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钟易 《花木盆景》2003,(12B):18-19
杨作祥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达十六年余,他为人虚心好学,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的影响、教育、传授下,渐有所得,特别是对树石盆景创作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范本,结合创作艺术原理,大胆加以施艺创新,以此来反映其创作的主观意趣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其作品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以达到“动势飞扬”、“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朱骏 《现代园艺》2014,(9):53-55
山水盆景,又称水石盆景、山石盆景。它是用山石、植物等为主要材料创作而成的立体的中国山水画,山水盆景是自然山川风貌的艺术缩影。  相似文献   

4.
陈华强 《花木盆景》2003,(12B):17-17
何谓“规则式”?何谓“自然式”?依笔的一孔之见,“规则式”的盆景应指的是在造型上按一定规定要求,采用相对固定的几种模式,按一定的方法方式创作出来的盆景。“自然式”盆景指的应是有一定的造型方法和规律可循,但法无定法、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规定,采用的是因材施艺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盆景有如自然界中的树木多种多样,故日“自然式”。  相似文献   

5.
盆景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创作基础,还要求创作通过一种形式来表露出来。形式美也是盆景的创作来自于自然,高于自然,但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然形式来创造,这就要求盆景的创作必须具备较强的自身化修养和艺术的创作水平,从而通过充分表现出作所追求的创作个性,对于一盆成功的盆景作品,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心理来观察欣赏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议呢,这就是每个鉴赏的不同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竹石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种,以竹石为主要材料,经艺术加工使竹石二者取长补短有机融为一体,相映生辉,在盆中体现竹石景观的自然美、创作技艺美、内涵美。1竹石盆景的艺术表现1.1生境美竹石盆景是一种还原自然的艺术品,是以活的竹子为素材,具有生命活动特征,必须注重外形生态自然美,包括竹子杆、叶、植株姿态的形质美、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08,(10):1-1
盆展是展示盆景创作成果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化盛宴,也对盆景的创作有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说来,艺术品的展览就是艺术美的展示和艺术创作手法的比拼。但是,盆景艺术不是一般的艺术,盆景作品也不是一般的艺术作品,所以盆展不但要尊重一般艺术品展监的要求,充分展示盆景艺术的美,还要考虑到盆景艺术的特殊性,做到艺术美与健康美、自然美及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把盆景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引导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上来。这里所说的健康,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病态,提倡有生机和活力的美;所谓自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工制作痕迹,提倡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论“自然式盆景”》一中,对其生成的思想根源作了历史性的分析,以及自然式盆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辩证地给予说明,并且对它的艺术特征、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里我想就自然式盆景的基本要素、艺术品质及创作技法作进一步的论述,意在对自然式盆景有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14,(3):15-17
园主裴清友,南阳市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业余从事盆景创作二十余年,不求高、精、尖,只求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修生养心而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遂成“知春园”。裴先生盆景创作以自然为师,结合内心感悟,作品多师法自然,因势赋型,造型各异,  相似文献   

10.
盆景是一门既劳力又劳心的视觉欣赏艺术,其中树桩是盆景构成的主要材料。由于树桩生长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形态,这种个性形态远远满足不了树桩盆景艺术的欣赏要求,使之在盆景创作中留下了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盆景以崇尚自然为基调,创作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体现了对中国艺术传统和创作规律的自觉回归,对传统规则式盆景的否定、超越,并在对其它如台湾、日本等不同盆景艺术的吸收借鉴中逐步走向成熟。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在岭南盆景艺术中表现尤为突出,孔泰初与素仁作为岭南最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盆景谁主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盆景艺术发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学家、诗人、画家、民间艺人或亲自创作盆景,或用诗歌吟咏盆景,或用绘画描绘盆景,或书论述盆景。使园艺栽培的盆栽,升华形成具有意境的盆景艺术,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盆景艺术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创立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神游盆景的审美观点,总结“小中见大”的盆景创作手法,要求注重画意……为创作中国盆景艺术提供了法则、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花木盆景》2007,(3):F0002-F0002,1
柯成昆先生祖居风景秀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少年时代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善与同行相互切磋技艺,其作品神态自然且注重气势和力度,有许多盆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奖和银奖。  相似文献   

14.
吴锦胜 《花木盆景》2004,(12):30-30
清代汤怡纷在《画鉴析览》中写道:“山为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鉴赏国画及绘画的原理,并且也符合盆景制作与欣赏的要求。盆景创作过程和盆景的盆面装饰同样是重要的,在盆景艺术创作中,点石、铺苔,点缀配件等,不仅可以协调重心,使盆面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赋予盆景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从而不难看出盆景的盆面装饰艺术在整个盆景创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花木盆景》2013,(11):86-86
“缘自然艺术苑”位于广西南宁市,占地12000平方米。园主鲁豹先生,作为盆景艺术的一名爱好者,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树木的生长奥妙,充分利用广西亚热带的气候,利于红木的生长优势,创作出一批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16.
从盆景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有许多原则属于艺术规律的范畴。例如盆景的创作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相统一,造型新颖,个性鲜明,具有诗情画意,要立意为先、按意先材、情随意定、景随情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等等。  相似文献   

17.
以柽柳制作垂柳盆景,是当代人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创新贡献。王选民大师是柽柳盆景创作的主要代表人物。盆景《黄河之春》(见右图)为其代表作之一。该盆景造型优美,题名意味深长,不仅表现了国土上春天的自然美景,而且在寓意上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时代特色,堪称一首祖国春天的赞美诗。  相似文献   

18.
扬州水早盆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极具艺术力地渲染出作品的生境、画境和意境。现代扬州水旱盆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为明显的地突出了中国盆景“微型园”、“立体画”和“无声诗”的创作构思,成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盆景形式,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成为亲近自然、个性丰富、广受欢迎的现代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讨论盆景艺术技巧问题,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对当今盆景艺术鉴赏作更符合时代审美主流的认识。盆景艺术技巧属艺术才能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盆景创作构思和作品意境凝练这两个活动过程中,主要是对作品进行恰当的技巧处理以达到集中反映自然景观本质的艺术形象。考察盆景艺术技巧,首先要看作品形象与自然界、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接近到  相似文献   

20.
《花木盆景》2014,(3):5-5
岭南盆景创作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于把大自然的高山旷野、林木大泽浓缩在咫尺盆中,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至高境界。正如伍宜孙先生“室有山林趣,胸无尘俗思”的精华概述。作品采用水早型盆景的创作技巧,营造成两组松林早景,主副分明,疏密有致,翠绿青葱,互相辉映,相得益彰,达到了盆景创作技巧“丛山数百里,尽贮小盆中”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