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螯螯虾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成功进行了红螯螯虾的人工繁育生产,掌握了红螯螯虾的亲虾培育、抱卵虾孵化和幼虾培育关键技术.红螯螯虾亲虾适宜在土池中进行稀养方式培育,繁殖亲虾规格宜在60 g/尾以上;水温达20℃以上,红螯螯虾可交配产卵;红螯螯虾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胚胎发育适宜温度20~32℃,孵化时间4~13周,在22~30℃温度...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养殖发展趋势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养殖发展趋势初析红螯螯虾,它是目前世界上淡水螯虾中最优良的品种。最近几年在它的原产地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86年澳还成立研究所,对螯虾所属品种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已筛选出较为理想的三个养殖品种即:红螯螯虾、马朗虾、亚比。其中以红螯螯虾最...  相似文献   

3.
红螯螯虾成虾和幼虾是否能在福建闽南地区自然越冬,是评价其在该地区是否有发展养殖生产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于1993年10月至1995年3月分别在厦门高崎养鳗场和厦门湖里区湖边水库养殖场进行了成虾和幼虾的越冬试验,现报告如下。1 试验情况和结果 试验分别于1993年10月25日至1994年5月24日和1994年9月15日至1995年3月24日进行。试验池共5只(表1)。红螯螯虾成虾及幼  相似文献   

4.
红螯螯虾主要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 )属甲壳纲、十足目、长尾亚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地澳大利亚,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等养殖优势;同时,因其肉味鲜美、富含低胆固醇蛋白质,是目前世界上较名贵的淡水经济虾之一.目前,美国、拉丁美洲、西班牙、南非、东南亚、中国等许多国家引进了此虾,进行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我国于1992年引入该种,先后在广东、湖北、福建、江苏、山东、北京等地试养,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并在繁殖生物学、自然水温育苗、室内工厂化育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随着红螯螯虾养殖业的发展,疾病也逐渐增多.笔者就国内外近几年对红螯螯虾病害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红螯螯虾(Cherax wquadricarinatus)是一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热带的淡水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具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营养好、价值高等优点,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引种和养殖。我国也于1991年引进了该虾,科研人员经多年的努力,已突破了人工育苗的技术难关,为进一步进行商品性养殖作好了准备。国内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来,随着对螯虾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地已陆续开展了螯虾养殖试验,有些地方已形成规模化养殖,目前养殖的主要品种是克氏螯虾和从澳洲引进的红螯螯虾和麦龙螯虾等。其中,克氏螯虾因其适应性强,苗种来源广,养殖成本低而被作为主要的养殖对象。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  相似文献   

7.
楼丹  邬勇杰 《内陆水产》1999,24(8):22-22
红螯螯虾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北部,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90年代初开始引进。1998年我们进行了水泥池人工繁殖试验,初获成功,现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1.1亲虾培育选留上年养成的成虾作繁殖之用。选择...  相似文献   

8.
鱼种池套养红螯螯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螯螯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出肉率多等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摸索红螯螯虾在长江流域养殖的生长习性,我场于1997年5月至12月在鱼种池内进行小面积、低密度套养红螯螯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选择本场进排水方便的三  相似文献   

9.
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其外形似海水中的龙虾,雄性成虾2螯足的前端有一鲜红的膜质斑块,故称红螯螯虾。该虾生存水温为5~42℃.水温20℃以下基本不生长,常见个体50~150g。为摸索红螯螯虾的生长规律,我们于2003年在吴兴区东林镇东明村进行了池塘主养澳洲红螯螯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淡水螯虾的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淡水螯虾是淡水甲壳动物中个体最大和寿命最长的虾类,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亚目Astacidea的蟹虾科Astacidae、喇蛄科Cambaridae和拟螯虾科Parastacidae,全世界约有400多种。一、国外养殖现状国外养殖淡水螯虾的历史不长,据记大约只有60~70年,但发展非常迅速。北美是淡水鳌虾的养殖。现养殖产量已占美国甲壳类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养殖种类主要是克氏原螯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在闽西北山区进行红螯螯虾池塘健康养殖生产试验,经过5个月的养殖,结果8口池塘共产红螯螯虾19095kg,平均单产达0.57kg/m2,养殖成活率64.2%,饲料系数1.31,投入产出比1∶1.69。试验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红螯螯虾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吴东蕾  左迪  黄有辉  马长安  赵云龙 《水产学报》2014,38(11):1818-1827
为深入了解红螯光壳螯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维生素C对其表达的影响,实验利用RACE-PCR技术及荧光定量PCR技术,从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中克隆得到组织蛋白酶L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CqCatL(GenBank登录号:KJ913663),同时检测了该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各个组织及添加了不同浓度维生素C的组别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810 bp,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分子量和等电点(pI)分别为37.63 ku和5.17。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他虾蟹类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组织蛋白酶L基因在甲壳动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组织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qCatL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血细胞,在肠及触角腺中也有一定量的表达。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后,CqCatL基因的表达量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维生素C添加量为400 mg/kg的组别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L基因在红螯光壳螯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且其表达量受维生素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抵御单一养殖崇明清水蟹带来的风险,开展了崇明清水蟹与澳洲红螯螯虾高效生态混养试验.以2020年上海崇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混养试验为例,养殖池塘面积1 hm2,蟹种放养量12000只,产量1125 kg,澳洲红螯螯虾放养量15000尾,产量450 kg,总产值31.5万元,利润20.1万元.结果表明,采用崇明清水蟹与...  相似文献   

