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0—1991年,于小麦生长季节从河南省14个县(市)采集了126个白粉菌株。根据9个鉴别寄主的抗感反应进行小种划分,并用毒性公式和八进制法编码。结果表明,15号小种的频率最高,达17.46%,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对鉴别寄主毒力频率分析发现不同年份及地区间,小麦白粉菌群体有较大差异;而且同小种不同菌株对豫麦2号等10个推广品种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在于传统小种鉴定方法存在较大弊端,现行鉴别寄主中与生产基本无关的高抗品种较多,缺乏代表性的生产品种,不能准确反映当地小麦品种与当地白粉菌群体问的互作。提出应对鉴别寄主予以修改,或用病菌群体毒性基因结构测定代替优势小种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毒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1999~2002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粉病菌小种种群结构复杂,1999~2002年共鉴定出33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40.48%、22.22%、29.03%、30.30%,其次为11号和5号小种。毒性基因V3e、V3f、V5、V8的毒力频率较高,在50%以上,而V2、v4a、V4b、V12、V16、V19的毒力频率较低,低于20%。供试的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含3~7个毒性基因的较多,其中含4个毒性基因组合的比例最高。为25.84%。  相似文献   

3.
小麦白粉菌的联合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传统应用的生理小种研究方法存在着因鉴别品数的不同及其数目的改变而引起小种命名的混乱;同小种不同菌株致病性不同及有限的鉴别寄主不能及时区分出危险性小种等问题,本文改用病菌群体对品种的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方法,用河南各地的90个小麦白粉菌株分别接种9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品系和8个推广或区试品种所得到的侵染型资料,分别计算菌株群体对各对品种的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毒性系数.结果表明本省小麦白粉菌群体中的V1和V3c、V1和V5及V3b和V3C等毒性基因是联合的;花培28和周80—48及周80—48和郑州831等品种组合搭配种植可有效地控制小麦白粉病.因此这套方法对生产和抗病育种的作用是直接的.文中提出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以提高病原物致病性研究结果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形成、发育进度及在不同条件下病菌对自生麦苗侵染的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白粉菌有性时期在小麦孕穗期开始出现 ,在不同感病品种上出现的迟早和形成量的多少有很大差异。闭囊壳在正常年份不能与秋苗形成菌源衔接 ,只侵染自生麦苗 ,在整个侵染循环中起着间接越夏作用。当田间病残体上闭囊壳量大 ,影响自生麦苗发病的先决条件主要是阴湿环境。夏季持续干旱 ,田间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可存活到 9月下旬 ,有向秋苗提供菌源的机会 ,但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1991~1994年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表明,11,15号小种这几年的优势小种,315号小种有上升的趋势,用毒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表明,V1,V3,V5及V8等毒性的当前白粉菌群体中已基本固定(毒性频率接近100%),小麦白粉菌对Pm4a的毒性频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说明Pm4a基因的使用应该审慎,白粉菌对Pm21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北京,西南及江浙三地区小区白粉菌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国统一的9个鉴别寄主离体叶片法鉴定侵染型和Gilmour八进制法命名小种,对2004--2008年采自东北春麦区的辽宁、黑龙江等省不同县市的298个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及毒力频率分析,并利用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22个小麦品种(系)对参试菌株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04--2006年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5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3.7%、15.6%和20.3%;2007年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0.2%;2008年411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频率达20.6%;2004--2008年毒性基因V4b、V2+6、V4+8、V12、V16、V18、V20、V21、V22和V23毒力频率较低,在0~28.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b、Pm2+6、Pm4+8、Pm12、Pm16、Pm18、Pm20、Pm21、Pm22和Pm23抗性较强,可作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近年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日本 9个水稻单基因鉴别品种和BL1、K59两个参考品种鉴定了云南省 4个稻作区21个县 (市 )采集、分离的 15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 ,结果出现 78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其中优势小种为136.4(出现频率为65%)、317.4(出现频率52% )、007(出现频率 5.2% )小种。通过研究各稻作区生理小种对日本鉴别品种的侵染率 ,分析了各垂直抗性基因在不同稻作区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菌的侵染循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可以在我国东北的南部冬麦区以菌丝垫形态潜伏在小麦苗基部叶片和叶鞘上越冬,以混在干燥保存的小麦种子中的闭囊壳越夏。自生麦苗和白粉病的野生寄主在侵染循环中不起作用。小麦白粉菌的毒力频率(Vf)分析表明,公主岭、沈阳、海城、大连和烟台的小麦白粉菌同属于一个群体。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初发日期和高空天气图分析表明,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的初侵染菌源来自胶东半岛冬麦区。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小麦白粉菌的分生孢子随夏初的偏南气流,在700毫巴高度层向北传播,进入东北春麦区。随降雨沉降,并侵染小麦植株。  相似文献   

9.
