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低丘红壤茶园土壤锌含量及田间喷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低丘红壤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这一地区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茶园土壤矿质营养元素贫乏、肥力低下之故。锌作为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是许多酶的组分和活化剂,而且与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有关。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茶树施锌能提高产量、改善茶叶品质,肯尼亚、马拉维等国已把茶园喷锌作为增产提质的有效措施。因此,调查研究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锌含量以及田间喷锌的效果,对于合理施用锌肥,提高这一地区茶叶单产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低丘红壤茶园水肥利用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丘红壤遍布我国南方14个省(区),境内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适于茶树生长,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但是红壤地区常有季节性干旱,且红壤本身土性粘重、养分贫瘠,加之管理粗放,水土流失严重等,影响了红壤茶园生产潜力的发挥,致使目前红壤地区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力低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按客观规律合理施肥和用水,提高茶园水肥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这是当前我国红壤地区茶叶生产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带对低丘红壤茶园小气候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带由于对茶树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而受到广泛的重视,茶园四周营造防护林带已作为茶树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但防护林带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相对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不同防护林下茶园小气候、茶树生长、茶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探索适合低丘红壤茶园特点的防护林结构,为广大低丘红壤茶区推广营造防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西低丘红壤茶园自然肥力低,养分缺乏,加之茶园施肥盲目,土壤养分不平衡,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为此,通过配置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低丘红壤茶园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以达到提高低丘红壤茶园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供试的茶园,按茶树生育阶段分成龄茶园(8年生龙井43号)和幼龄茶园(4年生福鼎大白茶)两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设有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相似文献   

5.
低丘红壤茶园由于土壤瘠薄,蓄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茶树生长势差,加之受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茶叶品质不如高山茶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若能根据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特性、茶树生长与生理特点以及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6.
铝对茶树根系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耐酸性木本作物,在红壤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李名君等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和试验研究,与黄壤茶园相比,低丘红壤茶园茶叶的自然品质普遍较低,茶叶品质低下与红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在红壤上生长的茶树其碳氮代谢强度较弱,同化物的转运、分配和贮藏都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从土壤化学和茶树营养学观点来看,低丘红壤是强风化和强淋溶性的粘性铁铝土,酸性较强,活性Al、Mn及氧化铁含量较高,而P、Ca、Mg、Zn、Mo等元素比较缺乏,其中,灿的毒害一直被认为是酸性土中作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据测定,70%的红壤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5.0,并呈不断酸化的趋势,交换性Al~(3+)在总交换性酸中的比例较高(吴洵,1991)。因此,进一步研究由于茶园土壤酸化导致活性Al~(3+)含量增高而引起茶树生  相似文献   

7.
浙江十里坪农场四大队地处金衢盆地,是典型的低丘红壤地区,拥有生产茶园393亩,由于茶园土壤养分贫瘠,茶树品种杂乱,加上管理不善,导致茶树长势弱,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1991年产值仅为6.9万元,亏损3.3万元。针对这种局面,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从1992年开始实施了“一培二改三配套,春茶重点抓高效”的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茶叶品质不断提高,茶叶产值连年翻番,在实施该技  相似文献   

8.
低丘红壤茶园在浙江省茶园面积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大多数茶园长势较差,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不利茶叶生产的发展,应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茶叶质量,调整茶类结构,是改变低丘红壤低产低质低效益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低丘红壤发展名茶生产,对提高目前茶叶的总体质量,促进茶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省兰溪市茶场地处金衢盆地中部平缓丘陵区,海拔45~70m,是典型的低丘红壤茶区,茶园土壤全部为第四纪红土砾石层发育而  相似文献   

