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花卉盆景》2012,(6):70-70
自然、简洁、清新是树林盆景的风格。多年来周树林的盆景构图,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以四川的六月雪、金弹子、虎刺、紫薇等乡土树种及砂积石等材料,充分表现出四川山水古树的意境和本土文化。他在吸收各地盆景流派优点的基础上,又将国画构图及美学理论借鉴到盆景的创作中来,并紧紧围绕着时代的审美需  相似文献   

2.
盆景,是一种综合艺术,亦是一种跨行业的边沿学科。它的形成同山水画一脉相承;与诗文经络相通;和庭园艺术血肉相连。盆景作者必须用画家的手法,诗人的感情,园艺师的技巧,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才能塑造出高于自然又美于自然的盆景艺术。否则,纵有回天之功,和移花接木之术,也难成佳品。一件盆景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构图、布局和组景。往往同样的素材因作者的艺术修养和技巧水平的差异,使画面和风韵迥然不  相似文献   

3.
本作品(见彩页)画面主体山石为“钟乳石”,钟乳石的性格“柔中有刚”,适宜特写山水。此作品的构图为山水盆景中常见格局。图中山石的坚凝,黑松的横空,使两者既有对比,又统一在整体和谐之中。特别黑松的秀劲清隽,虬枝盘曲,其横斜之意富有情趣,又充满力度。使整个作品的构图布局,达到了立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赤壁探幽     
“赤壁探幽”是一盆近景式山水盆景,它将赤壁的雄伟峻险的景色和历代名人对赤壁的吊古探幽在咫尺盆盎中再现了出来。这盆盆景的制作,选择了深厚斑驳的黄石材料。此种石料原产苏州郊区一带,色泽呈淡黄色,表层天然纹理自然古朴,质地也非常坚硬,是制作山水盆景的极好材料。作品的构图为偏重式。右侧为主要景区,山峰由多块石料组成,参差不齐,相互掩映。以一些常绿  相似文献   

5.
近得湖北胡承德先生的两件盆景作品照。经认真观摩,提出一管之见,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两件作品均采用山采的杂木类树桩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与之相配,在浅口水盆中布景造型,主体鲜明,构图合理,颇富自然野趣,就总体而言,均属于成功之作。但如作具体分析,两件作品又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赏刺柏盆景     
这是1994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盆景评比展浙江送展的一盆刺柏盆景,高度约40余厘米,造型玲珑秀巧、清丽端庄、含蓄隽永,古朴自然。整体构图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从造型看,主干从崛起的根部向右横出至盆外,又突然向左上方折回,这使得主干屈伸有致,树势含蓄有力;且使树冠的位置恰到好处,从而将桩景的重心收回,达到整体平衡。凡优秀的盆景,无论其造型多么千姿百态,都必须达到整体构图的均衡及重心的稳固,而这一点往往被一些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假日的乐趣》挂屏盆景主体的画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太湖秀美的风光。在制作过程中,为使画面景色逼真传神,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在制作前,我设想了几种构图方案。总的要求是使制作后的挂屏盆景在画面生态上,要象中国山水画那样传神,有景有情。在立意构图上,我抱着准备制作反映家乡现实景色的愿望出发,去太湖游览了几次,起草了构图方案。随后,我着手制作底板。材  相似文献   

8.
盆景构图并非单纯的物体摆布,而应着眼于“布阵取势”。在自然界里,山有偏正欹斜,树有卧立悬垂,峰峦树石的风姿神态,那是客观世界的巧妙之功;而在盆景中,作者则须根据主题,充分利用素材,通过根、干、枝、叶等在完整画面中的空间划分和确定来获得。如作品《游龙探海》,构图采用直立横出势态,再配植一石,以达均衡。主干通过露根沿石而上,  相似文献   

9.
树石盆景《戈壁生机》,原名《老骥伏枥》,创作于1996年。用一株圆柏,几块千层石,在大理石水盆中构图。1997年,浙江省盆景研究会在杭州举行第二届盆景评比展览,我送展了该作品。因为它既不像树桩盆景,又不像水山盆景,结果落选了。省评落选回来,该作品一直放在自己的盆景园里。两年过去了,该作品植物长势良好,依石而生的柏树蓬勃劲发。盆中的好几块千层石,我经常去摆弄它。特别是右边的两块小尾石很像小马,几个山石,竟成为一群“马邦”,很有灵性。依石而生的柏树,几乎也有了  相似文献   

