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菁菁  高肖贤  魏静  马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3-12835
[目的]为了建立适合河北山前平原区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及养分生产效率的影响。[方法]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与农民习惯相比,管理措施优化组合的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氮肥生产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20.7%、30.5%和22.5%,氮肥生产效率分别增加67.1%、17.3%和29.7%。再高产模式下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养分累积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生产效率最高,达47.3kg/kg。[结论]通过管理技术的优化组合,可以实现冬小麦产量分别提高10%~15%和30%~50%、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0%和30%~50%的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2.
滕州是马铃薯二季作产区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滕州马铃薯以薯形美观、营养健康畅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文作者总结了以滕州为代表的早春拱棚马铃薯亩产3 000~3 500 kg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西洋南瓜、越冬结球甘蓝轮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笔者介绍了该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围绕着农民增收,平阴县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麦套生姜面积不断扩大。该种植模式在当地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产小麦250~300千克、生姜2000~2500千克,每667平方米收入2000~300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必须使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完整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涉及玉米种植的全过程,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阐述,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文英  张洋  张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97-15198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春油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青海省春油菜不同施肥模式下N、P、K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结果]高产高效模式3 N、P、K肥农学效率相对于其他模式明显提高;农户常规施肥模式偏生产力最高;高产高效模式3 P、K肥偏生产力较高。土壤硝态氮残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大,高产高效模式3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最高;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在20~40 cm达到最大值,在80~100 cm处于最小值。[结论]这可为雨养区春油菜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适合山东鲁中地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体系,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对生姜产量、养分效率及土壤硝酸盐的影响。4个管理模式分别为农民习惯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再高产模式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其中农民习惯模式按当地农民常规种植进行,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模式分别为设置一定增产增效目标下各种管理措施的优化组合。结果为:与农民习惯相比,高产高效、再高产和再高产高效3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生姜的产量和氮肥的养分效率,其中产量分别提高11.85%、25.75%和23.34%,氮肥养分效率分别提高47.94%、11.24%和33.14%。再高产模式下产量最高,高产高效模式下氮肥养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蠡县从2000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马铃薯一大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一年两熟,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到2007年累计推广面积已达8000hm^2,马铃薯平均产量37500kg/hm^2,大葱平均产量75000kg/hm^2,每公顷纯收入达到7.5万~10.5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甘肃成县狠抓“万元田”建设,积极探索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其中地膜马铃薯∥鲜食玉米-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较好,每亩产值超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介绍了间套作模式下马铃薯、鲜食玉米、冬芹菜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米-稻轮作这一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总结出玉米-稻高产栽培技术,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茬口安排不合理,生产时间短,市场供应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采用“春提早茬薄皮甜瓜+越夏茬小青菜+越冬茬蒜苗”高产高效技术栽培模式,使大棚生产实现周年化,增效26.7%~33.1%,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甘草-红花-油葵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增收机理,从选用配套良种、精细整地与适期播种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配套技术,并分析了取得的效益,以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青海省马铃薯不同施肥模式下,产量、产量构成要素、水分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探讨其对马铃薯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高效模式3的马铃薯产量、株高、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率、总生物量明显提高;高产高效模式2的总耗水量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3种高产高施肥模式及农户模式处理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均比常规农户处理高,提高5~30个百分点,其中高产高效模式3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显著。土壤硝态氮残留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大,高产高效模式2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最高;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在60~80 cm达到最大值,在80~100 cm处于最小值。结果可为雨养区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沛县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至2010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已达8万hm2。通过对蔬菜品种、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模式和设施类型等的不断探索实践,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资源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示范推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现将设施蔬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的几种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中海拔(700~1 30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14~18摄氏度,一月平均温4.1~8.5摄氏度,7月平均温22.7~27.1摄氏度,雨量充沛。适宜的蔬菜年亩产值3万元的高效种植模式有"一年多茬速生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余多为1万元模式,现介绍如下。1春大白菜—夏秋辣椒(茄子、番茄)—冬莴笋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邹城市在小麦生产上注重由产量型向高产优质并重发展,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面包专用型小麦新品种PH85~16,初步建成了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999年平均单产达到440.8公斤,其中有2.0万亩优质小麦单产达到了510.1公斤,优质小麦总产达到4.4万吨,在不增加投资的基础上,可增收704万元,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特征特性高产稳产PH85~16为大穗大粒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高产田一般亩成穗33万~35万,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8克~…  相似文献   

17.
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几种主要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产量及效益等方面总结出了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越冬一大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西瓜一年四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现代化农业不断的发展,内蒙古兴安盟玉米节水高效高产生产的瓶颈也是逐渐的凸显出来,水肥高效利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灌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的严重,并且磷肥以及氮肥的利用率十分的低。又受春季的寒、旱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使得玉米的单产量十分的低,同时总产又十分的不稳定,并且丰歉年份也是波动十分的大。进而政府也是重点的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种植的模式,不过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的产量,但是却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而为  相似文献   

19.
仙游县农技人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探索出超级稻(早稻)—荷兰豆(反季节栽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五年累计推广超2 000 hm2。该模式下,早季超级稻产量达600 kg/亩,秋冬季荷兰豆嫩荚产量达1 t/亩以上,每亩纯收入达3 000~5 000元,最高可达7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裴凤  时明 《新农村》2009,(6):13-14
近年来,番茄长季节栽培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其种植期长达10个月,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量达1万千克以上,可谓“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