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优质稻生产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优质稻研究起步早,进展快,居全国领先水平。自1984年以来,湖南省共开展了5次优质稻(米)的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优质稻新品种100多个。其中湘晚籼5号、湘晚籼9号、新香优80、湘晚籼10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湘晚籼13号、培两优210、湘早籼31号、香两优68、金优207、中香1号、培两优288等曾经或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11年农业部组织遴选出农作物主导品种,现介绍如下。水稻。长江流域:Y两优l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中嘉早17、中早39、株两优819、湘晚籼17号、珞优8号、淦鑫203、丰源优299、天优华占、Q优6号、川I江优527、云光17号;东南沿海地区:天优998、培杂泰丰、徐稻3号、南粳44、宁粳3号、武运粳2l、秋优998、淮稻9号、宜优673; 相似文献
6.
4.常规晚稻品种 (1)湘晚籼13号.属迟熟香型优质晚籼稻,2001年通过湖南省审定,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二等优质稻品种.全生育期123.7天,适宜在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较轻的地区作双季晚稻或一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8.
9.
10.
1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有“固优19”、“胜泰1号”、“超优25”、“超优27”、“中组14”、“台03—8”、“国茂1号”、“鄂植3号”、“固优20号选”、“湘晚籼3号”共10个,以“湘晚籼3号”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杂交稻蜀湘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在浏阳市张坊镇一季晚稻重点区对杂交稻新组合蜀湘优1号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有关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田两年平均产量656 kg/667m2,产量最高试验田达701.5 kg/667m2。分析了蜀湘优1号高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面积产量达650 kg/667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湘两优糯粱一号是利用高粱温光互作核不育原理,用湘糯梁S-1与湘10721品种杂交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两系法选配的高粱新品种。它的杂种优势,品种特性,秋茬再生能力与其他常规品种有何差异?尤其是常规品种在本地只种春季一茬,不存在秋季再生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浙江省的气候,科学确定春茬砍杆时间和秋季再生茬安全抽穗时间,以及相应的秋季配套技术,是作者的研究目的。经过作者5年的试验研究,在摸清了该组合生育期短、茎杆粗壮、株型紧凑、杂种优势显著、适应性广、产量高和再生能力极强等特性后,进而研究与掌握了春茬收获时间、低茬秋季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湘两优糯粱一号秆茎粗壮、杂种优势显著、生育期短、再生能力强的特性.从而提出提前翻耕,精细整地;肥床地膜稀播育壮苗;适栽早管促早发;促平衡,壮秆攻大穗安全抽穗期;无公害防治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17.
新组合“中浙优1号”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新组合“中浙优1号”水稻最佳栽培密度,为今后指导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于2004年根据缙云县种子公司、农作站的布置,东方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特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为探索其在我镇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我镇于2003年从庆元县种子公司引入该组合进行试种,2004年进行大区对比试验,2005年建立百亩示范方。经过3年的试种示范,中浙优1号在我镇表现出高产稳产、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正在我镇扩大种植,2006年全镇种植面积达130hm^2以上。现将中浙优1号在黄田镇的主要表现及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