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浙73——1型车子风扇烘茧灶,是烘烤蚕茧的专用设备,已在江浙蚕区推广使用多年。该灶具有升温快、温度高且均匀、省能源、效率高、操作简便、投资少等特点。 1989年4月,龙南县通过省丝绸公司调进该型号茧灶一付,安装在县中心茧站使用,由  相似文献   

2.
我县有近一半的茧站使用风扇车子灶,这一灶型的特点是升温快,煤耗低,能充分排湿,烘茧工艺易于调整,比较适合二次干燥法的头烘烘茧,但对于二烘技术操作难度大。近年来我们在各站上推广了二冲高、低温灶烘茧法,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低温灶仍然会出现不是进灶后长时间达不到目的温度,就是出灶前温度降不下来,极易造成后期高温急干,降低解舒和茧丝洁净,损坏茧质。而且给、排气口的开关比较繁琐,一般司炉工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易出偏差。为此,今年我们在浮来和果庄等有三乘风扇灶的茧站推行了三乘风扇车子灶二冲烘茧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浙江烘茧灶型主要改革有两个方面:一是改革热源部份,1967年以前全省极大部份烘茧灶型,以铸铁长形炉胆,燃料用无烟块煤,将炉胆烧红,取辐射热为主,供温干燥蚕茧.从1967年开始改用白煤屑并进行炉胆改革,在原封闭式炉胆的顶部,开孔增设导热  相似文献   

4.
将二冲的减速第一、第二阶段分灶调温烘茧 ,即在相邻 2副风扇车子灶中 ,1副为高温灶 ,供减速第一阶段烘茧 ,另一副为低温灶 ,供减速第二阶段烘茧 ,符合蚕茧干燥规律 ,保证目的烘茧温度 ,解决了二冲后阶段温度“翘尾巴”现象 ,提高了烘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湖州市土特产公司、安吉县特、畜、废公司和安吉县刘介塘站对现行茧灶进行改革。于1986年9月19~21日在该茧站进行实烘、实测、现场评议。有省丝绸科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农业大学等有关单位的41位代表充分肯定该灶型具有感温均匀、排湿充分、蛹色黄亮、能保证茧质。该灶型在机械装置上改单轴风扇为双轴风扇,用风效能更可充分发挥,促进热源合理分  相似文献   

6.
<正>83型风扇车子灶是我省烘茧较为经济实用的一种普通灶型。其主要优点:一是解决了辐射热对蚕茧的作用,有利于蚕茧干燥均匀;二是风扇的离心轴吸湿作用,使大量的经过炉堂加热的干燥热空气进入干燥室内,迫使室内湿气排放,加快干燥速度;三是采用直接热烟道气烘茧,热效高,煤耗低,且造价低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不高,烘率大。一付灶可承担400~500担鲜茧。经过我们几年来的实践总结,83型风扇车子灶还有不足之处,仍需改造,笔者对其改进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试验和使用情况调查,确认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相比,具有省钱,省时,省力,省煤的优点,在茧站使用管理上,优于73-1型灶[详见《蚕桑通报》1991年第二期〈耐火砖灶与73-1型灶的对比(第一报)〉一文]。但要确认其是否有推广价值,还需在茧质上不低于或优于73-1型灶。为此,笔者于1989年中、晚秋、1990年春茧期在金华县雅畈茧站进行了两种灶型干茧质量情况对比试验和烘茧情况整体调查,现将试验和调  相似文献   

8.
四车子烘茧灶的结构模式,自七十年代全国推行浙江省的浙73-1型直接热车子风扇灶以来,一直是:炉拱中部第四节(即干燥室中部)开一个250×250mm~2的方形直接热放热口,在放热口上装置一钳形导热管,在钳形放热导管的上方及其两侧装置一横轴卧式风扇。使用这种灶,一般表现为燃煤层的气流交换较慢,炉栅(巴)顺号第1、4块上的煤层燃烧还不够充分,直接热被引进干燥室的热风(空气)流量还不够大,热利用率还不够高。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煤耗,提高烘茧效率,本试验在原有烘茧灶形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进,即把原炉拱中部第四节  相似文献   