14.
吕晓燕  李嘉尧  方燕  郭占林  赵云龙  李恺 《水产学报》2010,34(12):1812-182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结合生物酶测定,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浓度亚硝酸盐胁迫下红螯光壳螯虾肝胰腺、鳃和肌肉组织中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变化,以及对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盐胁迫下,3种组织的ACP、AKP、SOD以及GSH-PX的活性都显著降低(P<0.05);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酶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鳃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也显示出随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超微结构显示,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增加,鳃角质层受损、断裂;上皮细胞排列疏松、空泡化;细胞器变形;鳃腔内也出现空泡化现象,血细胞变形。肝胰腺上皮细胞排列杂乱无章,细胞裂解,空泡化;微绒毛受损、断裂,肝小管间距扩大、结缔组织变得稀薄,血细胞变形;高浓度组R细胞的脂滴减少,核膜解体,细胞膜破裂,空泡化加剧;F细胞的核糖体减少,空泡化加剧,内质网水肿。研究说明亚硝酸盐对红螯光壳螯虾3种组织的免疫相关酶活产生影响,并损伤肝胰腺和鳃的形态学结构,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Hatching rate and post-hatch survival of Australian red claw crayfish Cherax quadricarinatus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seawater salinity. An LC50 of approximately 11 g/L was determined for juvenile survival in seawater through 15 d. Sodium chloride salinity levels as low as 1 g/L killed all crayfish within 15 d. Tolerance of young red claw to higher levels of seawater salinity than sodium chloride salinity may he due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other ions in seawater.  相似文献   

16.
红螯螯虾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血细胞中分离到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序列。结果显示,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长度为1 733 bp,其中包括82 bp的5'非翻译区、676 bp的3'非翻译区和975 bp的编码序列,可编码324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5 800和9.81。结构域分析和序列比对显示,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由3部分组成:富含丙氨酸或脯氨酸区域、冷休克结构域和带电荷区域,其中冷休克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红螯螯虾冷休克Y-box蛋白与水蚤等节肢动物冷休克Y-box蛋白聚类,且三级结构非常相似。最适温度养殖条件下,冷休克蛋白Y-box的虾组织分布特异性研究表明,红螯螯虾神经组织的冷休克蛋白Y-box转录活性最强,而后依次为肝脏、血淋巴和鳃,在肠和心脏中也有活性,在肌肉组织中转录保持较低水平,揭示神经组织是重要的冷休克Y-box蛋白表达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后测定各相关指标。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时,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胃中的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32%组活性最大。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GO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显著(P>0.05)。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腮Na+-K+ATP酶则相反(P<0.05)。36%组和4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最高,其次为20%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果表明红螯螯虾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较低,28%即可满足其要求。豆粕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其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光周期下红螯螯虾幼虾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光周期下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的摄食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螯螯虾具有明显的日摄食节律,24 L(持续光照)、12 L∶12 D(12 h光照:12 h黑暗)和24 D(持续黑暗)光周期下,其摄食率、摄食量和摄食发生率均在19∶00-21∶00和5∶00-7∶00出现峰值,分别为:13.01%和15.58%、20.82%和14.75%、12.77%和16.89%,属晨昏型摄食。光周期和不同时段对红鳌幼虾摄食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Microsporidiosis in the freshwater crayfish Cherax tenuimanus (Smith), or marron, was found to be due to a pleistophorid characterized by a single sporulation sequence producing eight, 16, 32 or 64 monomorphometric spores in a sporophorous vesicle with a fine two-layered wall. Infection occurred predominantly in locomotor, cardiac and gastrointestinal striated muscle. The disease ranged from subclinical infections where haemocytic encapsulation and infiltration of the spore masses controlled its progress, to fulminant disease with multifocal infection in 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haemocytic responses. The lethal lesions in the latter cases appeared to be those in the proventriculus.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and incidence of mortality were low. The same microsporidian was found in subclinically infected C. quinquecarinatus (Gray) and C. quadricarinatus (von Mortens).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adding carotenoids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feed of juvenile freshwater crayfish Cherax quadricarinatus on pigmenta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was examin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Juvenile crayfish were fed diets fortified with carotenoids at a level of 100 μg g−1 for a period of either 49 or 55 days. Carotenoid sources were: dried algal cells prepared from Dunaliella salina in which the main carotenoid is β-carotene; a synthetic carotenoid, astaxanthin (Carophyll Pink 8%, manufactured by Hoffman–La Roche) and alfalfa meal. Crayfish receiving feeds fortified with carotenoids exhibited better body colouration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fed a diet to which no carotenoids were added.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he crayfish were not affected by the addition of carotenoids to their di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