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5个抗条锈病小麦品种作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对杂种一代的不同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相关组合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杂种一代的多数性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产量性状相关明显。育种中.越能抓住重点组合,培育出优良新品种的成功机率越大。近而根据我们的育种经验和生产实践,对地方种质及外引种质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1975年,我们开始进行高光效育种试验,两年多来,共进行同室效应筛选30余期,筛选水稻50多个品种(系),计70余万苗,并试筛了油菜、小麦等作物。从这些群体中初选水稻绿苗78株。其中进行了第二次筛选的有3个品种(系),辐射二代筛选的有10个品种,辐射一代筛选的有12个品种,雄性不育杂种一代筛选了2个晶系,二代筛选了1个晶系,常规育种杂交后代筛选了10余个品系,C_3×C_4的高代筛选了2个品种,已定型的常规品种20余个,入选绿苗作亲本材料进行人工杂交的有15个组合。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与滩羊、小尾寒羊和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以及在不同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探讨培育新品种的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一代;3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和蒙古羊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应更为显著.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培育的新品种群是国内肉用绵羊育种计划最具代表性和遗传性能表现最好的育种基础群和最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育新品种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方法]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波德代羊及本地滩羊与小尾寒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杂交三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在不同月龄通过测定体重体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对应杂种一代;陶波寒杂交组合改良效果较好于陶寒杂交组合,陶寒杂交组合改良效果较好于陶滩寒杂交组合,3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应更为显著。[结论]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华黄3号、4号”黄瓜是应用重组育种和杂种优势育种方法选育出的杂种一代新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潜力很大。杂种1代大体增产20~30%,有的组合增产40~50%,2代、3代也有一定的增产优势,大体是10~15%。1989年我们用显性光籽品种作为指示性状,与正常的毛籽品种杂交,按光籽2行毛籽1行的比例种于夏县马桥育种基点;从有绒品种得到的杂交种子,1990年按组合分别种于试验田,探索最佳组合和授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育优质、抗病、商品性好、早熟的甘蓝杂种一代小型新品种,以丰富国内小型专用甘蓝品种市场。【方法】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DH系为父本培育甘蓝杂种一代新组合,在甘蓝苗期和结球中期调查植株抗病性,在叶球成熟后测量球叶帮叶比、叶球紧实度、中心柱长、球叶生食品质等优质性,在叶球收获时统计植株农艺性状、小区产量等,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种。【结果】通过组合筛选比较试验,获得CMS85-124×DH10-249(CX06)和CMS85-124×DH12-19(CX07)杂种一代组合,其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符合甘蓝小型品种育种目标。CX06和CX07杂种一代组合叶球较小,单球质量分别为0.56和0.55kg,叶球呈圆球型,球叶帮叶比均小于30%,紧实度均在0.50以上,中心柱小于叶球高的1/2,生食品质脆嫩、较甜,高抗黑腐病和芜菁花叶病毒病(TuMV),产量分别为50 175和49 500kg/hm2,分别比对照秦甘50增产6.7%和5.3%。【结论】筛选的CMS85-124×DH10-249和CMS85-124×DH12-19 2个组合均为理想的甘蓝杂种一代小型品种,可进一步大面积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8.
花生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花生的育种效果,研究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育种技术,选择4个花生品种(系)作母本,1个品种作父本,用#+(60)Co-γ射线250Gy分别辐照处理母本、父本和F#-1代杂种,以不辐照常规杂交作对照。结果表明,辐照父本的育种效果最好,不仅F#-2~F#-5代的中选株率较高,而且在F#-4~F#-5代中选出了8个较好的品系进入产量鉴定试验,比对照多育成7个品系,缩短育种时间2~3年;其次是辐照母本,比对照多育成5个品系,缩短育种时间1~3年;辐照F#-1代杂种与常规杂交的育种效果基本相同,各自育成1个品系进入产量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羊、渡德代及本地滩羊与小尾寒羊及蒙古羊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及杂交三代)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已培育出的西北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的部分杂交组合生长发育性状,在不同月龄通过测定体重体尺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了培育新品种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结果表明,杂种三代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杂种二代.杂种二代生长发育速度优于杂种一代:三种杂交组合改良小尾寒羊及蒙古羊的效果都好,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因此.选择理想型的三代或二代杂种羊进行横交固定培育新品种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育种速度,许多育种工作者在大白菜种子加代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中国农科院的钮心恪等通过研究,使大白菜种子加代技术缩短到72天一代,但此项技术未能很好的解决材料的冬性、结球性选择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加代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应反季节大白菜一代杂种的选育,我们进行了一些试验,尚在探索在本地生态条件下如何完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周年种子加代。一、冬季种子加代中的光照问题根据前人的研究,大白菜通过低温春化后需要有12小时以上的日照条件完成其光照阶段,才能抽苔开花。可本地冬季日照时间小于10小时,所以我们在冬季温室种子…  相似文献   