9.
李元喜 《江苏蚕业》1999,21(3):31-31
<正>1 1%#11烘茧温度配置的原理目前我省烘茧普遍采用的是83型风扇车子灶,此灶从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的实践看,烘茧的温度正常在90℃左右,这种单一式烘茧温度是不科学的,头烘时茧子要达到充分排湿,则温度要达到沸点及100℃以上为好,若在90℃左右,等于低温长烘,对保全茧质是不利的。而二烘时茧子对温度的要求是平缓过度,逐步降温、减少排湿,最后达到适湿和保湿出灶,因此应根据头烘、二烘茧子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原理配置合理的烘茧温度。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地区蚕茧收烘战线上,广大群众和革命干部,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开展技术革命和科学实验活动。在烘茧灶型改革后对烘茧的干燥均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对烘茧二次干改革为一次干的烘茧试验。一次干烘茧法是烘茧工序上一次较大的改革,现经数期试验,证明全期改革为一次干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11.
将二冲的减速第一、第二阶段分灶调工茧,即在相邻2副风车子灶中,1副为高温灶,供减速第一阶段烘茧,另一副为低地,供减速第二阶段烘茧,符合蚕茧干燥规律,保证目的烘 三冲后阶段温度“翘尾巴”现象,提高了烘茧质量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我市年产茧二万七千余担,有国营、乡办茧站36个,烘茧灶64付,其中有73型灶56付。60型灶6付,73—2型自动烘茧械1付,206型灶1付,从整个设备来看,73型灶是我市烘茧的主要灶型。为了适应我市茧站分散、收茧量少的特点。又为了实现热风化烘茧的需要,对73型灶是取缔还是保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相似文献   

13.
朱高新  蔡绍文 《蚕桑通报》1994,25(3):47-47,43
ZSD93型茧灶风扇自动换向器的应用兰溪市特产公司朱高新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蔡绍文,吕洪道为提高烘茧适于均匀程度,减轻烘工操作劳动强度,近几年来,兰溪市特产公司积极引进和应用茧灶风扇自动换向器,先后使用过安徽绩溪电控厂、衢县电器厂和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研...  相似文献   

