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蓝狐养殖中,我们积极探索实施恰当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了蓝狐繁殖成绩,使198只基础母狐窝均产仔成活60日龄达到7.8只。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1.改善狐舍环境1加强产仔窝的保温措施。我们的种狐舍产仔窝是由砖砌成,地面为水泥板,以前均是在母狐临产前,将窝内铺上一层厚垫草。但实践表明,窝内直接垫草效果不好,后来,我们把产仔窝地面按其大小铺上一层木板,上面再加垫草,有效地提高了成活率。2采取种狐舍御寒和光照措施。冬季将种母狐笼舍背面由顶部至地面风洞部分,用0.1毫米厚农用塑料遮…  相似文献   

2.
1997年 ,我场饲养的 1 98只基础母狐窝均产仔成活 ( 60日龄 )达到 7 8只。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分别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 改善狐舍环境 ①加强产仔窝箱的保温措施 :我场种狐舍产仔窝是由砖砌成 ,地面为水泥板 ,以前均是在母狐临产前 ,将窝内铺上一层厚垫草。但实践表明 ,窝内垫草极易被母狐扒向窝的四周 ,而使部分幼仔暴露于地面上 ,因受冻而影响成活。1 997年后 ,我们把产仔窝地面按其大小铺上一层木板 ,上面再加垫草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成活率 ;②采取种狐舍御寒和光照措施 :从 1 997年 1 2月中旬开始 ,将种母狐笼舍背面由顶部至地面风洞…  相似文献   

3.
哺乳期仔狐成活率低一直是蓝狐生产的制约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对蓝狐行为观察 ,实施人工驯化 ,产仔人工监护 ,使断乳时仔狐成活率达到 81 1 5%,断乳时平均窝成活数 8 45只 ,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 8 89个百分点和 2 62只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4.
我县是华北地区蓝狐人工养殖最多的县份 ,年饲养量达36 6万只。当地饲养的蓝狐种群 ,因引进时间较早 ,且缺乏系统选育 ,品种退化现象较严重 ,体型明显趋小 ,皮板缩短 ,以至影响到产品的价格与销售。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自 1999年以来 ,相继引进优质原种芬兰公狐 ,对本地母狐实施了人工授精杂交改良 ,累计完成杂交改良 4 4 0 6胎次 ,繁育生产杂一代改良狐 314 30只。在育成期对杂交一代狐和本地狐给予相同的饲养管理 ,通常按每百克饲料含代谢能 1 6 7~ 2 85兆焦和可消化粗蛋白质 8~ 12克的水平搭配日粮。经观察确认 ,杂一代改良狐的…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日照市五莲县某乡一养狐场发生以高热、呕吐、血便、贫血等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狐细小病毒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养狐场共饲养当地蓝狐343只,其中繁殖母狐312只。由于当地饲养的蓝狐  相似文献   

6.
蓝狐母狐配种后一般52~54天产仔,为了保证母狐的产仔和仔狐保活。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如下几点。1产仔与保活1.1产前的准备工作在母狐临产前的7天,对产箱要进行清理消毒。用消毒液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特种动物研究试养场人工哺乳饲养42只银黑仔狐,于1989年3月20日至4月8日,相继死亡24只。经综合分析,确诊为银狐双球菌病。一、发病情况该场饲养的42只银狐,均为初产母狐因护仔性不强受到惊扰,产后无乳或缺乳而遗弃的1—5日龄人工哺乳仔狐。仔狐未吃到母狐初乳或吃得极  相似文献   

8.
种狐的配种技巧及注意问题王洪仁徐相亭杨万郊(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潍坊市·261041)配种是种狐繁殖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应采取技术措施力争种狐全配、全怀胎、全产、全成活,提高狐的繁殖率。1做好种公狐的配种训练幼年种公狐初次配种时表现胆小,缺乏交配经...  相似文献   

9.
辽宁大连普兰店市丰荣办事处康复街养殖户高荣章,前年投资8万元办起家庭小型养狐场,饲养蓝狐28只,实行自繁自养。其中14只成年母狐,前年产仔120只,成活84只。1994年出售种狐、商品狐、皮张等纯收入5万多元。去年,他饲养的白、  相似文献   

10.
锡林浩特市城关苏木经济开发小区高某等3户共饲养繁殖母蓝狐72只。1996年秋至1997年元月之间先后有7只繁殖母蓝狐发生胃微胀,死亡3只,发病率为9.7%,死亡率为4.2%。此病如治疗不及时,多因心脏衰竭窒息而亡。我们接诊治疗了4例均获痊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表现:富主在1997年2月某日清晨查看狐场时,发现该抓呆卧于箱内,且胀肚。将病狐移出笼外运动,井灌服食醋\胃蛋白酶、酵母等后,病狐腹围明显增大,叩之有鼓音,压之有弹性,触感有多量气体。病狐张嘴呼吸,腹部稍加触压呼吸更加困难,头颈伸直,四色蓝紫,不时有…  相似文献   

11.
仔狐生后1~5日龄死亡率最高,占仔狐从产仔到断乳期间总死亡数的70%~80%。因此,抓好仔狐出生一周内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狐成活率的关键时期。1初生仔狐早期死亡原因1.1死、烂胎在妊娠期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饲料单一或营养不全价,维生素供给不足,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易导致妊娠胎儿发育中止,死胎和烂胎。1.2饿死初生仔狐唯一的食物是母狐乳汁,生后3~4周时仔狐的发育及健康全靠母狐的泌乳量及其质量。妊娠期和产仔、哺乳期日粮中蛋白质不足,会导致泌乳量下降。乳内脂肪不足可使母狐身体消瘦,因此也影响产乳。同…  相似文献   

