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磺隆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了甲磺隆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磺隆除草剂10mg·kg-1浓度处理释放的CO2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根据危害系数法的分级方法其属于无实际危害级农药;甲磺隆除草剂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结果显示,甲磺隆除草剂10mg·kg-1浓度处理在初始阶段明显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培养时间延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先有所恢复,随后又有所下降,在30d后其变化趋于平缓;甲磺隆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随培养时间不同而异,反映出微生物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除草剂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变异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采用培养实验,研究了重金属Zn、Pb与草甘膦复合污染对这些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期前后相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普遍降低,而转化酶活性普遍增加;Zn、Pb与草甘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在复合污染作用中与单独作用时差异较大;在复合污染条件下,Zn对微生物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负效应,而对脲酶活性则表现为一定的正效应;Pb对微生物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脲酶活性的影响为正效应,尤其对过氧化氢酶激活作用显著,其对转化酶则表现为负效应.在三者中,草甘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尤其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极显著抑制作用;Zn、Pb、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的效应大小顺序为:草甘膦,Pb,Zn. 相似文献
3.
三唑磷的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三唑磷浓度分别为0、10、50、100、200 mg·kg-1时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基础呼吸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唑磷对细菌、真菌及放线菌在培养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的持续时间与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土壤基础呼吸表现出微弱抑制作用;100、200 mg·kg-1浓度的三唑磷对土壤中的细菌先抑制后促进,对土壤中的真菌一直具有抑制效应,对土壤中的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先抑制后激活再恢复的作用,而低浓度三唑磷对这几种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决定作用,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指标通常被用来评价退化生态系统中生物群系与恢复功能之间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的研究是近年来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阐述不同区域、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不同植被类型、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微生物结构、微生物生物化学特性、微生物功能多样性3个方面分析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随着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研究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了玉米施用等养分量的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复混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物复混肥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H)、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E)均为最高;微生物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有一定差异,PC1将生物复混肥与其他处理明显区分,生物复混肥处理分布在PC1的正方向,其他处理分布在PC1的负方向;起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有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均以生物复混肥处理最高,分别为72.74mgglucose·g-·1(24h)-1和1.15mgNH3-N·g-1·(3h)-1。研究表明,生物复混肥的施用比等养分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铀尾矿周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铀尾矿周边污染土壤环境监测及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我国某铀尾矿周边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反应系统研究了高、中、低污染区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放射性污染从高到低的各级取样点的三类微生物数量大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与对照相比,各样点的AWCD下降了37.6%~92.0%,AWCD、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与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基本呈反比关系,而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微生物群落间的代谢特征随着污染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碳水化合物上。 相似文献
11.
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多氯联苯由于具有持久性和亲脂性,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其中土壤是其重要的库,对受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生物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从生物修复主体角度论述了生物修复可能存在的类型和机理,并对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应用于PCBs污染土壤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吉林市城郊蔬菜土壤中多氯联苯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揭示我国重要化工城市郊区蔬菜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的残留现状, 对吉林市城郊菜田表层土壤中11种多氯联苯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价法和毒性当量因子法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蔬菜土壤中多氯联苯总量的空间变异较大, 变化范围为58.20~253.08 μg·kg-1,平均含量达111.00 μg·kg-1,部分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已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土壤中多氯联苯同系物以五氯及以上的高氯联苯为主, 占总量的63.27%;多氯联苯含量最高值主要分布在城郊北部, 即吉林市化工厂集中区, 表明该区域蔬菜土壤环境质量受人为活动影响较显着。主成分分析发现: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为31.67%,主要来自油漆、绝缘材料等工业品;主成分2的方差贡献率为20.05%,主要来源于电力电容器的浸渍剂;主成分3和主成分4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1.16%和9.62%,主要来源于废弃物焚烧及增塑剂中PCBs的挥发。