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斑翅山鹑又名叫斑鸡、沙拌鸡,而有的依其重量叫它为“沙半斤”。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Perdix dauurica suschkini 华北亚种,主要分布在内蒙的呼伦贝尔盟,伊克昭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哈尔滨,五常县、尚志县,辽宁省旅顺,林西。  相似文献   

2.
分布在本省的雉科鸟类中,斑翅山鹑是唯一没有被人们驯养过的种类。它主要分部在东北和华北山地、丘陵一带,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狩猎鸟,每年捕获较多,可出口创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长,种群数量有减无增。为此,同花尾榛鸡、雉鸡一起被列为“三鸡”设课题加以驯化研究。由于国内尚无此类报导,所以现将首批斑翅山鹑的人工孵化与驯养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孵化 1983年7月6日,于密山县裴德山底的榛棵中、人行道旁发现一窝已孵化的斑翅山鹑卵,  相似文献   

3.
斑翅山鹑俗称沙半鸡,是我国北方传统4大狩猎珍禽之一,被人们视为野味珍品。斑翅山鹑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生精、滋补壮阳、敛伤生肌的功效。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斑翅山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斑翅山鹑的人工养殖业也随之逐步发展起来。相比其他动物养殖,斑翅山  相似文献   

4.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14,(3):316-319
2011-2013年3-9月,在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斑翅山鹁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斑翅山鹑为留鸟,在海拔1 400-1 480 m的低山丘陵灌草带种群数量居多,在海拔1 600-1700 m的低山疏林灌丛带较少,海拔1 700 m以上的地区没有该鸟活动。繁殖前3月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15只/hm^2,繁殖后的9月种群平均密度为0.25只/hm^2。3月末至6月进入繁殖期,年繁殖1次,1雄1雌制;雌雄共同营巢,营巢期6-7 d;窝卵数13-15枚,雌鸡孵卵,孵化期23-24 d,孵化率93.8%,成活率88.6%,繁殖力6.5只;雏在巢时间5-7 h,雏鸟早成性,雌雄鸡共同完成巢外育雏。近年来,斑翅山鹑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人工驯养斑翅山鹑的营养及饲料初探周长海,毕金焱,迟景波,叶萍(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1322109)斑翅山鹑又名沙半鸡,是鸟纲鸡形目雉科山鹑属的鸟类.成鹑体重在250克左右,野生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华北等地,是北方四大狩猎珍禽(雉鸡、榛鸡、松对、...  相似文献   

6.
短翅鸲(Hodgsonins phenicureides uhangensis)在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是留鸟,常见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中。有关短翅鸲的繁殖生态在国内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1980年5—8月,1987年4—7月分别在英雄沟、五一棚对短翅鸲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整理报道于后。栖息环境卧龙保护区的五一棚,海拔2520米,属针阔混交林带,此带具有多样的环境、食物丰富,隐蔽条件较好,不仅是短翅鸲喜居的地方,也是其它动物喜居的地方。鸟类主要有:橙翅噪鹛、斑背噪鹛、褐头雀鹛、柳莺、红腹角雉、血雉等。兽类主要有:大熊猫、小熊猫、隐纹花鼠、岩松鼠、竹鼠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树蛙等。五一棚的林木主要是原始次生林,林内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猎用禽.为了获得其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变异信息,为我国斑翅山鹑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采用了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对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斑翅山鹑23个地理种群285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斑翅山鹑为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的群体,且每一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柴达木盆地地区的种群拥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分析显示组间及组内种群间均表现为遗传分化显著,遗传分化系数(FST)值表明大部分种群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分化.系统树构建和贝叶斯聚类分析结果均显示斑翅山鹑23个地理种群被分化为明显的两个组群.另外,通过BOTTLENECK对各地理种群的分析显示斑翅山鹁种群曾经历过近期瓶颈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区种群、华北平原地区种群、静宁种群、张家川种群以及六盘山地区种群应予以相应关注,以保证有足够的种群大小来保持这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寿带鸟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带Terpsipho-ne paradisi incei是一种美丽的夏候鸟。每年5月中旬迁来,5月末6月初开始繁殖,8月末9月初迁走。在吉林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带阔叶林中。营巢在林下灌木或小乔木的枝杈上。我们发现的4窝中有3窝是营巢在小乔木的主杈上。仅一窝营巢在花曲柳幼树的枝杈上。巢相当精巧秀气。巢口园,底部尖,像一倒圆锥体。外壁系由植物花序、苔藓、羽毛、  相似文献   

9.
小云雀(Alauda gulgula)俗称地麻雀,告天鸟、朝天柱等。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大的留鸟。它在特有的环境内,单独或成对,成群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关于小云雀繁殖习性方面的资料过去极少见有报导。我们在1980-1981两年内,于南充市郊嘉陵江沿岸对小云雀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所获资料报导如下: 一、栖息环境南充市郊嘉陵江边,海拔250米左右,气候温暖,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4月初至6月底,两岸常见以甜根子草(Saccha-  相似文献   