12.
某场于1988年秋引入一批银狐,1989年2、3月配种,4月20日开始产仔,前几窝成活尚好,4月27日进入盛产期后,仔狐开始死亡,引起关注,加强了护理,不料死亡更甚,至5月初所产30余窝百余只仔狐死亡达80%以上,损失惨重。找不到原因,负责饲管的人员食无味,夜不眠,四处送检材料,各方求医,然仔狐死亡不减。每只仔狐价值数千元,急如水火。有关人等一直考虑是传染病或中毒引起的。 (一)病情从4月27日开始,产后  相似文献   

13.
<正> 蓝狐又名北极狐,是季节性一次发情的动物,9~10个月龄性成熟,一年只繁殖一次,胎平均产仔8~10只,种用年限4~6年。近年来,我国先后从英国、挪威等国引进大批种狐,如何培育适应我国自然、饲养条件的优良种狐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根据5年来饲养蓝狐的体会,仅就蓝狐繁殖遗传参数——重复力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为科学选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蓝狐受孕的程度,决定母狐怀孕及产仔的数量,直接影响蓝狐养殖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蓝狐受孕是蓝狐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要实施好以下几个有效措施.1增加配种前期种狐的营养,提高它们的体质受前一个繁殖期的影响,成年种狐体质仍较差,还待恢复;育成种狐(后备种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配种前期也是狐冬毛生长期,此期要加强种狐安全越冬管理,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与成熟,保证毛绒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准备配种前期饲养上,要满足越冬成龄狐体质恢复,促进育成狐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冬毛成熟。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下旬,我单位饲养的1头母猪,产仔12头(6母、6公);初生平均重1.25千克,长势很好。但由于是高龄母猪(已产仔7窝),加之产后15日龄患消化道疾病,经治疗无效,于产后20天死亡。12头哺乳仔猪,经我们科学饲养管理,全部成活,60天后,出窝最大者达25千克,小的达20千克,平均重23.5千克。现将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1.人工刺激开食。根据仔猪生理特点,在15日龄就给予551料。采取强制办法,用手掰开猪嘴,往嘴里抹少许词料。此办法连续3天,就可以刺激开食。在此期间,补料栏里要经常有词料撒于地面,供仔猪自由采食,以保证…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毛皮兽的繁殖季节,应注意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母狐产前、产后都应及时检查,主要目的是对母狐产仔情况了如指掌,如产多少只,有无脐带缠身或脐带未咬断,有无胎衣未剥开,有无死胎及每只的健康状况,看仔狐是否吃上母狐的初乳等。如母性强不强,母狐产后有没有奶,每窝超过13只的仔狐,无乳母狐的仔狐,都要采取找保姆狐代养的办法喂奶,以尽量减少死亡,提高仔狐的成活率。产仔哺乳期的管理,狐生后8周称哺乳期。在此期的管理是可以细分为3个阶段,即睡眠期、睁眼期和断乳期。  相似文献   

17.
某场每年饲养种狐在 10 0 0只左右 ,其中蓝狐占 6 0 % ,银狐占 40 % ,在 1991~ 1994年间 ,因饲养管理技术措施跟不上 ,使得蓝狐的产仔率始终在 5 5 %~ 6 5 % ,银狐产仔率在 75 %~80 %之间徘徊。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我们研究出了提高狐产仔率的有效技术措施 ,使得其产仔率逐年增加 ,到 1999年全场蓝狐平均产仔率上升到 87.8% ,银狐产仔率上升到 98.7%。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种狐的选择原则上选留发情早、出生早及生长发育好、健康的狐作为次年的种狐。具体做法是 :在配种结束后选留配种能力强、精液品质好的成年公狐 ;在仔狐断…  相似文献   

18.
蓝狐母狐配种后52~54天产仔,为了保证母狐的产仔和仔狐的存活率,现将我们22年来在这些方面积累的饲养管理经验,介绍给广大养殖场户,供参考。1产仔、保活1.1产前的准备工作在母狐临产前7天,对产箱要进行清理消毒。用200倍菌毒敌冲刷产箱,也可用喷灯火焰灭菌。垫草主要在东北、西北地区早春寒冷时期用。产箱底部外面用草垫上,产箱室内垫足消毒好的垫草。垫草除有保温作用外,还有利于仔狐抱团和吸乳,草要在产前垫足,以防产后缺草临时补给会使母狐受到惊吓。1.2难产的处置难产的原因,多数都是因母狐第1年或第2年没有配上,第3年配上后,因阴道狭…  相似文献   

19.
我市某特种养殖户所饲养种狐86只,其中蓝狐75只、银狐11只;雌74只,雄狐12只。饲料以玉米为主。2008年12月3日在市场新购回玉米开始饲喂,第3d发病,先后发病31只,死亡13只。其中蓝狐10只、银狐3只,经抢救痊愈18只。经临诊、病理和实验确诊为急性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20.
我市某特种养殖户所饲养种狐86只,其中蓝狐75只、银狐11只;雌74只,雄狐12只。饲料以玉米为主。2008年12月3日在市场新购回玉米开始饲喂,第3d发病,先后发病31只,死亡13只。其中蓝狐10只、银狐3只,经抢救痊愈18只。经临诊、病理和实验确诊为急性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