东北春麦区2006-2007年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6-2007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80份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3个单孢子堆菌系,经生理小种及群体毒性频率测定,共鉴定出29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小种。15号小种在2006年和2007年的频率分别为15.3%和14.8%,其次为415号和11号小种。小麦白粉菌毒性基因v1、v3 a、v3 b、v3 c、v5、v6、v7、v8、v1+2+9v17毒力频率较高(>66%),而v2、v4、v12、v16v21毒力频率较低(<21%),说明目前在东北春麦区含有Pm2、Pm4、Pm12、Pm16Pm21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育种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南小麦白粉病秋季菌源毒性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河南省中部秋播麦田小麦白粉病普遍发生。采集64个菌株,测其对32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系)和推广品种毒力频卒结果,秋季菌源对Pm1、Pm3a、Pm3b、Pm3c和Pm5的毒力频率较高;对Pm2x和Pm2+6以及肯贵阿一号的频率较低;对Pm2和Pm8的频率已经上升;对许多推广品种毒力频率较高。说明目前存在着大面积感病寄主,生产上应做好化学防治准备。此外秋季菌源中存有极复杂的生理专化现象,其中对鉴别寄主低毒性的小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Ug99(TTKS)为1999年在乌干达首次发现的秆锈菌新小种,对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具有强毒力.此小种致病性极强,传播迅速,给全球小麦生产带来威胁.在肯尼亚用Ug99对我国118个小麦生产品种和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高感品种占98.3%.该小种一旦传入我国,将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笔者对国内外关于小麦抗Ug99遗传研究、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我国应对措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50个小麦生产及后备品种(系)的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我国小麦品种(系)中抗白粉病基因的组成,利用25个不同毒性的小麦白粉菌菌株对50个小麦生产及后备品种(系)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推导,结果表明,参试的50个小麦品种(系)中有8个小麦品种(系)对供试的25个菌株全部感病,5个品种含有抗病基因Pm8,2个品种含有Pm4a,9个品种含有Pm2+6,4个品种含有Pm2,22个品种(系)可能含有供试基因之外的其他抗性基因或新基因。此研究结果可为小麦抗病育种以及品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及其与毒性的关系,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白粉病的长期发生趋势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对2013年采自云南、四川、河南、北京和陕西五省(市)的小麦白粉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90个单孢子堆分离物,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进行温度敏感性测定,并利用3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系)进行毒性测定,且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ET50分布于19.78℃~25.15℃,平均ET50为23.22℃,其中73.34%的供试菌株ET50值介于22℃到24℃之间,小于22℃的菌株占10%,大于24℃的菌株占16.67%。利用Popgen1.32软件对5个省(市)小麦白粉病菌群体的毒性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五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水平上的多样性指数 H 值为0.237 0,其中四川群体毒性多样性水平最高,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 值为0.221 2,河南群体最低, H 值为0.197 5。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与毒性多样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T50与毒性多样性( H 和 I 值)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毒性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29个抗秆锈病小麦单基因系(或近等基因系)对来自我国云南、陕西、辽宁、四川等16个省(区)的74个菌株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的毒性基因频率、毒性因子、毒性值和毒性基因组合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毒性基因V6、V7b、V8a、V9d、V9g、V10、V17、V36、Vw1d—1的出现频率较高(68.9%—98.6%),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目前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无效基因;其次为V5、V9b、V13、V21、V24、V25、V27和V37(39.2%—62.2%);毒性基因V9e、V11、V22、V26、V29、V30、V31、V32、V33、V38、VGt和VTmp的出现频率达0%—30%,其对应的抗性基因为目前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有效基因。