10.
前言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鸟类。雉鸡分布广,地理亚种多,其中唯我省东北亚种(P.c.pallasl Rothschild 1903)个体大,数量多,肉汁鲜美,一向被推为主要狩猎鸟类。我国雉鸡早已引入欧美各国驯养或释放。近年来,我国也开始笼养雉鸡,取得一些成绩。随着笼养和释放雉鸡的发展,许多学者越来越重视其原产地的野外生态资料,以图更好地解决饲养或释放所出现的问题。我国有关雉鸡的野外生态资料已发  相似文献   

11.
短翅树莺(Gettia diphone)的生态研究较少,1995~1997年4月至10月,我们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短翅树莺的生态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自然概况及工作方法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1°51′10″~112°36′35″E,35°16′30″~35°27′2O″N)位于山西省南部中条山的东段,地处翼城、沁水、阳城、垣曲4县交界,总面积24800hm~2.主峰舜王坪海拔232lm.依据短翅树莺的生物学特性,在典型栖息环境中,确立密度调查路线,选定长4km,宽100m的统计路线,以2km/h  相似文献   

12.
斑头雁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头雁(Anser indicus Latham)是雁形目、鸭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经济鸟类。1975—1979年我们对青海湖鸟岛斑头雁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调查,现结合1975年以来的观察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蓝歌鸲(Luscinia cyane cyane Pallas)是长白山森林主要食虫鸟类之一。关于它的繁殖习性,国内未见有较完整的报导。为此,我们自1963—1965和1979—1980年4—10月间在长白山区对该鸟进行了观察。蓝歌鸲在长白山区为夏候鸟。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来,10月迁离,居留期达140—150天。初迁来时栖居于林缘、灌丛或山溪沿岸疏林间;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带(海拔1100—1500米)和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600—1100米)。5—7月统计结果,山地针叶林带(33小时)平均遇见率为5.8只,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29小时)为4.1只,看来它更喜栖息于山地针叶林带。  相似文献   

14.
斑文鸟 (Lochurapunctulata topela)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岛、湖南、江西、安徽、福建和台湾等省、市,我们曾在广西瑶山、宁明、桂林和南宁等处采引过标本,关于它的生态研究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1983年5月至1984年2月对斑文鸟繁殖习性的观察结果报导如下。斑文鸟常见于农田、草地和荒坡疏林灌丛。常2—9只,有时达12只结群活动,飞行时常发出嘈杂的鸣声。春天多在浅草地和水稻秧田中活动,夏天在成熟的稻田和蔗地等环境活动,秋冬喜在村旁的竹、灌丛及菜园等处觅食停栖。繁殖期我们在南宁大岭的观察最早见到筑巢的日期是5月5日,最晚见到筑巢的  相似文献   

15.
金丝獭亦称“绒鼠”,属啮齿目,豪猪亚目,丝鼠科。其毛皮是世界上高档皮之一,具有华丽、轻柔等特点,素有软黄金之称。此外,金丝獭还广泛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化学、致癌物质的研究等领域。 1 生活习性观察金丝獭属于夜行动物,一般在夜晚8—11点钟最为活跃,但行动并不敏捷,易被捕获。视觉较差,听觉和嗅觉敏感。生命力强,能把木头、稻草等咬碎,并做成窝洞状的巢穴,产前更为明显。金丝  相似文献   

16.
17.
北美海牛(Trichechus manatus)隶属哺乳纲、海牛目、海牛属。系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种类之一,也是世界上适应于海洋生活、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域中水生植物和水草为其食物来源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之一。人类饲养海牛有百多年历史,但是,世界上饲养海牛的国家仅有墨西哥、美国、中国、荷兰等少数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灰头鸫(Turdus Tubrocauns gouldii)是林区的一种有益鸟类,分布在华北区、青藏区和西南区。我们于1983—1984年3—8月在四川省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对它的繁殖习性做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棕背伯劳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红嘴蓝鹊(Cissa erythrorhyncha)是典型的山地鸟类,为我省常见的留鸟。有关红嘴蓝鹊繁殖习性的资料,以往虽有些简略记述,但未见有专题报道。作者于1977和1978年4—8月,在黄山地区的汤口、苦竹溪、寨西和芳村等地,对其繁殖习性作了初步观察,后又于1980年5—7月作了补充观察。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报道如下。繁殖前期红嘴蓝鹊两性羽色相似,不易区分,但雄鸟体形稍大,羽色较鲜艳,性活泼而善鸣;雌鸟体形较小,羽色较暗淡,头颈部的白斑不如雄鸟显著,平时较少鸣叫,声调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