总体上看, 吉林市近郊蔬菜土壤中多氯联苯污染水平或毒性当量处于中度生态污染水平, 已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 应引起足够重视以避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多氯联苯对鸡胚卵巢发育和配子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禽类的肉和蛋产品含有大量的脂肪,可蓄积高浓度的多氯联苯(PCB)和其他环境污染物从而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试验选用鸡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PCB对胚胎期卵巢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在人孵前将Aroclor 1254注入海兰种蛋的卵黄内,剂量分别为0,1,10和100ug/枚,取出新出壳雏鸡的卵巢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PCB处理后,鸡胚的卵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而且死胚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肿;雌性雏鸡左侧卵巢横截面积,皮质厚度和皮质内的卵母细胞数均比对照组显增加;只有个别的卵母细胞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本研究表明PCB干扰鸡胚卵巢的发育,首次揭示了PCB促进卵原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铅污染水稻土的微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受外源铅污染(0 ̄1 200 mg.kg-1)种植水稻后的青紫泥的微生物量碳、基础呼吸作用、代谢商及土壤脲酶、脱氢酶的变化,分析了外源铅污染的水稻土微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延长,水稻土生物量碳呈下降趋势,基础呼吸作用随铅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代谢商随铅浓度升高变化趋势不同;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随铅处理浓度升高明显受抑制;土壤有效铅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脲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水体的多氯联苯(PCBs)污染及其分析方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氯联苯(PCBs)的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国内外许多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PCBs的污染。在介绍PCBs污染研究的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的基础上,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我国今后PCBs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为建立高效快速的PCBs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添加不同养分培养下水稻土微生物呼吸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养分培养条件下水稻土(黄泥土)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指标,为正确认识集约化农业利用条件下,施肥特别是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质量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发育于河湖相沉积物的黄泥土表层土壤,通过室内培育试验,观测了不同施肥处理下微生物量碳氮、呼吸强度,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整个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碳含量情况为:化肥配施2%秸秆或2%猪粪>对照及化肥配施0.5%秸秆或0.5%猪粪>单施化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化肥配施2% 秸秆>对照、化肥配施2% 猪粪或0.5% 秸秆>单施化肥处理;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和代谢熵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整个培养过程中,化肥配施2% 秸秆或者猪粪处理的土壤呼吸强度大于其它施肥处理;微生物代谢熵的关系为:化肥配施2%秸秆或者2%猪粪及单施3倍常规化肥>化肥配施0.5% 秸秆或0.5%猪粪及单施0.5倍常规化肥>对照及常规施肥量处理;BIOLOG分析表明,大量施肥,特别是大量施用化肥处理降低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微生物多样性。【结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呼吸及微生物多样性可以灵敏地反映集约利用下土壤质量的变化,在高度集约利用农业下,大量的施肥,特别是化肥降低土壤的生物量及活性,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施用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镉污染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主要酶活性及土壤真菌和细菌的种群结构为指标,采用熏蒸提取法、常规酶学分析和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等方法,研究石灰(L)、钙镁磷肥(P)、海泡石(S)和腐植酸矿粉(H)4种钝化剂储备性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稻田储备性施用钝化剂对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及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但施用石灰和海泡石可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Nmi)c分别降低33.0%和33.8%,施用钙镁磷肥使Nmic增加44.9%;施用钝化剂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限,仅海泡石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增幅达19.0%)。T-RFLP的结果表明,施用海泡石和腐植酸矿粉可使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且4种钝化剂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原有T-RF片段缺失和新的T-RF片段产生,表明施用钝化剂在镉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使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具有持久性、脂肪溶性和生物毒性等特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难分解和强烈吸附,去除比较困难。以台州典型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污染土壤中PCBs的调查取样,分析了代表性PCBs同系物的组成、含量。通过室内淋滤和洗脱试验,探讨PCBs的迁移及去除过程,为土壤PCBs污染评价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积累特征及其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易于积累的特性,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白洋淀8种鱼类体内多氯联苯(PCBs)含量,并分析了同系物组成特征。根据白洋淀鱼类检测到同系物情况,计算毒性当量(TEQ)并进行评价。白洋淀8种鱼类体内PCBs平均含量范围是55.85~1 485.74 ng.g-1脂肪重,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黄颡>黄鳝>乌鳢>泥鳅>鲤鱼>鳙鱼>鲫鱼>鲇鱼。在8种鱼类PCB同系物组成中,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是主要的同系物,其相对百分含量为52.0%~84.3%。这种组成模式反映了白洋淀地区有多氯联苯工业品的使用历史。8种鱼类体内PCBs的毒性当量(TEQ)范围是0.09~1 412.87 pg TEQ.g-1脂肪重,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鳙鱼>鲫鱼>鲇鱼>黄颡>黄鳝>鲤鱼>乌鳢>泥鳅。结果表明,白洋淀淀区部分鱼类已经受到PCBs一定程度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舟山东部及南部近海海域水体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在舟山东部及南部近海海域选取8个采样点,共采集海水样品40个,进行PCBs残留检测及分析。[结果]PCBs在此海域有一定的残留,其总残留水平范围为0.185~27.200 ng/L,平均值为10.200 ng/L。40个海水样品中,共有34个样品检出PCBs,检出率为85%。7种同系物中共有4种被检出,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CB 28(77.5%)PCB 118(50.0%)PCB 110(10.0%)PCB 138(5.0%),而其余3种同系物(PCB 52、PCB 153和PCB 180)未检出。舟山近海水体中PCBs残留量较低,水质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改善舟山渔场附近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有利于控制近海污染及评估海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