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5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防治水稻叶尖枯病,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禾枯灵杀菌效果最好,速保利和粉锈宁效果很差,盐水没有作用。40%多菌灵250倍液浸种24~48h时,或40%禾枯灵250倍液浸种24h,杀菌效果达100%,对稻种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无任何影响,但延长禾枯灵浸种时间或加大浓度,对稻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叶尖枯病初侵染和再侵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首次证明水稻叶尖枯病(Phyllosticta oryzicola Hara)的初侵染来源与病残体、病稻种和带菌野生杂草有关。在老病区,病残体特别是落在田中的病叶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区稻种带菌率一般为0.5~2.5%,带菌部位几乎都是颖壳。田间无芒稗、西来稗、双穗雀稗、狗尾草、李氏禾、千金子、牛筋草、虎尾草、白茅、菰、马唐和芦竹等10多种禾本科杂草均可是病菌的野生寄主。试验还表明,田间水稻叶尖枯病能够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3.
李家荣 《植物医生》1999,12(6):11-11
水稻赤枯病,按发病原因和症状,可分为生理型和中毒型两种。1.生理型,是由于水稻栽后气、泥(土)温低、土壤缺乏水稻所必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锌、钼等,引起水稻生理机能失调,表现为新根不长、叶片僵直、稻株矮小、分蘖减少、生长停滞。2.中毒型,是因外界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4.
水稻危险性病害——细菌性谷枯病及其病原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正确识别水稻细菌性谷斑病及其病原 ,以预防其在我国的传播与蔓延 ,本文对该病的分布、症状、病原、初侵染源及病原的鉴别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稻白叶枯病与稻叶尖枯病田间症状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继农 《植物医生》2002,15(1):10-10
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与叶尖枯病(PhyllostictaOryzaecola)都是籼稻上的常见病害 ,且其症状(尤其是后期症状)与发病盛期均相似 ,故二者常被混淆。20世纪70年代在江苏省稻区叶尖枯病已有发生 ,但因白叶枯病发生普遍且流行频率高 ,叶尖枯病多被误认为白叶枯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江苏省境内白叶枯病有所减轻 ,叶尖枯病有所上升 ,于是又出现了相反情况 ,把白叶枯病误认为叶尖枯病。近几年在农村考察水稻病害时发现 ,不少基层农技人员还是把这两个病害…  相似文献   

6.
经调查认为稻田土缺锌是导致稻赤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低洼草甸土、pH值较高和过量施磷肥也是诱致发病的原因。作者提出用亩施硫酸锌1公斤做底肥防治,经4年的示范、推广,累计防67.46万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病情与症状本病发生于青森县内的7个町村,主要在津轻半岛一带及太平洋沿岸石町。两年中水稻发病的有六个品种三个品系。发病时期都是分蘖期-幼穗形成期,这段时期大体同时发病。但以后未见病情发展,两年都是到抽穗期病斑就消失了。本病的特征,是在水稻叶片上形成黄色,圆—长圆形的大型病斑,初期呈淡黄  相似文献   

8.
水稻颖枯病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颖枯病近年在广州市南部稻区发生严重。1997~1998年,通过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初步了解该病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以种子消毒、健身栽培和喷药保护为主的配套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广西植保》1993,(2):10-11
水稻罹患赤枯病等生理性病害后,生长发育受阻.施用“喷施宝”能否使其恢复生机,减少损失,即是本试验的目的.试验于1992年晚造在钦州市康熙岭板坪村进行.供试品种为竹选51号.1 试验方法1.1 试验设计 本试验设喷施“喷施宝”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晚造,本站作了喷施宝对水稻赤枯病减灾效应的小区试验及较大面积示范.试验的目的是考证在常规管理条件下,水稻罹患赤枯病等生理性病害,生长受阻后,喷施宝能否使稻株较快地恢复生机,使病害损失降至较低程度.试验地点选在本县龙江乡教化村半岭屯陈正宁户的晚稻田,稻田土壤肥力中等偏低,排灌方便,历年易患赤枯病,供试品种为汕优桂99.同时在龙江乡全坡村、寨沙镇古盏村作大面积示范,连片1500亩.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报告如下.1 小区试验1.1 处理设置 本试验设喷施“喷施宝”2次与清水对照2个处理,4次重复共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0.03亩,按间比顺序排列四周有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12.