(2)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毒性与北美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其毒性因子和毒性值分别为7.0和701.05,且毒性基因组合比较丰富,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基因推导法对目前甘肃省小麦主要生产品种及高代品系进行抗白粉基因分析,为甘肃省白粉病的抗病育种和品种使用及布局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1个小麦白粉菌株,结合品种系谱对甘肃14个小麦生产品种及28个高代品系进行抗白粉基因推导。[结果] 14个生产品种中,1个含Pm8,1个含Pm4b,4个含未知抗病基因,其余8个对所有供试菌株全部表现感病;28个高代品系中,5个含Pm8〖STBZ〗,2个含Pm〖STBX〗3〖STBZ〗a,1个含Pm〖STBX〗4〖STBZ〗b,1个含Pm〖STBX〗30〖STBZ〗,5个含未知抗病基因,其余14个对所有供试菌株全部表现感病。[结论] 目前甘肃小麦生产品种及高代品系中缺乏抗白粉病基因,一旦条件适宜,小麦白粉病在甘肃地区极易发生和流行,应该引起生产管理部门和育种专家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小麦白粉菌菌株之间的有性杂交,获得1个白粉菌杂交分离群体。对该群体中各个体在鉴别寄主上进行了无毒性/毒性反应的测定,结果表明:对应于小麦抗病基因Pm 4a、Pm4b和品种白免3号、Era抗性的小麦白粉菌无毒性分别由1对基因控制;对应于Pm 3b的无毒性/毒性分离在杂交群体中偏离1对或2对基因的分离比例。对应于Pm4a、Pm 4b和白免3号抗性的3个无毒位点之间完全连锁,在杂交群体中共分离;该3个位点与Era抗性对应的无毒位点之间不具有连锁性。  相似文献   

17.
明确我国当前小麦审定和区试品种含有的抗白粉病基因, 可为这些品种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及品种合理布局和轮换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24个不同毒性的小麦白粉菌菌株对36个小麦审定和区试品种(系)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参试品种(系)与46个已知抗病基因小麦品种(系)抗谱比较的结果表明, 11个小麦审定品种中有5个品种对所有供试白粉菌菌株表现抗性, 结合亲本溯源, 推测其中有3个品种可能携有Pm21基因; 另外6个审定品种中有5个品种可能含有抗病基因Pm2, 且其对应的亲本或亲本组合中含有抗病基因Pm2。25个区试品种(系)中有3个可能含有Pm21, 10个含有Pm2, 1个含有Pm2+6,2个含有Pm4b,1个含有Pm8。另外, 参试的36个品种(系)中还有9个品种(系)和已知基因品种抗谱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 推导出已知基因的品种以含有Pm2基因的品种最多, Pm21基因的品种次之, 建议在生产上加强对Pm21基因品种(系)特别是已审定的携有Pm21基因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应该注意一些省份在育种和生产上应慎用或少用含Pm2基因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在田间设置方块圃和穴植圃,进行小麦白粉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在方块圃测定单小种和混小种的流行速率;在穴植圃测定单小种和混小种的多项抗性指标,并计算了综合病指。通过相关分析表明,用流行速率、综合病指和抗性组分中的普遍率、严重度、产孢量推算的寄生适合度之间相关极显著,均可作为估计相对寄生适合度的代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麦条锈菌体细胞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条锈菌毒性变异是引致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本文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陇南越夏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以期寻找条锈菌群体遗传重组的分子证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而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部,而在群体之间,遗传多样性有显著的差异。在11对SSR引物中,有4对能够检测到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存在遗传重组,而且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不同,CPS15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20.0%,CPS34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8.5%,RJ20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2.8%,RJ18揭示的条锈菌重组体出现的频率为15.0%,陇南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重组体出现频率平均为16.6%。本文揭示的遗传重组现象表明陇南地区条锈菌体细胞结合十分普遍,由此推测我国小麦条锈菌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遗传重组而导致毒性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