10.
一、势在整体大效果中的作用人的视觉习惯是先整体后局部。第一眼的感觉最为直觉,印象最深。在进行盆景观赏时也不例外:就是先从作品的整体大效果开始,进而深入到局部的根、干、枝、叶、配盆、装饰。整体大效果又首重势,记得耐翁前辈讲过:“势是衡量盆景的第一要素。”可见其重要性。立意是创作的开始,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构图是立意的具体体现。桩景的构图就是把握对象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1.
格调清新 造诣精湛——简评沈水泉盆景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沈水泉先生酷爱盆景艺术,潜心钻研近30年,业余创作的盆景在历届全国及省市级展览上多次获奖。其盆景作品格调之高雅,造诣之精湛,与其为人的低调、虚心好学以及对盆景艺术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是分不开的。其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展示了杭州盆景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传承了前人的长处,发扬了自我的个性,立意构图讲究意境,造型吊扎错落有序,注重节奏布势,有自然流畅、清新淡雅之长,作者真、善、美之品格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12.
去年金秋,在首都地坛公园举办的北京市盆景展览中,有一件题为《漓江春晓》的山水盆景引起观众的青睐。拱桥、塔影,湖光、山色……它维妙维肖地展现了漓江两岸春来早的诗画情境;作品石料选用鹅卵石,色泽呈白色与深灰色,构图设计为中开合式,峰峦错落有致,给人以简洁明朗之感。这一作品,评为一等奖。它的作者并非名家,而是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人——北京市手扶拖拉机公司食堂炊事员刘天明。刘天明今年二十六岁。早在孩提时代,他就同盆景制作结下不解之缘。他父亲在世时是位盆景爱好者。  相似文献   

13.
盆景六忌     
长期以来,人们在创作盆景和欣赏盆景的过程中,总结出盆景培育造型中有六忌。 1.忌主宾不分盆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能有一个主体,其余客体都要服从这个主体。在布局时,首先要用各种方法,使主体突出,宾主分明。否则必然平淡。 2.忌疏密不当。疏密关系是盆景布局中的又一矛盾。如果景物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盆很有内涵的悬崖式盆景作品。它的造型,似“反常规”却顺应了盆景植物的生长规律。乍一看,似乎重心不稳,根部与头部之间显得下垂。其实正因为如此,才使它独具个性,具有很强的动感。“逸中求险得天然,斜中又正气势千;看似欲坠欲腾飞,恰到好处妙无边”,故题名“欲腾”。显然,作者利用榕树特有的块根,以夸张的手法处理它的根部,使它果断有力地钩住  相似文献   

15.
盆景是古典园林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据《山海经》记载,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开始了盆景的制作,至隋唐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统上,按照选材的不同,我国将盆景划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其中山水盆景也被称为山石盆景,缘于其主要以石材为主体,经过作者的构思,也就是艺术加工,完美地再现自然山水的景观。山水盆景的最大特点就是:取之自然,超越自然,它既有别于"浑然天成"的山形石,也不同于以化工原料制作的山川景观造型。它以凝练、抽象的艺术手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撷取自然山川之精华,浓缩  相似文献   

16.
盆景艺术的一朵奇葩——挂壁盆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形式的盆景艺术——挂壁盆景,象一朵新生的奇花在这盆景艺术的百花园中诞生。挂壁盆景既继承了传统的技艺,又综合吸收了贝雕、树皮画等艺术的精华,是传统的盆景艺术同现代工艺美术的巧妙结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体现出缩龙成寸、以小见大、以形传神的艺术魅力。挂壁盆景在取材、制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树石盆景的构图和制作,笔者在去年《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第11、12期作过简要介绍。经制作实践.现就“崖上付”盆景制作的几个问题,谈点体会,供爱好者参考。一、表现形式 1.高位展姿:所谓“高位”,是指树木生长在崖体总高的2/3以上的位置。展姿就是在崖体上充分展示出孤树凌空生长的各种姿态。崖上树虽能顽强地凌空生长,但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树形不可能形成高耸挺拔的大树形象制作时,主干应弯折曲扭,枝叶稀疏。树高不超出崖顶,树相苍劲古朴。高位展姿的崖上村构图,能充分体现大自然景观的逼真形象,是树石相配构图中较为优美独特的一种叶,组合形式(照图1)。 2.中位贴靠:是将树木栽在崖体1/2  相似文献   

18.
<正>《影落虚涵》是浙江盆景艺术家沈水泉盆景艺术中的佼佼者之一(见《中国花卉盆景》2010年6期45页)。无可否认,这是岭南风格的传统悬崖式作品,造型中规中距,突出了岭南盆景流畅的树气树势,根盘牢,重心稳,不偏离。下悬的树干也符合比例,曲折回旋,方向明确,有动感,从根头延伸至结顶,树气流畅,节奏感好。整体构图富有吸引力,枝托布局合理,既有天顶托(保重心的主托),亦有伴随干顶架构的枝托,作品成熟,不愧为佳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把盆景比做“立体的画”,而绘制这些“立体画”,往往比平面绘画有更大的难度。它不能先有了构图再安排形象,而更多的是因势利导,树桩盆景更是如此。它们既要在原桩上施以刀斧,又不能给人以凿痕。总之,一件优秀的盆景作品应有神斧神工、天成地就之感,它的一树一石如自然生成,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0.
盆景创作中(主要指树木盆景)枯荣对比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传统表现形式之一。这种形式及创作技法,也是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汲取借鉴而来的,它与盆景艺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也是比较早的一种表现形式,现在人们在盆景创作中仍普遍在用。其艺术特点是利用素材已有的受自然风霜雨雪磨砺和兽虫践踏而形成的枯干枝部分,巧妙雕刻修饰;也可利用造型中必须去掉的部分活的枝干,依据作品整体构图布局的需要,用作点缀,以枯衬荣,与树木的枝繁叶茂、鲜花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