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柿树主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锁  红茹 《西北园艺》2000,(5):39-39
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柿斑叶蝉、柿星尺蠖、柿舞毒蛾等,防治时要依据其发生规律,及早防治,确保柿树丰产丰收。 1 柿蒂虫 (1)危害。危害柿果最严重的害虫。幼虫从柿蒂蛀入,幼柿被害由绿色变灰绿色,而后干枯,但多不脱落,后期被害柿果提前红软,群众称“疽柿”、“旦柿”易脱落。 (2)发生规律。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干柿蒂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化蛹,第1代成虫5月中旬至6月下旬羽化,第2代在6月下旬羽化。成虫为暗棕色小蛾,白天停留在阴暗处,夜间活  相似文献   

2.
正柿蒂虫是柿树上主要虫害之一,柿果受害后变软脱落,严重影响柿子产量和品质。1受害症状以幼虫危害柿果。在陕西渭北及关中柿产区常有发生,幼虫在果实贴近柿蒂处为害,造成柿果早期发红、变软、脱落,小果干枯,大果不能食用。柿农称被害果为"柿烘""疸柿""黄脸柿"。危害严重时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2发生规律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根颈部位土壤里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4  相似文献   

3.
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河北中南部柿产区发生日趋严重,尤其在山区栽植分散、管理粗放的园片,柿蒂虫蛀果率达50%~70%,有的园片甚至绝产。1为害症状幼虫钻食柿果,前期第1代幼虫为害可造成小柿干缩由绿变褐,不脱落,群众...  相似文献   

4.
柿蒂虫又名柿举肢蛾、柿食心虫,是柿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以幼虫钻食柿果危害,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柿子绝产. 1 发生规律柿蒂虫在遵化市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内或干基附近土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幼虫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为害幼果,6月下旬~7月上旬幼虫老熟,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开始为害柿果,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柿树落花落果普遍发生 ,严重的造成绝收 ,直接影响着柿树生产的发展。1 落花落果原因1 1 树体营养不良 由于柿树管理粗放 ,加之修剪不当 ,枝条徒长 ,营养生长大于生殖生长 ,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树体缺乏营养 ,树势极度衰弱 ,授粉受精不良 ,也会落花落果1 2 柿蒂虫的为害 柿蒂虫以幼虫蛀食柿蒂 ,第 1代为害后柿果变褐 ,多不脱落 ;第 2代受害后 ,果实提前脱落 ,造成严重减产。该虫一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柿枝干的老皮下和树根土缝中 ,以及残留于树上的被害果中结茧越冬 ,越冬幼虫翌年 4月中下旬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 ,…  相似文献   

6.
柿蒂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主要以幼虫在贴近柿蒂处危害果实。近年来在我市西部山区等管理粗放的柿主产区发生较重,特别是在多雨年份,常造成柿子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柿蒂虫属于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软枣的主要害虫.嵩县地处豫西山区,柿树栽植分散,管理粗放,柿蒂虫发生较重,个别严重地段柿蒂虫蛀果率50%,严重影响柿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我们试验采用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既能有效控制柿蒂虫的危害,又符合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柿蒂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又名柿举肢蛾、柿实蛾。幼虫危害柿树果实,造成“黑柿”和“烘柿”,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柿树绝产,是我国柿树的主要害虫。为搞清该虫的发生规律,探索经济实用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1991年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生与危害 柿蒂虫在鲁中南山区(枣庄)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部位多在树干基部皮缝,部分在树干基部较松软的土中,少数在树上残存的干柿蒂中,来年4月下旬~5日 上旬为化蛹盛期,4 月下旬~6月上旬 出现越冬代成虫,5 月中旬为羽化盛5期,5月下旬为卵 孵化盛期,5月下 旬幼虫开始…  相似文献   