9.
土壤是茶树生存和繁育的基础,要获得茶叶比质高产,首先必须创造茶树生长良好的土壤环境。低丘红壤虽有酸、粘、瘦之别,但实践证明,只要土层深厚,排水通畅,加强肥培管理,是可以创造茶叶的优质高产。本文就杭州茶叶试验场亩产干茶400斤以上的低丘红壤优良茶园所作的初步调查研究,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低丘红壤茶园钾的农化性质 1.钾的含量状况根据对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测定结果,全钾含量在0.93~2.74%范围(见表1)。土壤全钾量的高低与茶园肥力和茶叶产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有不少低产茶园全钾含量超过了高产茶园。茶园土壤的全钾量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成土母质,据测定的结果,不同母质发育的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全钾含量次序是花岗岩>冲积物>石炭岩>第四纪红土>红沙土>玄武岩≥凝灰岩。土壤母质中的钾是呈结晶矿物态,从表面上看它与茶叶产量无直接的关系,但它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逐步释放,变成茶树可利用的形态,因此矿物钾是茶园土壤中可贵的钾素“营养库”。 2.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11.
吴洵 《福建茶叶》1993,(1):19-23
低丘红壤是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土壤资源,分布广,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地势亦较平坦,酸性反应,具备茶叶生产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大片低丘红壤被开辟或集中成片的茶园,成为我国茶叶生产和商品茶出口的重要基地。1981年农业部先后建立的218个茶叶商品基地县  相似文献   

12.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吴洵 《福建茶叶》1990,(3):31-33
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茶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和分解对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演化以及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重要影响。了解低丘红壤茶园有机质含量现况、积累和分解特点,对拟定茶园土壤合理耕作和施肥、促进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改变低丘红壤茶园低产低质现象等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况 为了了解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现况,我们于1986—1989年间,对浙、赣、湘、粤、黔、皖、桂等省主要茶区第四纪红粘土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进行广泛性抽样调查,根据对83个样点的分析结  相似文献   

14.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6):41-41
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很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改变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低质面貌和提高茶农经济收益等问题在该茶区走访了广大茶农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不少承包户的茶叶生产连年增收,亩产值可达干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在此,向广大茶农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1.重点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我国茶区春茶期间气候适宜,茶树营养充足,茶叶品质好,价格高。因此,增加春茶产量,提高春茶比重,多产质量高、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和高档茶是实现当年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一般茶叶  相似文献   

15.
红壤茶园土壤活性铝与酸度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洵 《福建茶叶》1991,(1):25-27
茶树是喜酸、聚铝性作物,对土壤酸度和活性铝含量反应十分敏感。红壤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土壤资源,尤其成土过程中由于脱硅富铝化作用呈酸性反应。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铝进一步富集,在不同程度上已影响茶树生长和产质的提高。研究红壤茶园酸化原因和酸、铝关系,探讨酸度实质,对于制定红壤茶园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拟定优化茶叶品质的施肥技术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目珍  黄积安 《茶叶》1989,(2):21-24
前言建国以来,各产茶省在低丘红壤上开辟了数量可观的新茶园,为我国茶叶总量的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是低丘红壤土质瘠薄,有机质少,肥力低,加上夏、秋季空气干燥、日照时数长,气温高等因素的影响,所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江苏省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但茶树品种混杂,多属中小叶种,解放后从兄弟省引种茶树有几十个品种,也多为有性群体。因此我省现有生产茶园基本上均系地方群体种,采茶工效低、品质较差,给茶叶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与茶叶生产机械化、现代化也不相适应。如引进大叶无性系良种,推广更新我省现有的茶树品种,这对我省茶叶生产,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因为无性系良种,纯度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浙江省龙游县十里坪农场对硫酸锌(ZnSO_4·7H_2O)、硫酸铜(CuSO_4·5H_2O)、高美施(香港满好公司提供)、EM(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提供)和多效好(广西农学院化工厂生产)五种叶面营养液在茶园中应用进行了比较试验.该场地处浙江金衢盆地,属典型低丘红壤地区,茶园土壤粘重,各种有效养分低,且不平衡,茶树吸肥能力弱,碳氮代谢强度低,茶  相似文献   

19.
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引起茶树生长缓慢,生长期短,限制了茶叶产量。本文根据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特征,茶树品种特性等方面来阐述,通过微域气候调控,茶树营养调控调节茶树生理效应,调控茶树新梢生长与休止,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手段,进行科学治理茶园,实现茶叶的高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20.
茶树是我省山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自然条件优越,宜茶山地面积广阔、全省茶叶种植、加工、经用的相关从业人员达500多万人,茶叶出口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7500万美元.茶业是福建山区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省现有茶园严重老化,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种茶比较效益低。为了提高茶园产出效益,实行科技兴茶,转化科研成果,省“跨越计划”建立了优质高效茶树新品种及茶叶无公害生产示范项目,向全省茶区辐射推广。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项目选用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