11.
培育一个小麦优良品种,往往需要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时间,因为杂交后代必须经历一个性状分离的世代和性状稳定的过程。为了缩短育种年限,更快选育出新品种,近年来不少育种单位利用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特点,在南方的昆明、庐山、井冈山等地进行夏季繁殖、异地加代,使在我国北方一年一熟的小麦也能够一年繁育二代、三代,从而大大加快了小麦新品种选育的过程。但是每年到南方夏繁加代,需要长途跋涉,耗费较多人力物力。基于这些,我们在所处的豫西山区进行小麦夏季繁殖的试验研究,以探索在本地夏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正> 过去我们在海南岛进行大豆冬育加代,不但成本高,而且风土差异大,不合理想.为此,1979~1981年,我们进行大豆早世代就地加代试验,缩短了育种年限,为提早育成新品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材料与方法(一) 试验材料:1979年用一个土温池加代15个组合,850株.1980年用六个土温池加代56个组合,4200株.1981年仍用六个土温池加代83个组合,6072株. (二) 土温池规格:池长10米、宽1.5米,南墙高0.8米、北墙高1.2米.池  相似文献   

13.
利用杂交育种选育新品种,杂种F2代的表现是否符合育种目标,以及目标性状的选择效果如何,是育种工作成败的关键.由于棉花特殊的遗传背景和F2代在产量及品质方面的优势表现,应加强对F2代组合增产潜力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F2代各性状间及与亲本间的相关分析,为进一步选育高产海岛棉品种及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核质杂种小麦新品种NC2号是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协作攻关,利用生物技术、核质杂种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的核质杂种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杂种牛育肥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持续育肥方式,研究了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不同品种杂种公牛(夏杂一代,西杂一、二代,利杂一代和草原红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育肥期间日增重以夏杂最高为11599,西杂二代次之1136g,草原红牛和西杂一代相近分别为1067g和1021g,利杂较低为968g。经方差分析各品种杂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青椒几个主要性状的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椒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及其在育种上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青椒杂种后代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讨论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是创造蔬菜新品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杂交后代的选择是杂交育种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在青椒杂交育种工作中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加速育种进程,1974年开始配制若干青椒杂交组合,1979年和1980年获得杂种二代和三代材料,1981年对杂种后代一些主要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进行了研究,以供青椒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豫麦14是我们培育的优质新品种。该品种是1977年用大粒亲本偃大72-629与抗病材料7410杂交,又将杂种F_1与四川引进的亲本75(2)复交,当年将第一代种子送昆明夏繁加代,后经校内连续四年选育,于1982年稳定成品系。1983-1985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北中部、中肥组):1987年参  相似文献   

18.
<正> 杂交育种从二代到四代,由于染色体重新组合,就会不断发生性状分离.要获得一个稳定的后代,并应用于生产,至少需要七、八年.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尽快培育优良新品种,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小麦孤雌育种的试验研究,以期探索育种的新途径,多快好省地培育出优良新品种. 一、孤雌育种的实践意义植物的雌蕊在异常条件下,如果未能进行正常受精,没受精的卵细胞,经受刺激,能分裂成单倍体的胚.在胚发育的最初阶段,染色体经过加倍,生长成纯合的二倍体植物,这种现象即是孤雌生殖.如果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诱导杂种一代的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春起,我们开展了甘蓝杂种一代优势利用工作.五年来,已进行小区试种和大面积生产的甘蓝杂种一代有“报春”、“庆丰”、“京丰一号”等12个组合.1981年全社种植早熟、中熟组合面积达158亩,占实播面积的60.54%.一代杂种充分显示了高产、抗病、适应性强、成熟期一致、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本文仅就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本繁殖、杂种一代制种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从10对AhMITE引物中筛选出对杂交亲本具有差异条带的标记引物,分别对10个花生杂交组合197个F1代单株进行真伪杂种鉴定。[结果]根据PCR扩增的父母本带型,共鉴定出75个真杂种单株,真杂种比例为38.02%。[结论]利用AhMITE分子标记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花生杂交F1代进行真伪鉴定,为进一步使用AhMITE分子标记技术对吉林省花生新品种选育及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