14.
我地区一九六五年开始种桑养蚕时,只养13.5张,产茧5.41担,七十年代逐步发展。为了适应新区发展蚕业生产的需要,我局在地区供销社,地区土产公司、地区蚕种场等单位的协助下,自一九七二年以来,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蚕业技术培训班17期,培训了各重点县主管蚕业的领导干部,供销社负责蚕业的同志,蚕种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生产队的饲养员和小蚕共育室的饲养员共1200人次。促进了我地区蚕业生产的发展,一九八一年比一九七六年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改变我国蚕茧收烘设备的落后状况,减轻茧站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蚕茧质量,原四川南充第二缫丝厂于1973年成立了以蚕茧收烘界老前辈何大鹏先生为首的“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研制组”。在当时四川省轻工业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于1977年夏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CD78-1型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烘茧机安装在四川省岳池县坪滩茧站,并于当年秋季投入试运行。该机主传动采用了白行设计制作的可控硅无级变速装置,自动进、出茧,自动定量装包等机构;热源为外部预热式,初步实现了烘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烘茧时间与普通煤灶相比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16.
黄河 《北方蚕业》2001,22(3):47-47
近日,由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研制的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在陕西千阳县建成投产. 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是陕西安康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在199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1996年获国家专利的HGX-Ⅱ型高效节能灶的基础上,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进,研制成功的 .其各项经济指标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性能指标又有新的提高.前不久他们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企业标准,从而使这一新型烘茧灶的制造、验收、使用,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鲜茧烘干是蚕茧生产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燥过程中,既要保护其原有物理、化学性质 ,又要使其适当改变,以弥补其不足,合乎煮茧缫丝的工艺要求;还要有益于安全.即是说蚕茧干燥既要保全茧质,又要补正茧质,达到既有利于缫丝,又有利于贮藏的目的.在种、养、收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蚕茧干燥设备如何,对于提高茧质是极其重要的关键环节.AX -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正是遵循蚕茧烘干的特殊要求,经反复试验、潜心研究,利用冶金耐火、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运用化工回旋流程线路和建筑予制装配工艺,使用规范化、高精度的灶体结构设计优化组合而成.该灶由干燥室及加热源、换气、热均衡、进出茧等装置组成,能够按照缫丝工艺对烘茧过程各阶段最佳温度、湿度、气流三要素曲线进行调整操作, 具有燃料消耗低、热能利用率高、安全无污染、投资少、烘茧质量高等特点.近3年来,仅在陕西安康地区先后新建和改建高效节能烘茧灶60多乘,年创综合经济效益500万元.今年又先后有江苏、安徽、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邀请所长谢一中,提出商谈建灶意向,并在陕西千阳建成关中地区第一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 据使用单位反映:该灶有五大优点: 1 烘茧效率高鲜茧头烘杀蛹,六成干比73-1型灶(茧车、茧箔12.5m2灶容)单灶班产( 8h)不少于1200kg,日产(24h)不少于3000kg,改进设计的新型灶车茧箔日产不少于5000kg. 效率提高一倍以上.2001年千阳23t鲜茧仅用7d时间,往年2个烘灶需20多天,且适干、茧质还很难保证.大大缩短了烘茧周期,减少了相关费用开支 2 节能效果好使用该灶不需提前暖灶.据实测,新灶起始点火至烘室温度升110℃不超过5h;烘茧燃料消耗比烧柴低于1∶0.5,烧煤低于1∶0.25,比现行定额节约60%以上. 以烘鲜茧1200万kg计算,可节约燃料柴900~1000万kg,减少煤耗400万kg,折合人民币180 ~200万元,减少伐林333hm2,利于森林保护.在陕西千阳以前烘茧燃煤比在1∶0.8以上 ,用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后降至1∶0.2以内. 3 可比较好的保全和补正茧质该灶各部位温度均匀,控温排湿操作容易,调整便捷, 可有效防止老嫩不匀和造成油印茧、霉蛹等损失,烘茧保基础茧质、优质品率在90%以上, 烘茧适干蛹率、色泽等标准,经科学检验对比,效果可提高1~2个等级,出丝率提高2 %~3.5%,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 投资小,见效快新建一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土建及设备,一次性投资承包费3万元左右(以2001年度物价计).长期跟踪服务,质量效益三年内"三包”,建灶者无后顾之忧.当年可增加效益即可收回投资. 5 生产操作安全,污染甚微由于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材料精良,密封防火独特,烟囱常温排气,无安全隐患,无排污,利于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另外,该灶还可直接用于烘烤香菇、辣椒、鲜枣等农副产品,如稍作调整,还可用来烘烤蘑芋、烤烟. 据报道,陕西安康地区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区兴建300乘AX-1型多功能高效节能烘茧灶,届时,年烘鲜茧可达1000万kg,可创综合经济效益2460万元,其中节省燃料800万kg,减少燃料费开支160万元,减伐生态林2333km2,减少配套晾茧房建设面积6万m2,节约建材、工程费用1500万元,提高茧质一个等级后,可增收700万元,工效提高后,可减少茧灶维修及烘茧人员工资费用1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川60型灶以其安全,经济运用至今,仍然是烘茧的主要灶型,但川60型灶热能量浪费较大,烘炕速度慢是其主要不足。如何充分利用热能,达到快速、安全、经济的烘炕效果,长期以来蚕茧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射洪县蚕丝公司自1997年以来,将所有川60型灶地囱改成了铸铁烟道,在提高烘率上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样改进花费的经济较大,并且炕内温度差别较大(下高上低),  相似文献   

18.
《广西蚕业》1996,33(1):51-53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茧丝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县在本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于1995年初正式成立了融安县丝绸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原县丝绸厂为基础,吸收及合并了县桑蚕办公室、县农业局经作站以及原供销社茧丝公司的一部分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充分体现"优茧优价、劣茧低价"的茧价政策,以促进提高茧质.近两年来,浙江省重视了对改革现行评茧办法的研究.在省科委组织领导下,由省蚕桑学会和省纺织工程学会牵头,以丝绸科学院为主,协同试点当地有关单位,于1982年起在湖州市下昂公社进行了"组合售茧、收购鲜茧,缫丝计价"的试点工作.1983年省农科院也在海宁县长安公社和辛江公社作了调查研  相似文献   

20.
<正> “84—1”型热风推进式烘茧灶,由四川省丝绸公司下达的科技项目之一。该课题由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承担并组织了省内有关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设计、试制、加工。四年来,经过20个点的试用证明:蚕茧的解舒率提高3%到5%;出丝率提高1%;丝的品位提高半个等级;适干率提高5%;劳动生产率提高20%;烘茧耗煤降低25%。实熔证明:该项课题在试用期间直接提高的经济效益总值为156万多元。最近四川省科委和省丝绸公司在内江市乐至县对“84—1”型热风推进式烘茧灶组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