫数量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和斜纹夜蛾在浙中地区每年均可发生4—5代,东方蝼蛄每年可发生1代;高空测报灯监测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春季高峰均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提早2—6 d。利用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峰值的时间差可有效指示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行为。  相似文献   

19.
安阳县是农业大县,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防治不力极易导致减产。该文阐述了安阳县玉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与主要做法,并详细介绍了玉米顶腐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黏虫、玉米蓟马、玉米蚜、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等当地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促进当地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1)病虫发生特点。7月份随着气温升高,玉米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期危害玉米的主要病虫有黏虫、玉米螟、病毒病、大、小斑病及红蜘蛛等。①二代黏虫上中旬正处幼虫发生盛期,为害比较严重,中下旬化蛹羽化;②玉米螟一代成虫上中旬盛发,二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7月份雨水多时发生较重,但大雨对其发生不利;③玉米红蜘蛛7月进入为害盛期,干旱有利其发生;④玉米大、小斑病继续入侵,中下旬开始发生,7月多雨对其发生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