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内热制茶装置,有三种机型:DNS84—2型电磁内热锅式杀青机,台时产量鲜叶40—50公斤;DNC80—2型电磁内热瓶式炒茶机,台时产量二青叶50—70公斤;DNG84—2型电磁内热锅式炒干机,台时产量10—15公斤。分别用于杀青、炒二青、炒干和辉锅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现有茶机往往存在三个缺陷,即制茶温度难以保持恒定和迅速改变,机器回转速度不可调。我们采用电磁内热技术解决了恒温及迅速调温的难题,用具有软特性的圆盘型直线电机驱动炒手或简体解决了转速在较宽范围内的自调问题。因而电磁内热茶机所制出的干茶不仅能耗低,而且质量普遍提高。目前电磁内热龙井炒锅在杭州市满觉陇茶厂已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解决制茶燃料的新途径,改革制茶工艺,提高制茶质量,实现眉茶初制机械化与电器化。在浙江大学电机系与衢县机电厂的大力支持下,经三年来的反复设计与实验,获得了眉茶初制机械“电磁内热”炒茶试验成功。衢县科委于1979年7月23—24日召开“电磁内热”制茶科研成果初鉴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教育、科研、工业、商业、五个山区农、商茶叶干部与具有小水电设备的山区产茶选点大队,共43人,浙江大学电机系郑光华教授等五同志专程莅临指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制茶上用电作热源,已做了不少试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以电作热源有:远红外线、高频、微波、电磁内热、电炉这样5种形式。制茶应用的这些电热试验,现在大家还在摸索,仅仅处于启蒙阶段。为了交流情报,了解现状,根据现有资料和各地的初步试验情况,以问答形式介绍给读者,并兼答有关同志的  相似文献   

5.
“电磁内热”龙井茶炒茶装置,在1975年由浙大电工研究所协助西湖公社满觉陇大队试验成功后,1976年投入生产,经过连续五年的炒制,共炒制五万多斤龙井茶,证明具有“优质、高效、节能、低本、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眉茶初制从手工操作逐渐发展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但长期以来,以单机生产为主,这样操作繁杂,劳动强度大,加之机组配套极不统一,工艺流程亦不一致。这些都影响着眉茶生产进一步发展和品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眉茶生产的不断发展,努力提高单机的制茶质量和机械效率,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初制连续化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研制的“小型配套,结构简单,连续生产,日产十担”的眉茶初制连续化设备,于1980年通过了部级科研鉴定。这套连续化机组设备,是由长锅杀青机、叠层揉捻机、滚筒二青机、长锅三青机和滚筒煇干机组成。鲜叶从进叶斗流入长锅杀青机,杀青叶通过风送装置  相似文献   

7.
应我国机械工业部邀请在上海机械学院短期讲学的加拿大康克底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燧博士,5月15日由上海机械学院顾景贤副教授和该院外办人员陪同,专程到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实验茶厂参观访问,林燧博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龙井茶的炒制,应用电磁内热和常规单机初制眉茶以及中、小型绿茶初制连续化设备与茶叶精制机械等,品尝了新炒的龙井茶。林燧博士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下旬,嵊州市叶峰茶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扁型茶辉锅机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火炬计划项目验收。该扁型茶辉锅机为新型名茶制茶设备,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9.
手工制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茶叶初制机械化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但是,初制机械在设计、加工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毛茶的品质。一、存在问题炒茶机械从整体说,包括炉灶、机架、炒茶锅(简)及传动设备等。炒青毛茶成形主要是在热(温度)的配合下,机械炒手和炒锅锅壁对茶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试从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制茶工艺和制茶机械的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不能准确地测得锅温的问题。以往,测定杀青锅温度都用温度表,但温度表测温度与实际锅温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温度表的感温部分是圆柱形的,它与锅壁接触的面积只占温度表感温柱体表面积的10%左右,而90%的表面积未和锅壁接触,故用温度表测得的“锅温”,实际上是锅壁上方2厘米左右的空气温度,而不是真实的锅温,所测得的温度往往偏低。正  相似文献   

11.
槽式制茶机包括槽式杀青机、筒槽杀青机、长锅杀青机、长锅三青机、槽式炒干机等几种制茶机器。用此类茶机进行杀青与炒干的毛茶,品质上带有我国斧炒制茶的传统风格,杀青叶芽叶完整,色泽翠绿、均匀,条索紧直,汤色明亮,香气纯正;且能连续生产,排湿性能好,又能节约能源,是近年较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机种。但在生产中个别茶厂片面追求功效,使槽式杀青机超负荷运  相似文献   

