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从2006年5月份至2007年2月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龙腾高科鲟鱼养殖基地进行了匙吻鲟商品鱼工厂化养殖试验,经过近9个月的精心管理和饲养,总产量达16320干克,每平方米平均产量15千克:平均尾重1.2于克,最大尾重1.5千克;养殖成活率为80%,饵料系数为1.23。现将匙吻鲟商品鱼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站利用河道船形网箱进行黄颡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单产80.2千克/米^2、纯利422.2元/米^2的成效。鱼种培育成活率为84.5%,成鱼养殖成活率达93.8%,现将主要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科院南海所主持承担的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海水网箱养殖产业化示范工程技术”进行验收。该项目开发了网箱精准养殖技术,养殖120天,鲳鲹种苗平均体重达到400克,养殖成活率达90%,每立方米水体产鱼21.7千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为探索华南地区一年养三茬虾的安全养殖模式,本文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用早放苗、高密度、小规格、高位池养殖模式,应用生物水质调控技术,平均放苗量375尾/米2,养殖周期90天左右,饲料系数1.25,平均成活率65%,平均养成规格8克/尾,平均单产1.78千克/米2,实现高产高效目的。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千岛湖匙吻鲟成鱼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6月上中旬我站引进匙吻鲟苗种7080尾入箱试验,养殖户13户,养殖面积322米2,经5个多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483.8克/尾,全长53厘米,平均成活率为86%,总产量为2946.3千克,每平方产量9.15千克;总产值29.46万元,总生产成本为14.7万元,总利润达14.76万元,每平方米利润达458.4元,投  相似文献   

6.
南斯拉夫于1976年起引进海鲈(Seabass)鱼苗进行养殖试验,经18个月的网箱养殖,平均体重达300克,成活率为70%。  相似文献   

7.
2004—2006年对经中间培育的青蛤苗种进行滩涂和围塘养殖研究。研究结果:(1)滩涂养殖成活率达75%,养殖12个月平均壳长2.43cm,平均体重9.19 g,4—5月份壳长增长速度较快,6—8月份体重增长速度较快;(2)围塘养殖成活率达80.1%,养殖12个月平均壳长达2.45?,平均体重达9.53 g,3—5月份壳长增长速度较快,6—8月份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鱼。目前主要在池塘进行养殖,有关江河网箱养殖报道较少。2010年我站引进澳洲宝石鱼种10000尾,试验于2010年6月6日至11月19日进行。养殖期间水温为17~35℃。试验证明,经过5个多月饲养,澳洲宝石鲈从海花鱼苗阶段增长到385克,饵料系数1.45,成活率81%,平均单产65.1千克/米2,平均盈利830.6元/米2,投入产出比1∶1.66。现把试验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高温对蚂蟥的应激伤害,延长其有效养殖周期,开展了蚂蟥大棚水槽双茬高效养殖试验。大棚两侧开设侧窗,棚顶安装遮阳网,通过大棚侧窗的开启和遮阳网来控制棚内的水温和光照。6月中旬至10月份养殖头茬苗,放养密度为70尾/m2;头茬苗养成收获后放养二茬苗,养殖密度为0.5 kg/m2,12月初收获。养殖期间水槽水温在15.0~35.0℃。试验结果显示,头茬苗平均产量为1.16 kg/m2,平均成活率为76.90%;二茬苗平均产量为0.85 kg/m2,平均成活率为92.36%;头茬苗和二茬苗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4.37和1∶1.6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蚂蟥大棚水槽养殖模式可以较好地控制养殖水温,一年可养殖两茬蚂蟥,养殖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0.
双季青虾养殖是根据青虾生长规律,充分利用水面资源,一年养殖两茬青虾,前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40千克左右,后茬青虾平均亩产可达50千克以上,从而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双季青虾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要求一般选用面积5~12亩,水深1.0~1.2米,砂土或壤土均可,坡比1∶(2~3),池塘不渗水,池底淤泥控制在30厘米左右。进排水系统配套,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片。2.水源要求一般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值6.5~8.0,无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即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3.鱼池改造…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内陆水产》2001,26(5):35-36
建鲤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发病少,易饲养等特性,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池塘养殖建鲤已广泛兴起,尤其是网箱养殖建鲤迅猛发展。但大规格建鲤鱼种的缺乏,阻碍了网箱养殖建鲤的发展。为提高水面利用率,推广利用流水池塘放养网箱培育鱼种技术,笔者所在单位于1999年4月~12月,在平邑县铜石镇彭家泉流水池塘(2.47公顷),设置4只网箱,规格为4米×4米×2米,进行大规格建鲤鱼种培育试验,1999年12月起捕,共培育大规格建鲤鱼种7 280千克,单产113千克/米2,尾重100~150克,养殖成活率达91%,效果很好。现把此项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流水池塘饲养史氏鲟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流水鱼池中首次进行史氏鲟生产性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人工饲料驯化的史氏鲟幼鱼在池内继续饲养345天,平均体重由9.4克增至619克,最大个体达1050克,成活率95%;在流池池中直接驯化养殖的史氏鲟幼鱼189天,平均体重由1.5克增至23.8克,成活率29.44%;本文对饲养中的密度、生长、饲料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鳄龟温室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鳄龟是一种生长快、抗病力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试验证明,鳄龟在恒温条件下养殖,完全能克服冬眠习性,实现快速生长.通过一年的温室养殖试验,发现鳄龟的平均体重达到2510千克,月平均增长186.2克,日均增长5.9克,成活率92.7%,未发现有病害.  相似文献   