1982—1984年在安徽进行的研究表明,川化-018用于秧苗处理预防白叶枯病最为经济有效,纯收益合投资的30倍。早稻和中稻本田用该药喷洒可获得较好的防治和较高的产量,纯收益分别合投资的2.55倍及2.2倍。本田发病中心用该药处理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白叶枯病的综防中,对中抗和中感的栽培品种扩大秧苗处理而减少本田防治面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细辛叶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确认细辛叶枯病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 Deighton),是我国真菌新记录种。该菌分生孢子萌芽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7。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即可萌芽,条件适宜时0.5h即可产生芽突、5h萌芽率近10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接近50℃。田间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230天后仍具9%的萌芽率。新生菌丝在有光条件下可产生鲜艳的玫瑰红色素。该菌在供试的多种培养基上不能形成分生孢子,采用菌块切割、水滴保湿的方法可以诱生大量分生孢子。该菌对细辛有较强的致病性,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以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诱导水稻幼苗抗白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研究了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抗白叶枯病的诱导抗性效果。结果表明,SA诱导稻苗产生对白叶枯病抗性的最适浓度范围为5.0 ̄50.0μg/ml,浸根处理撮佳浓度比喷雾处理稍低。以5.0或10.0μg/ml浓度的SA分别在接种前1d或2d浸根或喷雾处理4叶1心期的稻苗,稻叶的发病率、病斑长度和病情指数都比清水对照明显降低,其中病情指数分别降低50.8%和50.4%。SA浸根或喷雾处理后接种白在菌的最佳间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耕作制度、种植结构调整,使水稻纹枯病发生早,为害加重的新情况,研究改进了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术。在充分发挥农业措施控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药剂防治策略。第一次药剂防治期提早至始病期(病丛率3%-5%),第二次药剂防治加大用药量,每667m2用20%井冈霉素SP50g,较传统的方法提高了纹枯病防治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以来,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1993年至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发现了11个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PCA平板上培养,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1~)2~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分生孢子褐黄色,宽卵球形、椭圆形,具3~8个横隔,0~5个纵隔或斜隔,分隔处缢缩,孢子体20~50 μm×10~15 μm,假喙柱形或膝状,5~47.5 μm×4~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叶片大部死亡。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技术在江汉稻区水稻白叶枯病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测定田水中噬菌体数量的变化规律和噬菌体数量的田块分布规律发现:江汉平原混栽稻区,在目前的种植品种结构下,无论是早稻田还是中稻田,将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达到1000pfu/ml(噬菌斑/毫升)作为急增期数值阈值较为合适。从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达到1000Pfu/ml的日期到该田块发生白叶枯病的始病期的期距为15天左右。当田水中噬菌体数量第1次超过1000pfu/ml时,大量取样测定田块中噬菌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此时田水中噬菌体数量超过1000pfu/ml的田块数占测定田块总数的百分率与稻田乳熟期病田率呈显著相关。据此可对白叶枯病的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短期预测。1993和1994年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由越冬带菌杂草的传病,是防治上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探讨江苏省扬州地区杂草带菌和越冬后的传病作用,作者于1979~1983年作了这项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东新发生流行的水稻橙叶病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2年广东茂名市的水稻约2万公顷发黄。用电光叶蝉Reclia dorsalis(Motsch)接种3叶龄稻苗,在平均气温28℃下,潜育期为8~36天;主要症状为病株矮,叶片竖直、橙黄至金黄色;部分病叶纵卷干枯;多数病苗早枯死。四环素液浸病稻根可明显延迟死亡。介体昆虫为电光叶蝉。而黑尾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二条(大斑)叶蝉N.apicalis(Motsch)和二点叶蝉N.virescence(Distant)以及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等均不传病。电光叶蝉最短获毒和最短传毒饲育期分别为<2min和<5min.期在室温25~30℃下,约为7~26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但有间歇传病现象。在病叶脉韧皮筛管细胞毒叶蝉唾腺切片中均可见大量多形态的类菌原体,大小为75~639nm。据此认为本病与1980年云南十年代在东南亚报道的水稻橙叶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