9.
柿蒂虫又叫柿实虫、柿实蛾,是柿树食果重要害虫之一。在柿子生产上危害严重,为进行有效防治,必须掌握柿蒂虫的发生规律、习性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柿食心虫,是危害柿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鲁中南柿产区发生日趋严重,尤其在山区栽植分散、管理粗放的园片,柿蒂虫蛀果率达50%~60%,有的园片甚至绝产.现将柿蒂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娜 《河北果树》2014,(3):44-45
<正>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桃小食心虫广泛分布于河北等地,在华北的枣和苹果产区危害最重。除危害枣树外,还可危害苹果、梨、桃、山楂等。幼虫在枣果内核周围蛀食,被害果内充满虫粪,提前变红、脱落,严重影响枣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1危害特点核桃举肢蛾以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幼虫在核桃青皮里蛀食,使核桃果青皮变黑,故俗称"核桃黑"。被害果果仁发育不良,常提早脱落。有的幼虫早期钻进果壳内蛀食种仁,使核桃仁枯干,还有的蛀  相似文献   

13.
柿蒂虫的防治影响柿树产量的主要原因是落果严重,而柿树的落果主要是柿蒂虫危害柿果造成的。该虫分布很广,危害严重,一般能使柿果损失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产。1发生规律柿蒂虫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根际皮缝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下旬至5...  相似文献   

14.
柿蒂虫又名柿食心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据调查,近几年柿蒂虫已成为太行山区柿树的主要害虫,对产量影响极大。例如完县柿产区从1987年以后,此虫普遍发生,为害日益严重,1988、1989两年完县柿果近乎绝收,年减产均在600万公斤以上,使山区人民的经济受到极大损失。为此,我们从1989—1990年对当地柿蒂虫的发生规律、为害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面积防治工作,基本上控制了全县柿蒂虫的危害,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林蒂虫是为害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因其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如1990年我县29万株柿树减产500多万公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柿蒂虫又普遍发生,数量大,来势猛;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积极防治,基本上控制了为害,全县柿果总产达到1000万公斤左右,同常年总产量持平。现将我们进行柿蒂虫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一、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柿蒂虫,又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老树皮缝内、树冠下杂草、土石缝内或柿蒂上做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幼果。据多年观察,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  相似文献   

16.
王玉武 《西北园艺》2022,(10):31-32
<正>举肢蛾是柿子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从果柄或果蒂基部蛀入幼果为害,使柿果干缩脱落,影响产量和品质。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柿树举肢蛾的发生特点、危害症状、发生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1发生特点柿树举肢蛾又称柿蒂虫。以上年的第2代老熟幼虫在柿树枝干老皮下、树根土缝中,以及残留在树上的果实中结茧越冬,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化蛹,成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并在果柄与果蒂间产卵。  相似文献   

17.
柿蒂虫俗称柿烘虫、柿食心虫、钻心虫,是柿树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也是危害柿子果实最严重的虫害。柿蒂虫常会食害果肉,以幼虫在果实蛀食果肉为主,造成果实的脱落,偶尔也会蛀食嫩梢部位,从而影响柿树产量和柿质量。结合多年深入柿树园实地考察实践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菏泽地区柿蒂虫发病症状和规律,详细阐述了柿蒂虫发生的主要因素和绿色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果农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柿蒂虫近几年在山东省昌乐县职业中专园艺场多有发生,幼虫钻食幼果,使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使产量和柿的商品价值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 柿蒂虫(Kakivoria flavofasciata Nagano)又名柿食心虫、柿实蛾、俗称“柿烘虫”。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据调查,近几年柿蒂虫已成为太行山区柿树的主要害虫,对产量影响极大。完县柿产区从1987年以来,为害日益严重,1988、1989两年完县柿果近于绝收,年减产均在600万公斤以上.使山区人民的经济受到极大损失。为此,从1989—1990年对柿蒂虫的发生规律、为害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面积防治工作,基本上控制了全县柿蒂虫的为害,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核桃黑"是举肢蛾幼虫危害的结果,举肢蛾幼虫在核桃青皮内纵横串食,被害处变黑后全果变黑,使青皮果变成皱缩"黑果",常使核桃减产一半以上。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1秋冬翻土、覆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