14.
<正>我站实施了《大水面网箱草鱼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经一年来的精心组织,共实施江河大水面网箱健康养殖研究开发面积46163米2,经测产验收,项目每平方米平均单产140.3千克,养殖成活率达92.1%;养殖总产量6476.7吨,总产值7772万元。现将船式抗风浪网箱草鱼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经过2年重复试验和1年多的养殖,掌握了一整套养殖技术,培育出的鱼种平均成活率达92.16%,商品鱼平均成活率达83.8%,平均每平方米产鱼3.77kg,投入产出比1:2.1。  相似文献   

16.
沟鲶,褐首鲶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产量居首位。1987年,长沙郊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从湖北省水产良种场引进沟鲶、褐首鲶各14尾,经过二年的试养。沟鲶从引进的每尾2克长到每尾650克,成活率达75%。褐首鲶从引进的每尾2克长到每尾400克,成活率达80%  相似文献   

17.
<正>合方鲫2号是在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合方鲫的基础上,通过多步法育种技术研制的新型优质鲫鱼。2021年,湖南津市农场养殖基地进行了合方鲫2号水花培育试验。在3个月的养殖试验过程中,合方鲫2号平均体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4月龄平均规格已达0.12千克/尾,最大个体达0.20千克,充分表现了合方鲫2号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养殖试验还展现了合方鲫2号体形均一、成活率高、耐低氧、抗病性强、体色青灰色等优点。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18.
林丽芬 《水产养殖》2006,27(5):41-42
在面积为1公顷的池塘投放全长为2.5~3.0cm的大弹涂鱼苗60000尾,养殖密度为6尾/m2。经过1年的养殖,共收获成鱼1147.5kg,成活率达85%,体长9.30~14.50cm,平均体长11.80cm,体重11.2~38.3g,平均体重22.50g。  相似文献   

19.
张本铭 《淡水渔业》2000,30(8):13-13
条纹鲈又称银花鱼 ,原产于美国。其个体大 ,适温范围广 ( 2~ 36度 ) ,最佳生长水温 2 0~ 2 9度 ,广盐性 ,易捕捞 ,食性杂(偏肉食 ) ,喜欢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成活率高 ,生长速度快 ,当年可养成。抗病力强 ,鱼体色鲜艳 ,肉质幼滑 ,口感极佳、营养丰富 ,商品价值高 ,是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新品种。当年夏花苗经 1个月左右强化培育后达 8~ 9cm规格 ,可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 ,经 180天左右养成即可捕捞上市 ,每尾平均尾重达 40 0克 ,成活率 80 %,亩产可达 10 0 0公斤以上 ,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1 池塘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 ,水质清新 ,无污染…  相似文献   

20.
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俗名:花豹子、花边爪,隶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鲽科、星鲽属。2004年11月,笔者从日本引进条斑星鲽苗种2000尾,经过2年的养殖,平均体重达2.3千克,成活率95%以上。试验表明,条斑星鲽是工厂化养殖的优良品种。根据两年来的养殖情况,将条斑星鲽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