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的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后代M1、M2和M3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突变体后代M1、M2和M3都能保持抗病性,同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标准型对照品种明显增强,在同工酶谱中出现2条新的酶带。  相似文献   

2.
1993年以来,作者用烟草离体叶片沙床育苗,以无性系群体为材料,鉴定细胞抗病突变体再生植株当代的抗病性,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烟草:普通烟草(N.tabacum)品种Burley18。按常规方法培养实生苗、体细胞无性系及抗CMV细胞突变系苗,温室盆栽,加罩40目尼龙防虫网,严防其他毒源侵染。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明确山东省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12—2014年从山东省10个地市采集小麦病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了185株分离物,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基于5.8S r DNA-ITS序列或T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鉴定方法对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中共得到135株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占分离病原菌总数的72.97%,属优势种群;50株镰孢属Fusarium菌株,其中14株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19株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和17株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按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4种病原菌对鲁麦21号具有致病性,麦根腐平脐蠕孢的致病力较强,病情指数显著高于镰孢菌属真菌。研究表明,山东小麦根腐病主要是由麦根腐平脐蠕孢和镰孢属真菌侵染引起的,麦根腐平脐蠕孢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4.
24个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及产量损失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小麦种质资源抗叶锈性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五期间,我们对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和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国内外小麦品种资源21509份进行了田间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表现抗病的共2518份,其中国内材料290份,国外材料2142份,稀有种86份。  相似文献   

6.
疫霉根腐病是加利福尼亚大多数蕃茄种植区一个主要的蕃茄病害。这种病害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或寄生疫霉(P.Parasitica)所致。但据报道85%以上的蕃茄根腐病是由后者引起的。目前还尚无抗病的商品蕃茄品种,对此病的防治仅限于应用杀真菌剂处理土壤、种子,移栽前浸根处理和栽培措施。但在管理缺水时或晚  相似文献   

7.
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孙文姬,丁之铨,籍秀琴(中国北京农科院植保所100094)豌豆在菜篮子工程和西北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豌豆根腐病普遍发生,局部地区比较严重,影响了豌豆生产。为明确豌豆根腐病的病原,作者于1993~1994年在北京从连作...  相似文献   

8.
田七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七根腐病是广东省田七产区一个最重要的病害。在广东韶关引种区都普遍发生,危害相当严重。经对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交配试验及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证明,它由腐皮镰孢霉根生专化型(Fusatium solani f.sp.radicicola)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5—1989年进行小麦抗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变异体细胞选择研究。试验中发现病菌毒素对小麦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植株的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毒素再生苗子代中,3.6%的植株有耐病表现。但尚未发现遗传性稳定的抗病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甘薯根腐病抗病性室内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DA 平面培养的甘薯根腐病菌研磨成浆,按一定比例加入蛭石中,接菌最适浓度为每200 g蛭石加1/ 2 培养皿菌浆,随后栽入薯苗,在25 ℃下培养25 ~30 d 后检查。以薯苗叶片枯黄程度及根部黑根死根多少划分病级,以病级平均数确定品种抗性,同时对抗感品种接种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试验证明,上述方法可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同时也证明过氧化物酶活性作为量化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新杀菌剂敌力脱防治小麦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杀菌剂敌力脱对小麦根腐病防病保产效果显著,残效期长,用药量低,内吸向上传导性能强,以保护作用为主,且有一定治疗作用。施药后叶片免受为害,叶绿素得以保持,保证了光合效率和小麦产量。春小麦抽穗后,每公顷用敌力脱有效成分100克叶面喷雾,可控制整个成株期的为害,防病效果稳定在80%左右,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大麦云纹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同工酶谱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4年大麦云纹斑病菌(Rhynchosporium secalis)对杀菌剂多菌灵、三唑醇的抗药性监测表明,该菌对两种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发生了变化,并且首次在田间发现了大麦云纹斑病菌的多抗菌株。这类菌株对多菌灵、乙霉威及三唑醇都具有抗药性,且抗性程度很高。与1990~1991年得到的资料相比,随着杀菌剂选择压力的增加,大田群体中三唑醇高抗菌株比例逐年增加。对该菌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α—酯酶有7种表现型,磷酸葡萄糖变位酶有2种表现型,过氧化氢酶有3种表现型,无论对去甲基抑制剂类(DMI)表现抗性或敏感菌株,无论调节酶还是非调节酶,其酶谱表现型的变异基本相似。这表明大麦云纹斑病菌对DMI类抗药性突变存在于多个菌系的基因型背景群体中,而不是只起源于单一的广泛分布的菌系。  相似文献   

13.
 小麦根腐病(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et Sorokin) Shoem.)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麦区发生较重。生产上缺乏抗源,常规方法也尚未选育出较好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前后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中,经常提到氨基酸的作用,作者对大豆灰斑病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接种前后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抗病品种:东农9674、合丰29、东农8090;感病品种:东农1330、黑农39、合丰27。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细胞组培技术开展抗病育种研究为快速有效地选育抗病品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国内外很多单位相继进行了不同作物不同病害的抗病突变体筛选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6.
刘邦杰  单志良 《植物保护学报》1991,18(2):186-186,192
大麦网斑病Helminthosporium teres在长江流域普遍发生,1981年江苏沿江地区严重发生。本病主要为害大元麦叶片,引起叶枯,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1982—1984年作者对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离体筛选的抗白叶枯病的粳稻105R、粳稻3037R后代植株功能叶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未筛选的粳稻105S、粳稻3037S相比,筛选后代植株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而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未经筛选的对照(感病)品种。由此说明离体筛选抗病品系的抗病机制与一般抗性品种类似。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菌和胡麻斑病菌的碳氮营养有明显的差别。
稻瘟病菌对碳源利用的顺序是:麦芽糖、葡萄糖 > 果糖、蔗糖 > 乳糖、淀粉 > 木糖 > 门冬酰胺、半乳糖、阿拉伯糖,不能利用甘油。胡麻斑病菌利用碳源的顺序是:麦芽糖、乳糖 > 淀粉 > 蔗糖 > 木糖 >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 阿拉伯糖,不能利用门冬酰胺和甘油。  相似文献   

19.
 首次发现并纯化了抗青枯病马铃薯品种MS-42.3(CIP800928)植株中抗青枯病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E.F.Smith)的32k D蛋白(AP1),并对其理性特性、氨基酸组成、N端部分序列、抑菌谱和细胞内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