12.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的研制及全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周光  胡金华 《茶叶科学》2006,26(2):154-158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由温度测控模块、压力测控模块、自动转锅装置和三口锅及压块等机械装置四部分组成。对该系统应用于扁平类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各道工序各茶样的感官品质,获得了各工艺参数的大致范围,并采用正交试验法重点研究了对成品的色泽和香气影响较大的青锅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多功能机炒制的龙井茶品质接近手工炒制的茶样,是一种加工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临安县农业局茶叶技术人员对老式灶进行了改革,试制成一种新型的节能灶。经2482次的测温试验和春夏两季的制茶实践证明,节能灶比该县老式灶节能50%,用于眉茶、珠茶炒三青和煇锅,制茶质量有所提高。灶型结构及原理 1.结构灶体由砖砌泥灰粉刷而成,灶内有直径18厘米黑铁皮进料筒一只,连同闷盖一块,地风门与烟道抽门各一扇,炉栅一副,80型锅子两只,黑铁皮炒叶腔两只,搁锅铁一根,通灰小门或直径5厘米以上空心管四根。由于一灶可同时加热两只茶锅,燃料从45度倾斜  相似文献   

14.
胡坪 《茶叶》1991,17(4):8-9,20
一种新型的制茶专用油脂最近两年在茶区茶锅上出现和迅速推广。经过几年的试制试验证明这种制茶专用油脂性能稳定,熔点幅度适宜,外观为乳白色固体,无杂质,无异味,符合国家级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前,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已在我国扁形茶产区获得较广泛使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因参数设置和使用维修不当,往往会造成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茶叶加工的正常进行.为此,特将该机的技术特点、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技术特点 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是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的长板式单锅扁形茶炒制机基础上,经创新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的新机型.由浙江茶区所开发的长板式单锅扁形茶炒制机,因为结构简单,加工出的扁形茶产品色泽绿翠、外形扁平、香气良好而受到广大扁形茶生产厂家的欢迎.自本世纪最初两年投入使用以来,在全国的保有量达30万台以上.  相似文献   

16.
园茶炒干机的安装,炒板与锅壁的间隙确是一个重要关键,就园茶初制而论,同样鲜叶造成内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杀青,而造成外形的不同,则是炒干过程,确定炒板与锅壁之间的间隙范围是达到园茶外形颗粒园紧的一个条件,实践证明,炒板与锅壁的间隙从炒板边缘  相似文献   

17.
在制茶工艺过程中,毛茶的正、碎往往决定于炒茶机炒板与锅壁的间隙。尤其是我们珠茶地区大都采用锅炒,更加显示重要,无论是园茶杀青机、二青机(二青机上虞是采用锅炒),在炒制工艺中都与间隙有关。几年来,在群众中,实践证实了炒板与锅壁的间隙是一条渐开线。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动炒手轴、炒板与锅壁的间隙始点紧(约1—2毫米),到锅底间隙渐宽(约3—4毫米),终点最宽(约5—6毫米)。如果不符合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制茶专用油是一种以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新产品,用于龙井、旗枪、珠茶、炒青等绿茶生产,具有光滑锅面,改善制茶条件,提高茶叶品质的作用,质量符合茶叶卫生标准,投产三年来已在全国17省区使用,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但已多次出现假冒制茶专用油事件。为避免上当受骗,请认准“西施”牌商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省诸暨市制茶专用油厂均办理批零销售业务,欢迎联系。  相似文献   

19.
炒制龙井茶用的电热炒锅,是使用3根2kW的电炉丝来加热的,炒茶过程需要控制60~220℃范围的不同锅温,控温方法是靠人的手接触铁锅感温,再通过接通或断开电炉丝开关来进行控制。这种控温方法,工作条件恶劣,控温粗糙,不能保证制茶质量。笔者提出一种以热电偶感温、电子电路自动控温的方法,现将自动控温电路介绍如下。一、控温原理在电热炒锅的锅底埋设铜—康铜热电偶接受锅温,并将锅温转换成热电偶的直流电势。将所需控制的锅温(例如低档龙井青锅需要220℃锅温)所对应  相似文献   

20.
信阳毛尖等名茶多以手工炒制而成,炒制中的热处理作业一般都分为炒茶(包括初揉)、做形(包括提毫)和烘焙3道工序完成。用于制茶的老式灶都是炒茶、做形和烘焙分别独立建灶的,即需要建3台炉灶才能完成炒制过程。这种老式灶炒制茶叶存在三大缺点:一是不能利用余热,能源浪费大,制茶成本高;二是只能烧木柴或木炭,适应性差,与保护山林确保茶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相矛盾:三是火力难以控制,锅温时高时低,制茶品质不稳定。因此,这种老式灶在生产上已不适用,亟需研制出新型的茶灶。笔者根据毛尖茶炒制过程对锅温的要求是“由高到低”,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